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端午节活动丰富 唱山歌包粽子民间盛宴乐翻天

21.06.2015  21:08
山歌连成海 民间盛宴乐翻天

  花甲山顶龙母文化节祭祀活动现场

  昨日,在美丽的花甲山顶,良庆区举办大塘镇首届花甲山端午龙母文化节暨嘹啰歌圩节,以“弘扬传统文化促发展”为主题的巡游方队、祭祀典礼、山歌对唱等多项目民间盛宴,吸引八方来客及当地数千民众热情参与。

   弘扬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

  “龙的图腾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精神遗产,而龙母文化正是龙的图腾文化在岭南的典型体现,它涵盖着团结整合、利泽天下、奋发进取、天人和谐的精神,对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大塘镇宣委滕晓兵说。

  此次文化节活动是以“弘扬传统文化促发展”为主题,突出民族元素,特色明显、亮点突出、策划精致。活动通过融入龙母文化和嘹啰歌圩文化,凸显大塘文化本土特色,用大塘的山、大塘的歌、大塘的情向八方来客展现大塘突出的人文环境和历史文化。

  此次文化节活动主要以民间组织为主。民间自发组织的大型护送龙母娘娘上街巡游活动和花甲山龙母岩“三牲”祭祀仪式,展现了传统龙母文化。与此同时,来自6个乡镇的嘹啰山歌手还在各个会歌点依次摆开。歌手们用山歌表达迎宾接客的欢欣、山乡爱情的酸甜苦辣,歌唱劳动、歌唱生活、歌唱农民的富裕生活,也展示了嘹啰山歌独特的文化魅力。

   举办双节民间盛宴乐翻天

  当日上午一大早,花甲山下大塘镇,各家各户居民都忙碌起来,张罗着即将开始的端午龙母祭祀。

  护送龙母上街巡游是每年祭祀大典重头戏。9时许,大塘镇上舞狮舞龙,在八音声和锣鼓声中,由龙狮、八音、八仙、腰鼓、歌舞、嘹啰山歌等6支队伍组成的巡游方队浩荡荡地从大塘商会出发,沿岗源医院、天板土地、镇政府、召见桥底一路巡游祭拜至几公里外的花甲山顶。

  巡游方队所过之处,人们喜笑颜开,争相以鞭炮迎接。最后,在花甲山顶启动“三牲”祭祀仪式集体祭拜,并宣布大塘镇首届花甲山端午龙母文化节暨嘹啰歌圩节开幕。

  据了解,当天除了白天举行的护送龙母上街巡游,以及花甲山顶龙母文化节祭祀活动,当晚8时至次日6时,还分别在大塘镇文化活动中心、大塘社区篮球场及大塘镇国土所灯光球场举行歌舞、粤剧、采茶剧表演及良庆区各乡镇嘹啰山歌歌手联欢等活动的龙母文化节晚会。

   当地最美丽古老传说之一

  据了解,大塘镇是壮族聚居地区之一,当地民间传说和民间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其中,花甲山龙母岩文化传说是当地最美丽、最古老的传说之一。

  据考证,每年农历五月初八是“龙母诞”,八月十五是“龙母升天日”。到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尤其是五月初一至初八,不少善男信女、外地游客,不辞路遥,来到向往已久的花甲山龙母岩许愿。而大塘镇嘹啰歌圩活动自古就十分盛行。山歌流传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每逢歌圩之日,都聚集上千人,唱对应答,天不亮不散场。

  今年,良庆区举办大塘镇首届花甲山端午龙母文化节暨嘹啰歌圩节活动是顺势而为、精心打造的文化活动。通过开展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使花甲山龙母文化和嘹啰歌圩文化具备越来越高的文化品牌价值,让它不仅成为对外交流、招商引资、提升知名度的最佳平台,还成为凝聚民心、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载体,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宜居的现代化新大塘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包粽子 献爱心

  居民现场包的粽子会送给社区困难户  本报记者  赵敏  摄

   A  警民鱼水深情话和谐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  叶祯  通讯员  林珉正  蒋志坤  蔡铮  梁海平  日火古珍)端午来临,广西武警边防总队各支队纷纷开展“鱼水深情话和谐  警民携手包真情”系列活动,与辖区群众共度传统佳节。

  “他们每年端午都会来跟我们一起过节,让我心里感觉很温暖。”百色旧州边检站辖区的黄大娘一大早就迎来了一群“儿子”。百色旧州边检站官兵们提着糯米、粽叶、蜜枣等东西前来“探亲”,还邀请黄大娘和隔壁邻居一起过端午。在经验丰富的阿姨们教导下,官兵们很快学会了包粽子。虽然样子可能长得有点奇怪,但吃着大家一起包的粽子,快乐洋溢在大家的脸上。

