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6.05.2017  19:17
 

  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是社会财富、综合实力和改善民生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业是立国之本,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仍是我市必须紧紧抓住的重大战略任务。今后一个阶段,我们必须继续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全力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按照提升低端、主攻高端、转型为先的原则,加快传统产业改造,集中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结构优化、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2017年,我市继续按照“新开工一批、续建一批、竣工投产一批、预备一批”的要求安排年度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对全局影响明显、带动力强、投资量大的项目列入市层面重点跟踪推进;对在属地投资量较大、影响力大的项目由属地县区、开发区重点跟踪推进。2017年,自治区和市级层面统筹推进工业产业重大项目共93项,总投资554.0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1.94亿元。其中,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14项,总投资175.5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70亿元;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79项,总投资378.5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1.24亿元。   二、着力推动投资结构优化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的投入,加大对重点产业的投资力度,优化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投资,形成结构优化的产业投资体系。   (一)加大重点产业投资力度   以绿色发展为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政策、土地、资金等资源,加快重点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扶持、引进产业龙头企业、关键零部件企业和补链企业,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促进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目前,我市大力发展南宁市高端铝产业,着力支持以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南南铝集团加快发展,努力将南南铝集团打造成为国内铝合金新材料领域生产研发骨干企业集团。2013年以来,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建设投产多个高端项目,其中包括:年产4万吨航空及深冷设备用宽幅铝合金板材、年产6万吨汽车轻量化铝合金车身板项目、年产20万套新能源汽车轻质合金车身及零部件轻量化项目、年产3万吨大规格复杂截面铝合金型材项目等,项目总投资约16亿元。   (二)优化传统优势产业投资   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以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推广运用为手段,支持引导食品、化工、建材、造纸和木材加工、轻纺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向先进制造业、高附加值制造业转变。   (三)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多渠道引入扶持资金,在项目前期、项目建设、科技研发、品牌培育、配套产业发展等方面持续加大对重点产业的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引导社会资本重点投向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的资金投入。   三、全面提升工业创新能力   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开展协同创新活动,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完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全面提升工业创新水平。   (一)加强协同创新能力   积极推进与国内外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领军企业等开展产业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交流、人才培养、决策咨询等多领域合作,开展先进机械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多领域合作,打造一批实体性的协同创新平台。围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石墨烯新材料应用、有色金属新材料、糖料蔗高效生产、非粮生物质能源、重金属污染防治、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开展广泛协同创新活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二)提高创新设计能力   强化创新设计主体的培育,采取分类指导、梯度推进的方式,积极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在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全产业链创新设计能力的提高。
广开资金渠道 激活项目融资
   面对今年以来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发改委
破难点疏堵点 做大投资增量
   今年以来,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广西经济运行继续承压。一季度,我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468.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