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落实事中事后监管

14.09.2018  18:04
  2017年以来,南宁市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线,着力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优化服务

  企业办照更便捷

  “通过南宁工商的微信公众号,所有工商注册登记事项都能进行预约办理,大大节省了企业办事的时间成本。”广西至尊宝贸易有限公司代表滕冲表示,工商部门推出的微信预约服务,有效解决了企业办事排队难、等候时间长等问题。

  为推进工商注册登记便利化及时到位,南宁市工商局坚持“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理念,在健全完善全市各县、城区微信预约登记“一张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微信预约办理范围拓宽到包括企业名称核准、设立、变更等所有登记注册事项,实现业务范围和辖区范围两个“全覆盖”。目前,工商部门已累计办理微信预约业务达8.8万多宗。

  南宁市工商局积极提升窗口服务水平,以推行“审核合一”制优化办照流程,最大限度减少审批环节;以实施“容缺候补”制节省企业办照时间成本,实现非主审要件缺项受理;以落实“限时办结”制严格规范办照时间节点。目前,市工商局直属登记窗口已实现当场或当天办结,高新分局当场办结率超过95%,当场办结时间压缩在1个小时以内,各县、城区工商窗口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实现办照时间大提速,办事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信用约束

  打造市场监管新机制

  自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我市通过实施“先照后证”“多证合一”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放宽了工商登记条件,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增长。面对新形势,南宁市工商局在全区率先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通过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全覆盖,开展失信联合惩戒等措施,形成了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

  2017年3月,我市印发《南宁市2017年“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工作方案》,使跨部门联合抽查成为常态化工作。在开展随机抽查中,工商部门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各部门的抽查结果全部纳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实现了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为实施联合惩戒提供了条件。今年上半年,我市共归集公示涉企信息32.1万条,位居全区第一。

  涉企信息的公示对企业产生了信用约束力。目前,我市水利、财政、国土、税务等多个部门均在使用公示系统,在经营、投融资、取得政府供应土地、进出口、出入境、注册新公司、招投标、政府采购、获得荣誉、安全许可、生产经营许可等工作中,把企业信用信息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行贿犯罪档案等失信主体,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以此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

   证照分离

  破解市场主体办证难题

  “工商部门开展‘证照分离’试点,企业拿到营业执照后,只要向行政审批部门提交承诺书,就可以直接领取许可证开展经营活动。”近日,某餐饮企业代表刘永在南宁高新区办理营业执照和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后高兴地说。

  今年4月,南宁高新区在全区率先启动“证照分离”改革,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办证难问题。南宁高新区作为全国31个“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重点关注单位之一,在全区率先试点启动“证照分离”改革,实现了“准入”和“准营”同步提速。目前,南宁经开区、广西—东盟经开区也已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

  我市“证照分离”试点改革,是按照自治区政府确定的101项审批事项先行开展改革试验;通过取消审批事项、审批事项改备案、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事项提升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审批事项加强准入监管等5种方式,进行分类改革,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和生产许可证办理难度。

  下一步,工商部门将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通过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将放开市场准入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不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