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提升防涝排水设施 “会呼吸”的城市更人性化

21.05.2017  17:20

  五象新区总部休闲公园将海绵化理念融入其中,有效地解决了内涝积水“顽疾”。  韦静  摄

  5月,南宁开始进入汛期,降雨不断。连日来,记者走访葛村路铁路桥底、民族大道(新民立交桥)等易涝点、积水隐患点发现,经过相关部门的改造和整治,曾经“逢雨必涝”的区域已有所改善,防涝排水能力进一步提升。

  启用市区防涝预警监控信息系统、加快推进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建设……为应对城市内涝这一“顽疾”,南宁市相关部门已开展多项前期准备工作,加快易涝路段管道清淤维护、加快推进内涝项目建设,计划在今年6月30日前完成厢竹大道、柳沙路海绵化改造工作等,不断加大项目推进和整治力度,逐年消除内涝隐患。

   设施提升

  部分易涝点未见积水

  根据市城管部门之前公布的易涝点和易涝隐患点名单显示,今年南宁市市区有葛村路铁路桥底、英华大桥北桥头、民族大道(新民立交桥)等15个易涝点以及火车东站片区、仙葫大道天池山段两个易涝隐患点,分布范围覆盖青秀区、西乡塘区、江南区、良庆区等城区。

  连日来,我市出现了明显的降雨,降雨是否会造成内涝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昨日,记者走访了多个易涝点,均未发现内涝积水现象。

  昨日中午,在葛村路铁路桥附近走访时,记者远远就看到设置在铁路桥梁限高架旁的水位警戒标尺,除了路面比较湿,桥底没有任何积水。一位开电动自行车经过的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以前这个铁路桥底“逢雨必涝”,经过相关部门的改造和整治,这一现象得到了极大改善。

  无独有偶,在大学路国际商务学院易涝点记者看到,尽管因正在进行提升整治工程的施工,道路设置有围挡,车辆通行比较缓慢,但路面没有积水现象。

  过去,该路段因学院地势低洼,且校内排水设施走向不明;陈东排水明渠大部分被弃土填埋,细冲河过水断面严重缩小,河床水位过高,影响管道排水以及部分暗渠长年未得到清理,淤积较为严重等原因,遇到连续降雨时极易引发内涝。

  一位正在大学路进行路面保洁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遇到下雨天,他们在开展道路保洁工作时都会特别留意道路两旁的排水口,及时清除路面上的树叶等垃圾,防止排水口被堵塞造成路面积水。

  随后,记者又来到民族大道新民立交桥段,虽然上午刚刚下过雨,但是桥下没有任何积水,道路上车来车往,交通十分顺畅。家住新民路的市民黄女士坦言,自从去年民族大道完成改造提升后,新民立交桥的排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该路段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道路积水现象。

  海绵化改造

  让城市道路学会“呼吸

  海绵城市建设要达到的目标是:“小雨不滞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近年来,南宁市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打造“会呼吸”的城市,让内涝积水这一城市“顽疾”和难点得到有效解决。

  横向及纵向的生态浅沟交错分布,植被缓冲带、下沉式绿地与绿树红花相互映衬,形成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漫步五象新区总部休闲公园,记者看到,该公园一路上清爽干净,独具匠心的设计将海绵城市理念巧妙融入其中。

  据透露,五象新区总部休闲公园项目设置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不仅可以收集道路(设置横、纵截水沟)、绿地、场地和建筑屋顶的雨水并进行过滤作为浇灌和冲厕等功能回用,而且应用了透水砖、碎石、木平台、透水沥青混凝土,采用无砂大孔的透水垫层等多种新型环保透水材料,实现了场地雨水下渗,有效地解决了内涝积水的“顽疾”,也为南宁市山地类公园的海绵化建设提供了示范,打造了样板。

  五象新区总部休闲公园是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微缩样板。近年来,南宁建立了规范建设的运行机制和技术体系,并以公园绿地为主要载体,统筹引入“客水”,形成连片综合海绵体,初步呈现出阶段性的南宁特色和亮点。

  不仅是公园,目前由南宁市城投公司负责建设的蟠龙片区海绵城市改造项目对包括体强路、博艺路及69号路等部分未命名道路在内的20条路进行人行道铺装海绵化提升、生态树池改造、下沉式绿地改造等,通过强化路面对雨水的快速渗透、存储功能,达到“小雨不湿鞋、大雨不积水”的目的,让市民享受到更多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福利”。

  多措并举

  2020年全部消除现有内涝点

  “防止内涝不仅要做到防患于未然,还要对原有的隐患点做到标本兼治。”市民陈先生认为,目前南宁持续降雨,希望相关部门予以重视,不仅在防涝上“使劲儿”,更要在治涝上下功夫,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进入5月以来,南宁持续迎来降雨天气,市政部门早已行动起来,对市区17个易涝点加大巡查力度,第一时间安排人员、设备加强路面巡查和处置。早在4月,市城市管理局就正式启用南宁市市区防涝预警监控信息系统,今后城管部门可以更及时准确地了解和预测内涝信息,市民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道路路况。

  此外,根据近日召开的2017年全区市政公用行业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要求,包括南宁市在内的全区14市要全面开展易涝隐患点整治、排水管渠和河道清淤疏浚工作,确保到2020年要全部消除现有内涝点,其间对新增的内涝点,要发现一处消除一处,达到中小雨不积水,大雨暴雨不发生严重内涝,特大暴雨城市运转基本正常,不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工作目标。(记者 韦静 杨玲)

编辑:石笑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