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综合整治黑臭水体 活水循环又绿两岸

13.10.2015  10:02

南宁市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那考河)流域治理PPP项目总平面图

      昔日的那考河是南宁市名副其实的“黑臭河”,让过路的人纷纷掩鼻避之。然而,随着2015年2月南宁市启动整治工作以来,这条城市内河日益焕发新貌,为民众带来了河水复清的期许。开展的整治工作,究竟有何特色亮点?能否在其他城市进行推广?记者为之进行了探访。

      那考河位于南宁市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项目红线范围内有50多处排污口,多为雨污合流。加之于水源地上游靠近一批养殖企业,养殖废水污染严重。市民农先生从事废品收购的生意,时常在那考河边上捡拾垃圾。“雨天一来,河面都浮有很多垃圾,一刮风就很臭。”由于河道上游来水量不能满足水体更新及环境景观用水要求,给竹排江上的茅桥湖、民歌湖的水体带来了富营养化风险,也极大影响了城市环境风貌。

      投资近10亿改造 包含七个子项工程

      为彻底改变那考河“黑脏臭”的面貌,围绕“水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2015年2月,南宁市政府授权南宁市城市内河管理处以该河道综合治理为项目,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对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那考河)流域进行治理,中标人为北排水南宁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整个项目总投资近10亿元,于当年3月31日正式开工建设,建设期为两年,2017年2月前完成所有项目建设。

      项目整治范围为南起茅桥湖北岸,穿湘桂铁路、长罡路、厢竹大道、药用植物园、昆仑大道,北至环城高速路。治理主河道长5.15km,支流河道1.2km,全长6.35km。项目内容包括河道整治工程、截污工程、污水处理工程、河道生态工程、河道沿岸景观工程、海绵城市示范工程和信息监控工程共7个子项工程内容。

      四种手段综合整治 让源头活水滚滚来

      在现阶段,国内对黑臭水体整治主要有控源截污、内源控制、生态修复以及活水循环四项技术。在那考河整治计划中,四种手段有序衔接,不仅形成了一个呼应的系统,还有利于避免周期性“复臭”的河水整治难题。

      在源头截污方面,项目计划在上游新建1座日均处理量5吨的污水处理厂,将处理后的尾水经生态净化后排入拟建河道,作为补水水源。利用曝气增氧工程、生态浮岛工程、水生植物工程等一系列河道生态工程,恢复河道的生态;同时将污水处理厂尾水经送至湿地进一步净化后排入河道作为补充水源,这是内源控制和生态修复技术手段的积极应用。

      以往正常的河道整治,河道里需要外来水补充。然而那考河的整治,不需要任何外来水源的补充,所有的水来自于截留污水的循环和再利用。“沿河52个排污口的污水以及雨水处理完后,就直接通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然后进入我们的湿地进行深化处理,最后进入河道,从而保证河道里的水量和水质。”南宁北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启诚介绍道。

      根据整治计划,那考河将按50年一遇、治涝按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进行设计。同时,在河道两侧8~120米绿地范围,南宁市还计划打造一条以植物多样性为主的生态绿道走廊。通过在河道两岸错落栽种大量桂花树和朱槿,打造为“万米桂花溪谷,花香飘溢两岸”的绿色景观效果。

      引入“海绵”建设理念 构建生态和谐环境

      除了常规的河道整治手段外,那考河整治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积极引入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通过设置大量下沉式绿地、雨水湿地、植草沟 “海绵体”,对雨水进行自然调节。

      针对那考河河道沿线雨水排放口、合流制排水口及高速公路雨水排放,南宁市因地制宜地建设下沉式湿地、生物滞留池等渗蓄净化设施,减少雨水污染负荷,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在河岸步道、广场等区域实施透水铺装,步道内侧设植草沟,多举措提高“海绵体”质量,防治雨水直接进入河道。

      南宁市还配套建设了海绵城市设施信息监控系统,通过设置水质自动检测设备及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对流域监控断面水质水量信息,污水厂进出水信息、干流及支流入库水量水质等信息进行综合展示,不仅可以对污水厂闸坝等实现远程控制,还能根据突发事件响应预案对流域内突发事件及时响应、语音播报和实施救助。

      按水质进行付费 PPP模式迸发新活力

      那考河整治项目采用的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入有雄厚实力、具备行业先进技术经验和丰富运营管理经验的社会投资人。根据合作协议,社会投资人将与政府方合作10年,政府以按效付费的方式,通过绩效考核逐年支付服务费。

      “对政府来说,它的保障度是很高的,因为它是按水质付费,如果水质不达标的话,我的收益是得不到保障的。我觉得这对项目来说,和其他整治项目相比,这是最大的区别。”刘启诚如是说。不仅整治效果得到保障,中标公司的所有信息对政府都是透明的,建设过程中所有的进度,所达到的一个预期效果,政府都能及时掌握。

      据了解,以往传统整治项目,建设有可能是一个公司,运行是另外一个公司,建设与运行结合得不是很紧密,这对管理带来极大考验。PPP模式下,那考河整治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都属一个公司,可以有效避免管理的脱节,同时也保障了中标公司和政府达到“双赢”的结果。

      那考河的整治经验不仅为南宁市其他内河的综合整治提供了成功范本,也将为其他城市内河的综合整治提供经验借鉴。我们可以期待,未来,将有更多的城市内河实现“清如许”的积极变身。(黄剑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