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南宁抗战事之五 老人被日军架着看儿子被打死

23.07.2015  13:00

  这些明清时期保存下来的祖屋,如今在凌铁村里存留不到10座,多数被日军飞机炸毁

  1939年8月31日出版的报纸报道日军飞机轰炸南宁的情况

  被轰炸的南宁汽车站(今人民公园附近)

  青红砖相间的墙面,是日军留下来的罪行

凌铁村55号屋主周炳华在老墙前沉默

  容杰(左)和周炳华看着老南宁的街景图,讲诉日军暴行

  南宁市的河堤新街和中山路等处,在烽火硝烟的年代,都印记了日本侵略军残暴的罪行。在凌铁村92岁老人黄轩伯等村民的讲述中,日本侵略者入侵南宁后,实施了摧毁民宅、将未能逃出的本地妇女掳去当“慰安妇”、老人被日军架着去看儿子被打死等等暴行。这些惨绝人寰的一幕幕场景,村民说要代代传下去,要子子孙孙不忘国耻……

  日机狂炸  居民被迫离家逃难

  从植物路走到尽头,便是凌铁村。此时的凌铁村,高楼耸立。在一栋几层高的小楼房里,今年92岁的黄轩伯一头白发,正戴着老花镜坐在大厅看报纸。提起日军入侵、南宁市民奋起抗战的那段岁月,黄轩伯收起报纸,侃侃而谈。

  小时候,黄轩伯跟随父母居住在中山路一号原陆屋祠堂旁(今为广西医药机械厂后面)。1939年,日军入侵南宁时,黄轩伯16岁。黄轩伯依然记得那年的8月30日,两批共12架日本飞机轰炸南宁的那一幕幕场景。

  飞机飞得很低,发动机轰轰响,震耳欲聋。炸弹落到附近的池塘里,塘水四溅,像倾盆大雨一样。水月庵也在这次日机投弹中被炸毁,死伤群众倒在街上路边,惨不忍睹。

  那时候的凌铁村属于郊区。原本错落有序的民房,被炸得东倒西歪,变成残垣断壁。没有受伤的村民惊慌失措,漫无目的地逃跑,哀号声不绝于耳。黄轩伯最终在中山路家里找到家人,“他们都平安躲过这一劫”。

  飞机再次往中山路上空飞来,黄轩伯一家当机立断逃离家园,打算绕道从武鸣的甘圩往当时的邕宁那龙乡方向逃,因为那里不是日军要炸毁的目标。避难路上,好几次他们刚刚离开,炸弹就砸下来……

  据南宁抗日历史研究员容杰介绍,1939年8月30日,水月庵共有15人死亡,多人受伤。因群众被迫离家逃难,被炸死的信徒无人认领陈尸路边,惨不可言。

  战略要冲  凌铁村被日军占据

  在凌铁村如今的钢筋水泥大楼中,穿插有近10座青红砖相间的四合院式砖瓦房,面积各约300平方米。今年67岁的凌铁村55号屋主周炳华说,这些砖瓦房是明清时期保存下来的祖屋,有300多年历史。

  “青红砖相间的墙面,是日本侵略军留下来的罪行。”容杰说,凌铁村地处桂越国际交通线的重要渡口(凌铁—亭子渡),村外有桂军后方军医院、邕宁水厂、湘桂铁路材料仓库(战时为桂越交通线临时中转站)等重要机构,成为日军轰炸的重要目标。

  1939年8月30日,湘桂铁路材料仓库被日军飞机轰炸,损失难以计数。日军当时还出动飞机轮番轰炸城区和沿江的中国守军阵地。国军发出《为敌军入侵告全省民众》书,要求村民离家之前空室清野,不给日军留一物一人。群众十分配合,邕宁至钦州沿线的居民则炸桥毁路消耗敌军前行的力量。

  同年11月24日,南宁沦陷,作为战略要冲的凌铁村被日军占据。

  掳掠杀戮  妇女被掳当慰安妇

  容杰说,日军占城后,掳掠杀戮无恶不作。没能及时撤离的人,有的逃到明德街天主教堂、经文街小乐园(教会)医院、中山路(教会)道救医院躲避;不少人被强迫拉夫修建南宁机场,架设邕江浮桥、挖战壕;250余名妇女被掳到在中山公园、解放路、金狮巷和中华戏院等处开设的多个“慰巡所”充当慰安妇……

  在教会里避难的难民,被日军用铁丝网封锁,禁止外出。由于经费短缺、食品匮乏,难民每天只能吃一顿稀饭。被饿死、病死的难民,死后只得抛尸邕江。

  周炳华等人的青砖瓦房,被日军打通当了马厩,并拆卸门板、床板做养马槽,部分横梁等木材则被拿去邕江铺浮桥。上世纪60年代,周炳华等人向政府申请,在剩余的青砖墙上,按原屋结构用红砖填补修建房子。

  亲人失散  众人塘里捞出骨骸

  凌铁村村民周家卫,今年68岁,和周炳华是邻居。他家从前门到后院,要跨过几道门坎。日军入侵南宁后,周家人被迫离家。等到日军撤退后,他们回家发现房墙被钻了洞。周家卫指着前院左侧房屋墙壁靠近横梁处说,那里缺了几块青砖,是日军入驻之后砸开设枪口用的。

  离周家卫家不远处是凌铁村的众人塘。以前的众人塘很大,水也很深,夏天时,大人小孩都到塘里游泳抓鱼。1940年10月,日军撤出南宁后,村民陆续返家。村民在天热时到众人塘游泳捞鱼,却捞出尸骨残骸,以及没有爆炸的炮弹等物。想起返家时有村民找不到家人的事,村民们认为这些尸骸可能与此有关。

  在中共南宁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南宁抗战》一书上,对日军入侵凌铁村是这么描述的:日军入侵后,没有来得及外出的村民,被抓去帮日军做苦工:曾有村民因为天冷不愿下塘抓鱼,结果被刺死或打死。

  如今的众人塘已填满泥土,长满芭蕉等植物,但那段充满血与火的苦难岁月永远铭记在村民心中。(记者 潘国武/文 宋延康/图)

编辑:梁丽玲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