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戏剧:新时代,新征程,整装再出发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广西优秀剧目展演纪实

22.11.2018  21:34

彩调剧《刘三姐

现代桂剧《赤子丹心

新编历史壮剧《冯子材

现代壮剧《我家住在铜鼓岭

新编历史桂剧《七步吟

广西戏剧整装再出发”主题座谈会现场

彩调剧《刘三姐》演出现场观众反响热烈

广西戏剧院演职人员在本次展演中合影

展演中的广西戏剧形象深受观众喜爱,场面十分火爆。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在这个意义重大的时间节点,广西正以文艺发展之路上的壮美风景折射60年风雨历程的辉煌成就。10月29日至11月20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广西文化艺术展览展演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作为系列活动的重要板块,广西优秀剧目展演通过一系列精品剧目,展现广西戏剧艺术取得的巨大成就,彰显“桂风壮韵”的独特艺术魅力。

其中,由广西戏剧院倾力打造的彩调剧《刘三姐》、新编历史桂剧《七步吟》、现代桂剧《赤子丹心》、现代壮剧《我家住在铜鼓岭》和新编历史壮剧《冯子材》五部戏剧轮番上演,多样化的剧种、多元化的题材、多视角的呈现,让观众一睹广西戏剧的实力与风采。同时,展览期间举行了“广西戏剧整装再出发”主题座谈会,回顾、总结广西戏剧发展之路的点滴成果与经验,展望新时代广西戏剧发展前景与路径,为广西戏剧继续繁荣注入全新动力。

打造经典传世之作

彰显地域文化风采

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时隔多年,“歌仙”刘三姐在北京再度唱响那熟悉的山歌,11月2日、3日晚,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人潮涌动、座无虚席,热烈的掌声、喝彩声接连不断,经典彩调剧《刘三姐》进京再“敬亲人”。值得一提的是,演出结束后,六位在不同时期扮演刘三姐的演员首次齐聚首都,同台亮相,共唱“三姐歌”,剧场一时间一片欢腾,戏迷直呼“过瘾”,不断表达着对“刘三姐”艺术形象的喜爱与敬意。

彩调剧《刘三姐》诞生于1958年,是中国舞台艺术的经典。该剧取材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故事,成功塑造了勤劳善良、美丽聪敏、真率泼辣、能歌善舞的刘三姐形象。据悉,该剧曾五进中南海,四入怀仁堂,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好评,郭沫若、梅兰芳等艺术名家为《刘三姐》题词。“60年来,彩调剧《刘三姐》在国内外演出达2000多场。经过一代代‘刘三姐’倾情演绎,该剧已成为广西形象的代表与中外交流的友好大使。”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说。

“‘刘三姐’的歌声动人、曲调优美,是其人格和精神品质的写照。歌词内容质朴幽默而富有深意,句句唱进了人的心坎,因此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北京观众李毅说。“它犹如一江春水,流淌于壮乡沃土,滋润着壮民心田,激励我们勇敢地去追求理想,任凭弯多滩险也一往无前,永不回头。”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广西籍观众说。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流传千古、妇孺皆知的七步诗,如今以传统严谨又极具戏剧张力的表现形式呈现于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的舞台。11月6日,广西戏剧院排演的新编历史桂剧《七步吟》让首都观众领略到广西戏剧人扎实的演艺“功力”。该剧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曹丕、曹植、甄女等人物的内心纠葛与矛盾,呼唤和谐与真爱的回归。扣人心弦的千古奇闻、诗情画意的舞台呈现、内涵深刻的主题思想赢得观众阵阵掌声。看后,有戏剧评论家表示,该剧将广西地方戏代表剧种——桂剧,细腻婉约、灵秀生动、刚柔并济的风格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颂扬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

观照人民生活与时代风貌

本次展演内容涵盖了壮剧、桂剧、彩调剧这三大广西地方戏曲剧种,十大精品剧目除了享誉全国、蜚声世界的彩调剧《刘三姐》和入选2010—2011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桂剧《七步吟》,另外三部同样精彩且极具代表性:现代桂剧《赤子丹心》歌颂时代楷模黄大年的先进事迹;现代壮剧《我家住在铜鼓岭》书写了一个乡村文化人对农村民族文化的自信、追求与执着,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所取得的成就;新编历史壮剧《冯子材》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民族英雄冯子材爱国主义精神。

黄大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形象有血有肉,赤诚之心感动你我。”11月7日,现代桂剧《赤子丹心》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当演员们深情唱起主题曲《我爱你中国》时,全场师生被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深深感动,长时间报以热烈的掌声。该剧讲述从广西走出去的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秉承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感人事迹。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副主任杨晓雨介绍,《赤子丹心》到北大演出也是北大建校120周年特邀演出活动之一,《赤子丹心》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学习当代优秀楷模的精神品质,有极大的激励作用。

