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培训班、“天价”夏令营,真的有料吗?

16.08.2015  02:08

广西新闻网 南宁8月15日讯(记者 严江萍 实习生 奚梦予)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暑期即将接近尾声,父母为了给孩子一个充实快乐的假期,也可谓是绞尽了脑汁。在今年的暑期里,各式各样的兴趣班、培训班、夏令营……挨个地进入家长们的视野,它们真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吗?

部分机构“名校”师资 有待考究

“那么多的培训班,都说自己的老师是名牌大学毕业,又是博士,又是专家。到底真不真啊?”,“我花了几万块,给儿子报了一个出国的夏令营,回来儿子却说不好玩。”

日前,一些家长向记者反映,砸了“重金”送小孩去各种培训班、夏令营,可都不见成效。记者对此进行了暗访,发现一些培训机构的确存在“夸大”宣传嫌疑。其中部分机构的“名师”未必货真价实,只不过是用来获取家长信任的招牌。

8月14日上午,记者以家长的身份来到广西艺术学院附近一个培训机构进行咨询。当询问到培训老师是什么学历、哪个大学毕业的、是否有教学经验、能否提供相关证明等问题时,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却含糊其辞。该工作人员称,机构聘用的老师肯定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且已查看过受聘老师学历等相关证明,并指出孩子来补习主要还是看学习的效果如何。一直到最后,工作人员也没提供能够表明“名师”资格的相关证明。

“天价”夏令营 家长孩子直呼“坑爹”

本着扩宽眼界,增长知识为目的的培训班,却成为各种培训机构的摇钱树。认证不透明,监管力度不够,相互承包等种种乱象,让家长们无可奈何。除此之外,一向火热的暑期夏令营出现的问题也让家长和孩子不禁大呼“坑爹”。许多家长都抱怨,给孩子们报了价格不菲的夏令营,却发现孩子收获甚少。

花费这么多费用参加夏令营,家长到底图的是什么?孩子们都怎么看?在记者的采访中,家长们的回答各不相同,有的纯粹就是希望孩子通过夏令营扩宽眼界,加强人际交往能力。有的却是跟风:“孩子身边的小伙伴都去了,他一个在家怕他无聊,就给他报了个名。”

而孩子们参加夏令营后的感受也各不相同,有的认为还算满意,有的孩子则迷迷糊糊:“基本上‘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啥都不记得。”中学生黄明在今年暑假就参加了一个“坑爹”的海外游夏令营。“我参加的是赴美的游学团夏令营,看起来很高大上,可我们游览景点的时间很短,每到一个新的景点,老师就让我们在门口转一圈就完事啦!像我们的行程里面本身就有迪斯乐园一日游,但其实就是在门口逛一圈又匆匆走了。”黄明妈妈也表示,花了那么多钱给孩子去长见识,没想到是这种情况,打电话跟夏令营的负责人沟通,谁知他们将责任归结于第三方旅行社,而旅行社也互相推卸责任,最后只能是自己吃了哑巴亏。

尊重孩子的兴趣,注重教学效果

来自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的黄金献教授告诉记者,家长为孩子挑选培训机构或夏令营,其实是一种自由度很大的双向选择。学生及家长挑选的标准,当然是以孩子兴趣和教学效果为准,老师的学历证明并无太大的意义。

但是,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看该机构培训办学的时间在这个城市有多长。二、多倾听孩子的意见,尊重他们的兴趣。三、报名夏令营时,要按照孩子的年龄判断孩子是否有能力参加。四、关于师资,家长挑选的标准应当以教学的效果为准。如果培训机构打着“名牌高校师资”甚至是“名校名师”的招牌,家长可以通过各大高校的网站对教师进行学历认证。家长也可先跟老师们交流,做好调查,认定学校的教学资质、师资力量后再慎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