南宁市金融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03.12.2015  06:02
        2008年初,国家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把南宁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近年来,南宁市根据规划,依托广西,立足西南,服务泛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通过“引金入邕”以及走出国门战略,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纷纷进驻南宁,同时成立了“中国-东盟人民币跨境清算”中心,以争取在2020年前建设成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为发展目标,取得了卓越成效。“十二五”以来,南宁市金融业增加值实现年均16.6%的高速增长,快于GDP增速5.5个百分点。截至2014年,南宁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9.7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14.2%,已经是全市经济加快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南宁市金融业总体规模较小,发展程度有限,新兴业态滞后,成为了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以现行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为基础,陈述南宁市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加快金融业发展的对策和研究,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南宁市金融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金融业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以来,南宁市大力发展金融业,金融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快速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2014年,南宁市完成金融业增加值307.61亿元,是2005年的8.05倍,2005-2014年年均实现增长15.7%;总量占全市GDP比重的9.77%,比2005年提高了4.49个百分点。

      2014年止,南宁市共有金融机构30家,营业网点1136个(其中,银行网点840个,非银行网点296个)。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064.49亿元,比上年增长8.9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09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95%。与2005年相比,金融机构增加19家,营业网点增加307个,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增长4.59倍、4.13倍。
      2014年止,南宁市共有各类保险公司34家,其中,财险公司20家,寿险公司14家。全年保费收入107.65亿元,比上年增长6.74%。全年各项保险赔款及给付37.02亿元。与2005年相比,各类保险公司增加22家,全年保费收入、各项保险赔款及给付分别增长4.46倍、8.01倍。
      (二)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增强
      近年来,南宁市金融业增加值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逐渐提升,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不断增强,开始占据主要地位。2014年,南宁市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为20.14%,比2005年(10.26%)提高9.88个百分点,比重不断提升。
      金融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日益突出。2014年,金融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14.2%,贡献率低于工业(37.3%),排在第二位,拉动经济增长1.2个百分点,成为全市仅次于工业的重要经济助推器。

      (三)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相关度上新台阶
      金融相关度一般是用金融资产与经济总量的比值来反映。文中以当年存贷款余额总量与GDP的比值来计算,从存量角度反映金融发展与经济的相对关系。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从而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南宁受到冲击,金融相关度从369.03%下降到348.36%,达到十年来最底点。2008年开始,南宁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紧密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相关度快速攀升至453.48%。近年来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影响下,金融相关度进入平稳发展阶段。2014年,南宁市金融相关度为449.64%,比上年提高5.07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在440%上运行,是2005年的1.23倍,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已明显跃上新台阶。

      (四)金融深度稳步提升,金融潜力逐渐挖掘
      金融深度指标用贷款余额和GDP的比值来反映,一般用于测量、分析和研究金融资源投入经济的相对程度。近年来央行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南宁市贷款投放规模呈稳步发展态势。2014年,货币政策主要在“稳增长”、“防风险”和“降杠杆”之间进行权衡,保持稳健的总体基调不变,偏向宽松,以保持市场流动性平稳适度,南宁市金融深度为225.25%,比上年提高了10.32个百分点,是2005年的1.19倍。金融业服务经济的能力与深度明显加大。
      金融资源潜力度指标用存款余额和GDP的比值来反映,表明金融可动用资源的潜在能力。在总体稳健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偏向宽松促使金融资源潜力被部分挖掘。2014年南宁市金融潜力度为224.39%,比上年下降3.45个百分点,近两年来存款余额大于贷款情况出现了扭转,金融潜力获得有效释放。金融存量资源的利用率明显提高。

      (五)金融业主要集群于市区
      南宁市金融业主要集中在市区,主要是由于南宁市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区位条件,人才、资金等资源丰富,金融机构的信息网络建设较为完善,为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并成为推动城区经济乃至全市发展的重要动力。2014年,南宁市区金融业增加值286.85亿元,在全市金融业增加值中占比高达93.25%;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3.17%,占全市金融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比重的92.75%,表明南宁市金融业发展仍然集群于市区。
      (六)金融业吸纳从业人员数稳步增长,综合薪酬水平居各行业首位
      2014年,南宁市金融行业单位在岗职工为34108人,是2005年的1.76倍,占全市单位从业人员比重的3.56%,比重比2005年提高0.43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数稳步增长。从人均薪酬待遇看,2014年,金融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34637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79811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46倍。金融行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在国民经济行业薪酬中处于最高水平,一枝独秀。
