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欢声笑语过端午

31.05.2017  20:43

包粽子比赛   本报记者赖有光 摄

 

本报讯(记者 陈蕾)龙州四方粽、博白假蒌粽、灵山猪脚粽,说到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绝对排在第一位。昨日,广西博物馆民族文物苑内粽香四溢,现场还有香囊制作、汉舞表演、旱地划龙舟等活动,让市民感受到浓厚的端午传统习俗氛围。

如果不是今天过来玩,还真不知道广西有那么多种类的粽子。”市民蔡先生拉着女儿边逛边尝,还当起了美食评论家。超大号的灵山猪脚粽肥而不腻,猪脚入口即化;博白假蒌粽带着特殊的香气,吃起来很有层次感;凭祥紫米粽软糯可口,吃完满口留香。

特色粽子令人胃口大开,但是若要自己学习包粽子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来自南宁市各社区的居民们不仅带来了亲自包的粽子给大家品尝,还教大家一起包粽子。“米不能放太多,缠棉线的时候手要压着这里。”在中华中路社区展示点,技术娴熟的居民不到一分钟就包好一个粽子,相对手拙的年轻人则接连出现漏米的情况,引来阵阵欢笑声。

活动现场还穿插了兰汤沐浴、汉服秀、投壶、旱地龙舟赛等多项民俗体验。广西博物馆的老师们则将“文化遗产周周学”搬到了户外,现场教孩子们DIY创意龙舟和如意香囊。当一块块小木片拼接成漂亮的龙舟后,孩子们发挥想象,涂上漂亮的色彩和图案。家长们则帮忙穿针引线制作香囊,再和孩子一同放入艾叶,将缕缕清香带回家。

■特别提醒

6月2日至8日,广西博物馆将对“瓯骆遗粹——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厅内的设备进行更新,届时将暂时关闭展厅;6月12日至16日,广西博物馆将对“瓷美如花——馆藏瓷器精品展”展厅内的设备进行更新,届时将暂时关闭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