  武警崇左市边防支队宁明大队北山边防派出所官兵也在端午期间来到辖区立门村,与大妈大婶一起包粽子、插艾叶,喜迎端午佳节,传递浓浓的警民鱼水情。活动结束后,官兵们还和大妈大婶一起将部分包好的粽子送到村里孤寡老人手中,为他们提前送去节日的祝福和问候,让他们一起感受端午的喜庆。

  “老苏,端午节快要到了,我们过来看看您,跟您一起煮粽子吃……”百色市公安边防支队壬庄边防派出所官兵也在端午节前来到辖区孤寡老人苏绍壮家中,送去了柴火、鸡蛋、水果、粽子及食用油等慰问品,与老人一起吃粽子,让他切实感受家的温暖。

  苏绍壮今年63岁,靖西县壬庄乡龙珠村那提屯人。3岁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让他双目失明。更不幸的是,5岁那年,其父母相继病逝,留下孤苦伶仃的他靠吃村里的“百家饭”长大。老人至今没有结婚,虽然日常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但伤寒病痛只能依靠邻居照顾。2008年,得知这一情况后,壬庄边防派出所官兵主动将苏绍壮老人列为帮扶对象,隔三差五上门看望他,帮老人砍柴挑水、做家务活。

   B  社区困难人士收祝福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  赵敏)6月19日至20日,青秀区辖区通福社区、凤岭北社区、凤翔社区等多个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包粽子比赛。比赛中所包的粽子,全部用来送给辖区空巢老人、困难户、残疾人等。

  6月19日上午8时许,仙葫开发区上洲一队小区200多居民参与包粽子擂台赛,有着专业水平的第三组不负众望,在20分钟的时间内包了90多个粽子,而且个个精致,包得又快又好,获得了此次比赛的一等奖。当天选手们包好的粽子总共有400多个,煮好后送去慰问辖区困难党员、孤寡老人、低保户、残疾困难家庭。

  此外,在凤岭北社区,也开展了“美丽南宁  多彩端午”大型全民幸福嘉年华活动。居民在现场举行了包粽子比赛,凉粽、三角粽、拱背粽、斧头粽等形状各异的粽子诞生,让居民大开眼界。当日中午,社区工作人员将煮好的粽子送到社区空巢老人和低保户手里。收到粽子后,他们高兴得连连称赞,表示能吃到社区志愿者亲手包的粽子感觉十分温暖。

  6月20日上午,凤翔社区举行的“寻根溯源·粽叶飘香”包粽子比赛,在凤翔路与长湖路交叉路口东南侧小广场拉开了战幕,42个居民家庭现场报名参加了包粽子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参赛奖。活动结束后,还将漂亮的粽子细心烹煮,邀请获奖选手作为居民代表与社区工作者携手上门赠给空巢老人,一起送去端午节的问候。

   杀猪捕鱼过别样端午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  覃宏玲)今年端午节,除了遵守传统的节日风俗,包粽子包饺子挂艾草熏雄黄的市民,很多市民选择过别样的端午。有的组团一起杀猪搞农家乐开怀畅饮,有的出海捕鱼或是在水库捕鱼,有的到农庄里采摘新鲜水果蔬菜……

  昨日,市民潘先生和亲戚朋友相聚一起,大家决定过一个不一样的端午节。他们来到位于兴宁区三塘镇的一个农庄,在附近购买了一头肉猪。另外,男士还要到附近水库捕鱼,女士则负责采摘新鲜的水果蔬菜以供野炊食用。待宰好猪、做好饭菜后,大家开怀畅饮,同时做一些亲子游戏。

  同行的卢女士说,这样过端午节,感觉特别开心。这些吃的东西,平时在市场都可以买到,但是今天能够自己动手,吃起来特别有意义,不但可以体会劳动人民的辛劳,同时还体会了别样的节日气氛,且对孩子也有特别的教育意义。

  黄先生则组织了几名邻居来到防城港市大平坡,昨日凌晨,他们租了一条渔船出海捕鱼。尽管收获不太丰富,但他们出海回来后,还是在附近进行了野炊。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感觉很棒。

  此外,在兴宁区三塘镇周边、武鸣里建附近一些农庄,很多市民都来到这里采摘新鲜水果、蔬菜进行农家乐。市民莫先生告诉记者,今年的端午节刚巧与父亲节凑在一起。在这个小长假里,他特意将父母从老家河池接到南宁来,节日里带着他们一起品尝农家乐,很是开心。

编辑:覃凤妮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
暴雨致南宁250个用电户停电 应急抢修全部恢复供电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通讯员 肖军)昨日,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