      二、南宁市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总体规模仍然较小
      1.横向对比发展水平较低。近年来,南宁市积极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在发展金融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基数小、增速慢等问题。目前与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相比,不仅金融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较低,对全市经济的贡献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2014年,南宁市金融业产值307.61亿元,尽管高于贵阳市(238.25亿元)约70亿元,也略高于昆明市(302.02亿元),但总量仍不到华南地区国际性大城市广州市的四分之一,仅为三产服务业比较发达的深圳市的七分之一左右,差距较大。从对经济的贡献情况来看,2014年南宁市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为14.2%,低于同位西部省会城市的银川市(22.37%)及呼和浩特市(20.91%)。另外,从金融业发展增速来看,虽然纵向比较看近年南宁市金融业发展增速目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但与贵阳市(18.2%)、呼和浩特市(17.6%)等西部省会城市横向比较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处于明显的“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紧迫阶段。此外,尽管从2012年起南宁市金融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占经济的比重从2005年5.28%提高到2014年的9.77%,对经济的贡献率也大幅提高,但南宁市金融业发展的先天不足仍然存在。从行业从业人员人均GDP贡献(按常住人口计算)来看,2014年南宁市金融业人均GDP仅为4450元,约为广州的一半,不到深圳市的四分之一,在全国大中城市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也说明金融业发展水平确实不高。
      2.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规模不足。存、贷款是金融市场组织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最重要的来源和方式。一般认为,金融市场组织的基本功能就在于积聚存款、投放贷款,以优化资金配置,积极动员各经济部门参与发展区域经济。但南宁市金融机构偏少,存贷规模偏小,存、贷款余额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足。2014年末,南宁市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7064.49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091.46亿元。不仅金融机构个数大大低广州市、深圳市等发达城市,人民币存贷款余额也仅相当于广州市(56859亿元)及深圳市(55169亿元)的四分之一,低于昆明市(20843亿元),仅略高于贵阳市(13553亿元),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二)金融业发展程度有限
      1.国际金融机构入驻少。尽管南宁市在国家“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等国家大战略中承担了创建金融交流桥梁与打造合作平台的重任,但从目前来看,当前南宁市的银行机构仍然以国有四大行、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地方性商业银行为主,缺乏花旗、渣打、恒生、摩根等国际性、区域性的著名大型银行。截至2014年底,仅有汇丰1家国际性银行以及星展、南洋2家区域性银行入驻南宁。保险、证券类的大型国际性金融机构的入驻更是无从谈起。国际性大型金融机构的缺乏,固然是因为南宁市的金融产业发展政策吸引力不足,但最主要的原因,仍然是南宁市的经济规模及发展环境难以吸引这些国际性大型金融机构入驻。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好当前的有利外部环境条件,努力扩大自身经济总量,为金融机构选择入驻南宁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切实的政策保障,仍是南宁市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2.金融贷款的产出率不高。GDP与贷款余额比值,是衡量金融贷款资金产出效率的一个指标,该比例越大,说明贷款运行的效率越高。从南宁市GDP与贷款余额比值看,2014年该指标比值为44.40%,尽管高于西部的贵阳市(38.07%)及昆明市(36.40%),但仍大幅低于广州市(73.64%)、深圳市(70.58%),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7位。信贷的高增长确实带动了经济的较快发展,但也表明了贷款运行的效率较为低下,金融运行质量不高。
      3.证券化率较低。证券化率,指的是各类证券总市值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证券化率越高,意味着证券市场在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企业融资方式也越为灵活多样。2014年南宁市证券化率为24.80%,仅约为全国证券化率水平的一半,与发达省会城市的额差距更大。较低的证券化率水平,表明南宁市证券市场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善,发展不够充分,企业社会金融融资水平仍低,中小贷平台少,外冷内热仍较明显。
      4.上市公司偏少。2014年,南宁市仅有上市公司11家,总市值780亿元(按2014年末价格计算),不仅少于广州市(上市公司62家,总市值8275.53亿元)等国内大中城市,甚至低于同为西部省会城市的贵阳市(上市公司14家,市值1230.44亿元),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处于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企业上市公司少,市值小,表明了南宁市在通过证券上市融资的直接融资方式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存在不足。企业发展还是主要依靠间接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融资渠道较为单一,普遍存在融资成本高、还贷风险大等问题,反而对经济加快发展形成了一种钳制。
      5.保险业发展较为落后。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反映保险业在经济中的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保险密度是指按照一个地区的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它反映了保险的普及程度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2014年,南宁市保险深度为3.42%,与周边的广州市(3.6%)、深圳市(3.43%)、昆明市(4.16%)及贵阳市(3.21%)相差不大。但从保险密度来看,2014年南宁市保险密度为1557元,大大低于广州市(4601元)及深圳市(5090元),也低于昆明市(2231)及贵阳市(1756元)的水平,表明在南宁市的经济结构中,尽管保险业的地位不可忽视,但保险业的普及以及行业发展水平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南宁市的保险业发展潜力犹存,是一个可以大力发展的朝阳产业。
      (三)新兴业态发展滞后