时代楷模的奉献精神令北大师生感怀,而民族英雄的动人事迹同样让清华师生追忆不已。11月10日,以镇南关战斗为创作素材的新编历史壮剧《冯子材》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的舞台上演。该剧通过凝练生动的艺术形式,再现爱国名将冯子材率领亲属、部下以国家社稷为重,誓死保卫祖国河山的英雄壮举,展现了壮家儿女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勇气,其高尚的爱国情操令清华师生颇为感动。

舞台上,通过探关、受命、闯寨、点兵、出征、血战、祭墙等章节,把冯子材的英雄事迹一一展现,用戏剧形式传递、传播这种精神,更容易、更高效、更有力度。”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的一位学生说。演出前一天,该剧主要演员还受邀与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人员进行座谈交流。该中心主任赵洪表示,将具有民族气节、家国情怀的剧目引进校园,让师生近距离感受广西地方戏曲表演特色,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艺术教育均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一声声催人奋进的铜鼓声,奏响壮乡文化扶贫、振兴乡村经济的时代奋斗曲。11月8日,现代壮剧《我家住在铜鼓岭》登上北京舞台,该剧讲述了在文化站工作的田桂花,接到任务回家乡铜鼓岭扶贫,凭着文化人的自信与追求,将古老的铜鼓文化融进新时代、新生活,最终使家乡成功脱贫的故事。“鼓声不停,乡愁不绝,梦想不断!”导演卢浩说,“我们要用地方戏的表现形式,以小人物反映大时代,呈现城乡建设中人与人之间因观念冲突、思维模式冲突、生活习性冲突引发的矛盾,凸显人性之美,展现广西城乡建设取得的辉煌成果。

同样是扶贫剧,这出戏特别精彩。人物真实生动,剧情感人,我能感受到广西特色鲜明的铜鼓文化对一方水土的作用与意义,通过此剧我对广西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北京观众辛苑表示,希望能在首都的舞台上看到更多的广西戏剧作品。

据悉,广西戏剧院成立5年来,以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作品为指导思想,深挖现实和历史题材,运用广西地方戏剧艺术的表现形式演绎当代英雄人物,反映新时代伟大变革,体现伟大时代共性;在优秀作品层出不穷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培育了一支优秀的艺术人才队伍,壮大了广西戏剧院的创作生产实力。

以广西视角讲好中国故事

力求见人见事见思想

11月11日,作为本次展演的尾声,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西戏剧院承办的“广西戏剧整装再出发”主题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剧协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就新时代广西戏剧的发展建言献策。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朱创伟在会上表示,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将坚定广西戏剧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为广大人民群众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彰显桂风壮韵的戏剧作品。

会上,专家们结合观演感受及各自对广西戏剧的了解,对新时代广西戏剧的发展提出一系列建议:以剧目建设树形象,积极挖掘整理优秀传统保留剧目,努力创作穿越历史、观照今天的新编历史剧目,创排反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现代剧,力求见人见事见思想见精神。以人才培养求发展,通过政府人才培养计划、“以老带新”等方式,努力打造新一代戏剧领军人物……

戏剧创作中,资源的优化配置,至关重要。”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表示,广西戏剧在高扬地方特色、民族资源优势的同时,更要重视艺术资源的优化配置。“广西剧种多样,每一剧种的艺术审美特点决定了它在某一题材上的具体优势,合适的题材选择适合的剧种表现,如此才能创造出更广阔的审美空间。”仲呈祥还指出,院团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把坚持实现社会效益作为最高标准。“期待广西戏剧能够有更多兼具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

多年来,广西戏剧创作围绕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创作,凸显桂风壮韵的艺术魅力,实现了舞台戏剧与时代脉动的切合与共振。”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吕育忠建议广西戏剧院今后继续做好科学的创作规划。“要有前瞻性、针对性,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不断挖掘创作灵感,提高作品质量。”吕育忠认为,倾心聚力打造艺术精品,院团长的“眼力”至关重要。“每个创作者各有所长、各有擅长,艺术行业的管理经营者要善用人才,在培养相关人才的艺术见解力上下足功夫。

好作品靠人才。”在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看来,“老戏”之所以好看,诸如彩调戏《刘三姐》之所以历久不衰、观众缘持续不减,正因为世代的传承与积淀。“它是一代代创作者和艺术家的智慧与艺术造诣的集合与积累。这一缓慢的酝酿过程,磨砺出一部优秀作品的魅力光彩。而每一次创作与打磨最终靠的仍是有思想、有造诣、有情怀的戏剧人。”季国平说。

广西戏剧发展势头极好,在全国戏剧界具有独特的个性与代表性。”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崔伟表示,在题材的选择与内容的创作上,广西多年来成功运用地域特点与民族文化特色优势,创排了一系列体现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当代文化、革命文化的作品,其中很多均为精品力作。期待广西戏剧能不断实现新突破,打造出更多立足本土、放眼全国、反响广泛、人民喜爱的时代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