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史前考古首次发现筒形陶杯 出自田东利老遗址
利老遗址考古工地航拍照(资料图)
工作人员正在探方中发掘清理遗物 记者 陈蕾 摄
墓中的随葬品可证实该墓葬与大石铲存在关联(资料图)
一个直径约4米、深约2米的大型灰坑紧挨着土坑墓 记者 陈蕾 摄
广西史前考古又有新发现!记者日前获悉,经初步发掘,百色市田东县文物保护单位利老遗址中不仅出土了造型独特的新型石铲,更首次在广西史前考古中发现形制特殊的筒形陶杯。考古专家称,该遗址文化面貌较为独特,文化发展程度相对较高,是一种新发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
高科技协助发掘工作
百色市田东县文物保护单位利老遗址,是目前百色盆地范围内发现的唯一一处较为明确的石铲类遗址。今年9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分别在利老遗址南部、中部及北部进行发掘,共布探方24个,发掘面积600平方米。
12月18日,记者跟随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谢广维来到该考古工地一探究竟。遗址发掘区位于大片耕地之中,“遗址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采用机械耕种的方式种植香蕉,耕种深度在70厘米左右,导致文化层大部分被破坏。”谢广维遗憾地说,文化层有利于判断遗址各个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痕迹。
为了全方面掌握遗址的基本情况,发掘特别采用了高空摄影、三维建模等新技术手段。从宏观上掌握遗址周边地理环境信息,并对发掘出土的遗迹、遗物制作三维模型,争取最大限度地获取遗址周边地理及遗迹遗物的保存信息。
此次发掘共发现灰坑10个,墓葬2座,沟1条,并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标本。其中,石器类别主要有石铲残片、断块、石锤及少量石斧、石锛、砍砸器等;陶器器形主要有釜、杯、壶等,胎质均较薄,火候较低。
利老遗址出土的筒形陶杯,陶杯上装饰着成组勾连云纹,造型独特、构图清晰 记者 陈蕾 摄
筒形陶杯提升艺术感
在南部发掘区,有三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分布相对集中,其中两座平行并列,存在异穴合葬的可能,由于当地为酸性土壤,墓中并未发现遗骸。随葬品包括加工较粗糙的石铲和大块砾石,石铲证明墓葬与大石铲存在关联,砾石随葬则是古越人的习俗之一,说明墓葬主人应和古越人有关。
墓中的随葬器物则以陶器为主,器形有陶杯、陶壶、陶釜等类型,特别是墓葬出土的陶壶及陶杯,不仅器型独特,而且在陶壶、陶杯上装饰着结构布局对称、构图清晰的勾连云纹。“广西此前发现的史前陶器纹饰较为单一、布局较为随意。” 谢广维表示,利老遗址中首次发现的筒形陶杯及陶壶具有较强的层次感及艺术感染力,表明遗址所属群体在器物造型艺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墓葬旁边,一个直径约4米、深约2米的大型灰坑格外显眼,坑内出土了大量石铲残片、碎屑及陶片、红烧土等遗物。灰坑是古代人类留下的遗迹之一,其有可能是垃圾坑,也有可能是储物坑或者祭祀坑等。
谢广维介绍说,从坑内出土较多的石铲残片来看,这些坑是有意用于集中填埋石铲残片的,这不仅是广西大石铲类遗存中一个较为普遍而独特的现象,也是这类遗存的一个显著特征。此外,遗址中还发现了一条呈环形分布的沟,从沟内较为密集的石铲残断块及碎屑判断,应该是加工和制作石铲的地点。
利老遗址出土的新型石铲,磨制精美,具有明显的礼器特征 记者 陈蕾 摄
新型石铲存待解之谜
大石铲可谓广西史前考古研究最具地域特色的一种原始文化,其分布范围涉及广西36个市县近120处地点,在邻近的广东西部、海南及越南的广宁省也有发现。这类遗存以出土有意识埋藏的石铲为主,器形主要以双肩带袖和束腰形石铲较为多见。
然而,利老遗址所发现的石铲却与此前发现的所有石铲类型存在较大差异。在考古驻地,谢广维向记者展示了这件堪称艺术品的石铲。石铲大小与成人手掌相当,质地虽为石头,却如玉石般光滑圆润,表面纹理好似层层晕染的水波。从形态看,石铲为短柄溜肩,铲面近椭圆形,上下有对称的齿,乍看像一只爬卧的乌龟。整件器物不仅极富艺术感染力,而且充满着神秘的礼器色彩。
谢广维表示,从目前发现来看,利老遗址属大石铲文化遗址,但遗址出土的陶器和石铲造型纹饰均较为独特,是桂南大石铲文化体系中一种新型的考古学文化类型。此外,遗址内出土了大量石铲原料、断块、碎片及加工工具,表明遗址曾大量制作使用石铲。但遗址中发现的完整石铲却较少,至于制作成型的石铲究竟流向何处,这个谜团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利老遗址简介
利老遗址位于田东县作登乡大板村大勤屯南面的利老坡上,田东至德保二级公路从遗址东面穿过。利老坡为一椭圆形土坡,其南北长约230米、东西宽约150米,一条宽约50米的沟壑自土坡西南至东北环绕土坡,并在遗址东北部与龙须河相通。
遗址位于利老坡上,其西面为延绵的石山,东面为开阔的山间盆地,周围石山环绕,地理位置较为优越。遗址于200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2012年被田东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田东县文物保护单位。(记者 陈蕾)
编辑: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