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贱黑墙”随心辱骂他人 网络暴力竟有人点赞

16.04.2015  12:35

 

QQ“骂人墙”入侵校园,助长学生骂人为乐

    核心提示

    你讨厌一个人,但你可能不敢当面对他说。不过,最近网上突然冒出了一个“南宁贱黑墙”的QQ平台,却可以让人随心所欲的辱骂他人。将编辑好的骂人文字图片发到这个平台,平台会将这些“毒语”扩散出去,而被骂之人毫无破解办法,任由别人攻击谩骂。目前这一平台正在南宁的一些中学生圈子里传播,许多学生纷纷中招受害。而令人奇怪的是,这样一个违背社会公德的社交平台竟然受到少数人吹捧,蔓延之态势令人担忧。

    莫名被谩骂

    要删帖对方提无理要求

    4月15日上午,在南宁十五中读书的小秦找到记者,讲述了近期她在网络上被人恶意人身攻击的遭遇——

    有一天我上网时突然有同学告诉我,我在网上被人骂了,而且骂得很难听。我进到一个叫“南宁贱黑墙”的QQ空间看到,在“说说”那一栏里,竟有我的自拍照,还有一段辱骂我的文字。而且,这个“说说”竟然有四五千人次的浏览量,其中还有不少是我的同学朋友进来看的。

    我当时真是气炸了,我跟“南宁贱黑墙”的QQ号联系,要求删除这些骂人的“说说”。但对方跟我提出两个条件:一是要删除可以,但必须第二天才删除;二是要我把这段“说说”分享到QQ群或朋友圈给自己的好友看,并且分享后还要截图给他看,否则不会删除这些“说说”。听到这无理要求后我更恼火,但又无可奈何。我不知道这个QQ号码的主人是谁,也不知道是谁在骂我。这件事对我的生活学习影响很大。

    有不少学生“中枪”被骂

    事实上,小秦不是第一个被“南宁贱黑墙”攻击伤害的学生。根据“南宁贱黑墙”留下的QQ号,记者试着用QQ加了这个号码,不用经过验证就自动加上了。记者进入对方空间看到,有几个刚更新的“说说”。每个“说说”都是针对不同人发表的骂人言论。

    记者浏览了一下发现,在一段“说说”里,南宁十四中的女生林某某,被骂“喜欢告状还喜欢在背后阴别人”,在另一个“说说”里,骂人的级别明显升级了,某中学女生韦某某被直接点名道姓,被骂“穿着暴露”之类的极其低俗的话。这些“说说”无一例外都配有当事人的自拍照。

    小秦认识的一个男生也被攻击过。对方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张男人生殖器的照片放上去,配上极尽下流的辱骂语言,让这个男生不堪受辱,情绪低落。

    “南宁贱黑墙”虽然是一个QQ号,但它却有分享转发扩散的功能,自己被人身攻击的“说说”被扩散分享后,小秦事后就莫名收到几十个陌生人要加她为好友,令她不厌其烦。她想知道对方加她意欲何为,于是试着加了一个男生为好友,没想到对方一开头就向她提出了“约炮”的要求。

    记者向学校反映此事

    校方称将加强对学生教育

    学生在QQ空间里被攻击谩骂并非个例,也并非仅一家学校的学生。那么,学校对此是否知情呢?他们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呢?

    4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南宁十五中,向学校领导反映在学生中遇到的网络恶意谩骂一事。副校长黄光棣接到记者的反映后,表示很惊讶,称此前并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在学生中发生。随后,黄光棣从球场上随机找来了三位男生,询问他们是否知道有这样的事情。三名男生中就有一位高三男生小谢表示知道并且很生气。小谢说:“也有其他同学在‘南宁贱黑墙’被骂过,对方表示只要打进50元就可以删除谩骂的内容。‘南宁贱黑墙’应该是从‘表白墙’演变来的,社交网络上出现过表白墙、树洞墙、女神墙、男神墙等。一开始这些平台都是良性的,但后来慢慢就变味了,变成了提供互相谩骂的平台,我怀疑这些平台运营者有非法目的。

    黄光棣表示,接到记者的反映,他意识到这一事情比较严重,他们将针对这个事件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思想教育,一是教育学生不要扩散传播这样的不良信息;二是让他们意识到,在网上谩骂攻击他人已属于违法行为;三是教育学生如果被人要挟收费删帖,要报告老师并报警求助,不要随意给他人汇款,以免助长不法分子的行为。

    专家分析

    “骂人墙”属于网络暴力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南宁贱黑墙”留在“说说”里的“毒语”,明眼人一看都可以猜得出是不实的言论,是恶意攻击。但很奇怪的是,每个“说说”后有相当多的评论都是支持和点赞。

    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一,陈一表示,现在孩子是网络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习惯了在社交平台上去表达诉说,“骂人墙”推出之所以受到点赞和欢迎,这个跟他们平时的人际交流模式是相吻合的。但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孩子们因为辨识度不高,骂人之后又无法预判其对被骂的人伤害有多大,严重的话,有可能造成当事人自杀、自虐、虐他人等极端后果。

    陈一说,这个社交平台的所为已经属于大家常说的“网络暴力”,如果涉及到收费删帖等行为,那已经涉及违法,应该受到大家谴责,不管从情从法从理的角度来说,社交网络管理平台都有责任对这些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冯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