      1.以“中小贷”为标的的社会融资平台作用发挥有限。尽管目前南宁市各大银行都有相关产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一些小额贷款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但是银行提供的融资服务风险把控较严,在企业资质、盈利能力、担保方式等方面准入门槛较高,且贷款期限缺少灵活性,而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融资服务利率较高,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加之针对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相对较窄,从而导致整个社会融资平台对中小企业融资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很大。此外,南宁中小企业多处于传统行业,经营方式和理念较为落后,随着经济转型和增速放缓,其风险逐渐暴露,也加重了融资平台的审慎性,从而制约了融资平台对其的融资的积极性。
      2.互联网金融发展滞后。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金融目前已经涵盖了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P2P网络借贷、众筹和第三方金融平台等六种模式,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通过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前进,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金融创新,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如贵阳也正通过加快大数据建设而加快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南宁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方面则相对滞后,目前,仅在2015年签约落户了6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其互联网金融模式仅有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第三方支付等几种,P2P网络借贷、众筹等几乎空白,互联网金融模式较为单一,金融与新产业的耦合还有待加强。同时,互联网金融的交易规模尽管在近年来出现了一定的增长,但是与发达城市相比规模依然较小。
      3.服务国家开放大战略的金融平台几乎空白。“一带一路”战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尽管为南宁金融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但是这些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具体表现为在服务国家大开放战略方面,南宁几乎没有相对应的金融平台,其与东盟、环北部湾以及泛珠三角之间的区域金融合作体系还不完善,连接环北部湾金融市场与泛珠三角金融市场、东盟金融市场的区域性金融平台缺乏。尤其是对东盟方面,目前南宁与东盟各国主要银行间合作相对较少,双方还未互设跨国中心结算银行,南宁东盟国家之间尚未形成实用、安全、便捷、互惠互利的资金流动和银行结算体系。
      三、对南宁市金融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加大发展,完善各层面金融机构体系
      1.做大做强银行业。银行业是金融业的核心,发展银行业是重中之重。建议要加快南宁本土银行机构的发展,让其深度参加南宁经济发展建设,适时扩张,将分支机构延伸至广西、全国乃至东盟各国。支持和积极引进国际性、区域性的著名大型银行落户南宁,增强南宁金融实力。
      2.积极推动社会融资平台建设。整合各类金融资源,加快农村金融和地方金融发展,积极探索组建各类衍生金融机构。加快提升各投融资平台的投融资、盈利和运作能力,进一步规范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运营,积极推动小额贷款公司朝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鼓励其布局适度向县域倾斜。
      3.积极引进新兴金融机构以及P2P等“互联网+”方面的新兴金融平台。积极尝试引进境内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融资性担保公司、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新型金融机构。加快发展金融控股集团,支持现有法人金融机构以及自治区、南宁市大型企业集团开展兼并收购,逐步发展成为以金融产业为核心、多种金融业态并存的金融控股集团。顺应大数据、社交网络和云计算快速发展,互联网与金融紧密结合的趋势,支持发展移动金融等互联网金融。
      4.大力发展金融中介服务机构。通过强化地方服务与合作,合理提升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的信用水平,加快五象新区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信息枢纽。规范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促进融资性担保机构专业化经营与业务创新,提高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保险经纪、保险代理、保险公估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争取引进和发展一批国际知名的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提高金融专业化服务水平。
      (二)在“十三五”产业布局中加大对金融产业布局的谋划
      1.优化提升埌东金湖广场金融集聚区。继续培育结构合理的金融产业链条,鼓励与金融业配套的培训、商务、会展等行业的发展,拓展金融发展空间;整合金融集聚区资源,与埌东、凤岭等周边地区联动发展,增强其对市区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延伸金融产业辐射范围,引导周边区域的空间资源和业态调整,形成商业、居住等金融街扩展功能区和辐射区;继续加强金融街核心区建设,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总部入驻。
      2.加快五象新区金融街建设。以区域金融合作、货币结算、离岸金融、期货交易、中小企业融资、产权交易为重点,在做大做强现有金融机构的同时,大力吸引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在五象新区设立法人机构、分支机构和高端后援服务基地,努力聚集各类金融机构和配套商业服务机构,构建以金融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立足广西,面向东南亚,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新加坡、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以及深圳、广州等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错位发展、业务互补的格局。
      (三)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深化金融合作,积极推进面向东盟的金融创新
      1.积极推进和东盟国家金融战略合作进程。充分利用“一带一路”、“两会一节”平台,搭建南宁同东盟的金融合作框架,加快区域内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运行机制、金融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对接,拓宽金融服务领域。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对东盟国家货币柜台挂牌交易业务。争取在南宁开办人民币对东盟国家货币银行间挂牌交易业务。
      2.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金融一体化。加快推进北部湾六市的金融服务同城化,推动建立包括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金融行业协会在内的跨地市金融信息沟通、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协作机制,进一步推动北部湾经济区金融服务一体化。
