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庆国土所所长黄星光扎根基层奉献

23.06.2015  10:14

  2000年,距离南宁市区较为偏远的那陈镇是丘陵山区,村民大多依山建房,每逢汛期便有山洪暴发,泥石流随时可能冲泻而下……

  2015年,那陈镇里水泥堤坝取代了疏松的土质,村民以笑容取代了往日的担忧。16个行政村、111个自然坡、330余平方公里的那陈镇实现了地质灾害“零死亡”的目标……

  这15年来,黄星光作为良庆区那陈镇国土资源管理所所长,用国土人的深情,扎根基层,用双脚做桨,深耕土地,用无怨无悔的奉献,甘做红土地的领路人。

   村民的贴心人

  去年9月22日的雨夜,是七齐村升堂坡村民陈琼邦一家最惊心动魄的一个晚上。

  “那时候刮台风,风雨特别大。”半夜,睡梦中的陈琼邦突然被暴雨声惊醒,预感不妙的他顾不上太多,冒着大雨便跑了出去。没想到,门外的场景让他大吃一惊——三层楼高的斜坡直直滑落下来,泥土和着暴雨一路冲刷,眼看就要淹没房子。陈琼邦赶紧叫醒熟睡的老父,转移到一个相对安全的房子里暂时避难。

  “有事儿找黄星光!”陈琼邦立即拨通了黄星光的电话。天还没亮,黄星光就来了,有序组织群众安全转移,逐一检查受灾隐患点,向受灾村民嘘寒问暖。他个子不高,黝黑的脸,话不多,升堂坡的村民却像吃了“定心丸”。

  这样的事儿在那陈镇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2010年,连续下了七天七夜的特大暴雨引发了七齐村升堂坡山体滑坡,泥石流冲进了坡里的8户村民家。黄星光不顾危险,赶到受灾现场,劝导村民及时撤离、安置。“一到下雨天就睡不着觉,担心隐患点会出问题,担心村民的安全是否受威胁。”黄星光说。

  那陈的活地图

  “和平村那眼坡发生滑坡,请支援!”“滑坡位置在和平村路口进去的500—600米处,去年勘测附近有8个隐患点,有1个界桩点……

  这样的对话已经不是第一次。那陈镇国土所工作人员李永昶告诉记者,黄星光可是那陈镇的活地图,全镇的耕地保有量是多少,地块如何分布,哪里有隐患点和界桩点,一问他就知道。

  调任那陈镇后,到各个村屯巡查成了黄星光每周的必修课。大王滩水库穿镇而过,凤亭活水库也有部分分布在这里,因此全镇的村、坡分布零散,交通十分不便,但黄星光从不退缩。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不能因为村落零散就落下。路难走的骑摩托车去,不通车的就走路去!”那陈镇大大小小的村落都有黄星光的足迹,全镇16个行政村、111个自然坡、276个村民小组的耕地数量,330平方公里的土地,地块分布、界桩点,农田保护范围便“”在他的脑海里。

  为了方便管理,黄星光还将全镇基本农田保护图、表,有关数据等方面资料详尽收集,一项项地整理汇总成随时可以调出查看的“地质病历本”,实现了“以图管地”  的愿望,“活地图”的美誉也随之而来。

   安全的领路人

  母亲去世了,他来不及看最后一眼;妻女分居两地,与他难以见上一面;亲戚在未取得规划建设许可证的情况下就动土建房,他立刻启动查处程序……

  在一些亲戚的眼中,黄星光是“不讲情理”的人,而在村民的心中,他却是“自己人”,是带领那陈镇走向安全的领路人。

  在黄星光的努力下,市财政下拨了300多万元的地灾治理资金,升堂坡33栋房屋57户人家200多人从此不再遭受山体滑坡的危害,全镇1万余户以及辖区所有中小学校、农贸市场、砖厂、机关企事业单位所有人员居住(集中)场所共普查出地质灾害易发区7个、地质灾害隐患点21个,有33处民房57户241人以及1个学校、1条道路受到地灾隐患威胁,为今后防灾救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那陈镇还完成各种统计表35份,发放了宣传资料1.5万份、明白卡262份,极大提高了群众防灾避灾知识和能力。全镇还顺利完成了2010年、2011年度227.2万元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123户村民改善了居住环境。近年来,那陈镇实现了地质灾害“零死亡”的目标。

  “有了他,我们不再担惊受怕了”,这是那陈镇村民共同的心声。黄星光也用行动践行大爱,把对土地深沉的感情化为动力,扎根基层,用23年无悔的坚守和付出,为那陈镇的村民铸就了一道道地灾防治安全屏障。 (记者  韦静  文/图)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