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县局多举措提升学校食堂许可持证率

28.04.2016  20:02

 

陆川县局从2015年9月开始,多举措提升学校食堂许可持证率,至2016年3月底,全县95家学校(幼儿园)食堂完成了升级改造,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辖区内学校(幼儿园)食堂持证率达86.5%。

一、三级联动,协调推进,形成齐抓共管合力。自治区、玉林市的通知下发后,陆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分管的副县长亲自主持召开全县无证供餐学校(幼儿园)食堂办证供餐工作协调推进会。县食品药品监管局与县教育局协调联动制定治理工作方案。财政部门也表示要想方设法解决公立学校食堂改造经费问题。不符合办证条件的95家学校(幼儿园)也马上行动起来,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食堂硬件条件,加强内部管理。全县上下形成了“改善食堂,办证供餐,确保食品安全”的强大工作合力。

二、培训开路,示范搭桥,增强改造食堂的信心决心。2015年底,陆川县局举办了2期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题培训班,对全县各学校(幼儿园)校长、分管领导、后勤主任和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员进行了食品安全相关培训。

三、挂点督办,分类指导,整改事项严格逐条落实。对条件简陋、安全隐患多的学校(幼儿园)食堂,该局“横下一条心”,坚决责令学校(幼儿园)须改造升级的必须整改落实到位;针对难点学校(幼儿园),按照“分组包干、责任到人”的方法,对95所学校(幼儿园)无证食堂的加工场所进行了预审核查,并严格对照《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对无证食堂的规划化建设提出整改意见,同时安排监管人员定期不定期进行现场督办,想方设法帮助学校或幼儿园完成整改事项,确保了整改意见的逐条落实。

四、强化投入,升级改造,食堂建设旧貌换新颜。在食堂改造经费投入方面,陆川县采取学校(幼儿园)自筹一点、教育局补一点、财政局拨一点的“ 三个一点”的办法,筹集食堂建设改造资金。对布局及操作流程不合理、设施陈旧的学校(幼儿园)食堂要求重建,对设备设施配备不齐的建议添置相应的设备设施,力促学校(幼儿园)食堂硬件改造达标。

五、落实制度,严格把关,食品安全系数有效提高。硬件设施搞好后,该局人员帮助学校(幼儿园)食堂健全完善并落实管理制度30多项,如从业员健康制度、晨检制度、索证索票制度、洗消制度、留样制度等。同时督促学校严把采购关,加工关、入口关、消毒关等四个食品安全关口,对食堂食品安全做到“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六、规范审查,高效许可,不断提高持证供餐率。对整改完善的食堂,该局按照《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采取完善一个、审核验收一个,办证一个、销号一个,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验收、第一时间反馈”等三个第一的办法,极大节约了学校办证时间,提高了行政审批效能。

(陆川县局 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