      3.加快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积极配合自治区向国家争取政策支持,把南宁作为国家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地区,重点推动金融改革创新,争取在外汇管理、人民币结算、离岸业务、国际金融合作、中小企业集合债、农村金融创新、金融后台服务外包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培育南宁成为中国与东盟大宗商品交易的集散地。
      4.持续深化金融改革与创新。抓住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启动的机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加快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积极争取中央政策支持,在一定的授权范围内代表国家与东盟开展人民币区域自由化、人民币债券发行等金融合作。推动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人民币计价和结算,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加大在东盟地区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支持东盟国家及企业在南宁发行人民币债券并在广西投资。以南宁为中心,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建立联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等东盟国家的人民币实时清算系统,建设区域人民币清算中心。在区域人民币清算中心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人民币对东盟国家货币的即期、远期等各类交易产品,建设区域人民币交易中心。积极与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人民币结算服务。大力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与东盟开展金融机构互设。充分运用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中国—东盟信息港等平台,推进与东盟国家金融信息和业务的交流与合作。
      (四)加强金融人才培养
      把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提高金融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动力,鼓励和吸引海内外各类高层次金融人才到南宁发展。集中力量抓好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各类金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以优秀金融企业家为代表的金融领军人才和职业经理人队伍以及以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的金融专业人才队伍,使南宁成为吸引各类金融人才的高地。建立金融人才培养长效机制,鼓励支持市内高校及职业院校金融学科和金融类专业的发展,重视对现有金融从业人员的培训,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境内外金融专业培训机构,大力提升金融从业人员素质。大力培育金融人才专业市场,优化金融人才激励机制,完善金融人才激励政策,对高端金融人才落户、科研、创业等给予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金融人才发展环境。将金融机构中高层管理人员赴国(境)外培训纳入南宁市人才培养规划,为金融人才赴国(境)外培训提供便利。
      (五)加速推进地方征信体系建设和金融监管,降低金融市场风险度
      1.全面推进企业和个人信用建设。积极推动建立企业贷款风险预警系统,探索建立个人贷款风险预警系统,建立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平台,形成信用信息征集和利用的长效机制。搭建金融机构、征信机构与企业的交流平台,提高信用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诚信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金融和征信知识,深入开展“信用村镇”、“信用社区”、“信用户”创建工作,增强市民群众懂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观念和意识,营造诚信守法的社会环境。
      2.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加大金融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置力度,增强化解系统性风险和处理金融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贷款资金监管,防止贷款资金挪用,确保资金用于实体经济。建立健全信用法规体系,完善信用信息采集和披露制度,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和守信受益机制,提高信用行业监管水平。加大对金融违法犯罪案件的查处力度,妥善做好有关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工作。继续深入整顿规范金融秩序,坚决遏制逃废银行债务的违法违规行为,严禁非法金融活动,依法打击各种金融诈骗违法犯罪行为。
      (六)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促进协调经济金融发展
      完善政、银、企长效合作机制,建立健全对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考核激励机制,不断调动银行机构加大对基础设施、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和重大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及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逐步提高中小型企业及民营企业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积极推动大中型企业到主板市场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鼓励和扶持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中小板、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原则,一方面继续加大对铝加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支持力度的同时,加大对“三农”、县域经济、新兴产业、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等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在信贷结构优化中实现信贷总量的合理投放。逐步引导银行建立差异化的审批政策,对于马山、隆安、上林等经济落后地区给予特殊照顾,适当降低审批条件。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
暴雨致南宁250个用电户停电 应急抢修全部恢复供电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通讯员 肖军)昨日,南宁新闻网
南宁230多名市政工人出动排涝 紧急处置各路段积水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 黎兆齐)昨日,南宁新闻网
暴雨来袭南宁市区多地积水多车抛锚 雨天需减速慢行
  清厢快速路北大桥下路段出现严重积水,南宁新闻网
南宁市启动洪涝灾害Ⅳ级应急响应
南宁市启动洪涝灾害Ⅳ级应急响应 王小东周红波南宁新闻网
舞动山歌新韵律 南宁编创舞剧《刘三姐》进京演出
舞动山歌新韵律 ——广西南宁编创舞剧《刘三姐》进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