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海绵城市建设改善水质 内涝不再“涛声依旧”

25.05.2015  13:53

            5月底,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培训班将在南宁市举办,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建设厅领导和120个城市的市领导共同学习海绵城市建设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这个培训班在南宁举行,与获得“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南宁有什么牵连呢?南宁有何经验做法?本报首先来回顾南宁申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历程,未来几天将为读者呈现南宁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些亮点。

  海绵城市是城市建设新模式

  海绵城市是近年来国家在城市建设中大力倡导的新模式。通俗地说,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更具体地说,就是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放径流雨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式”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先利用场地源头设施对径流进行促渗减排,部分径流雨水可予以调蓄净化和回收利用,最后实现安全有序排放。

  未来三年获16.5亿元以上专项资金

  获得“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资格,就意味着南宁市在未来三年将获得16.5亿元以上的国家专项补贴资金,这也是南宁市继去年获得“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三年15亿元补贴资金之后,获得的又一高额中央单项补助,是南宁市历史上荣获国家城市建设单项补贴最高的一次。

  南宁市为此做了大量的试点基础工作。首先,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2014年,南宁市森林覆盖率达47.5%,建成区绿地率达36.64%,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达80%,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

  其次,南宁市积实施了多个世行、亚行贷款支持的水治理项目,并实施了截污治污三年攻坚计划(2013—2015),已投入300多亿元推进“中国绿城”和“中国水城”建设,完成了一定规模的海绵城市工程。同时还创新城市生态治理的投融资模式。目前,“南宁海绵城市”的雏形已经随处可见,大片植树栽花、大幅提升绿地率,地面停车场铺设多孔砖,人行道上铺设透水砖,都在满足城市居民使用功能之余,具备了内涝防治的“海绵”功能。

  搭建管理框架完善机制体制

  为申报海绵城市试点,南宁市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完善相关机制体制建设,制定《南宁市既有建筑小区海绵城市建设改造项目评审和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南宁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绩效考评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

  同时,要求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土地出让、“一书两证”发放、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等环节,加强建设过程的管控。此外,南宁市还在制订财政鼓励制度,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实行按效付费,探索投融资模式创新。

  3月27日,北京。南宁市“进京赶考”——参加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答辩,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在参与答辩的全国22个城市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评审答辩决赛桂冠。(南宁晚报/吴福大)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
暴雨致南宁250个用电户停电 应急抢修全部恢复供电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通讯员 肖军)昨日,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