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资源少成了"拦路虎" 社区图书室怎样才能不"冷"

31.05.2015  12:03

  

  上学的青少年只有周末才能来图书室看书。人民北一里社区 供图 

   藏书少、书类单、环境差,让社区图书室难发挥其功能 

  社区图书室怎样才不“” 

  居民认为,居家实用类图书最受欢迎,文学类图书最耐读 

  专家支招,社区要组织更丰富的“读书”活动才能吸引住居民  

  核心提示 

  “图书室里的书,都被虫子吃光啦!”近日,记者打听社区图书室服务居民的效果时,某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不无夸张地这样回答。诚然,社区图书室这个“家门口”的图书资源,对居民借阅很是方便,但是记者走访中发现,“人气不旺”是很多社区图书室共同的尴尬。然而在遇冷的背后,藏书量少、书类单一、阅读环境不好,让社区图书室最终难以发挥其服务功能。

   走访 

  社区图书室  人气不旺” 

  近日,记者走访了多个社区。

  在西乡塘区雅里村,设在村委会的图书阅览室里,记者看到有3排书架子上面,整齐摆放着各种类的图书,并且村里还安排了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登记。

  据工作人员介绍,阅览室共有1000多册图书,涉及的种类非常多,有医药卫生类、军事类、政经类、科技类、生活类、少儿类等。相比于其他的社区阅览室,这里的图书不仅可以在现场阅读,同时还能外借。

  “只要办理一张借书证,如果想借书的话,就能进行借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读者登记后可以同时借阅1-3本图书,借期也不限定。但是该工作人员介绍,过来借阅的居民不是特别多。

  记者翻看了借阅登记本,发现最近几个月的借阅情况,每个月也才10-20本,而且外借的读者都是几个固定的人。

  在人民北一里社区的图书室,这里成立了一个青少年读书会,每当中小学生放学之后,时常会有一些孩子,到图书室静静地看书。社区图书室管理人员了解到,这些孩子放学得早,而一些家长又下班得晚,孩子就会来这儿一边看书,一边等待大人下班。另外,一些退休的老年人也热衷于来读书看报。相比而言,社区青年来这里借阅的却不是很多。

   困境

  图书资源少 成“拦路虎

  记者走访了南宁市多个社区图书室发现,能有独立一间用作图书室的社区很少,一些社区的图书室和会议室、资料室、多媒体放映厅,甚至棋牌室、娱乐室合为一室,空间也并不宽敞。一些读者想到图书室阅读书籍,又苦于没有安静的空间,想要外借却又不提供外借服务。

  西乡塘区边阳上社区黄书记告诉记者,本身社区的场地有限,工作人员在办公区域办公都比较拥挤,根本无法开设单独的空间用作图书室。

  图书利用率不高,与书籍陈旧也不无关系。很多社区图书室的书籍更新慢,也是居民不愿意去社区图书室看书的原因之一。

  人民北一里社区副主任邓权珍介绍,青少年读书会是读书交流的平台,带有供社区青少年分享创业、就业的作用。然而遗憾的是,图书室里的书,种类稍显单一,关于经济类、创业类的图书也不多,这多少会影响到社区青年借书看书的热情。

  该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赵志斌希望,如果社会上有合适的图书资源,也欢迎引入社区,以充实这个“家门口的图书库”。

   心声

  希望多些 居家实用书

  社区图书室尽管近在家门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发挥其服务效果。

  在人民北一里社区居住的上班族杨小姐说,自己平时读书看报多是在线阅读电子书,生活节奏太快,她已经很少到图书室翻看纸质书了。

  不少社区的居民多有建议。有居民认为,在社区图书室的借阅服务功能上,应该多向市图书馆获取经验,比如书刊更新、借阅管理、开放时间、环境建设等方面。

  “社区图书室倒是挺方便的,就是那些书太老了。”在某行政单位上班的廖女士说,相对于书籍,图书室的报刊、杂志更吸引人,因为经常更新。而对于书籍,则莫过于居家类、实用类、休闲类、生活技能类、养生保健类图书,最适合普通居民的阅读口味。有居民提出,社区图书馆在采购图书时,要围绕“居家实用”这一重点。

  “我们上班,图书室开放。等我们下班了,图书室也关门了。”上班一族周小姐说,社区图书室的开放时间,一般把会上班族和上学的孩子“”在门外。

  当然,也有居民认为,如今图书介质和阅读方式都在变化,社区图书室也应该与时俱进。比如,多组织一些知识专题讲座、生活技能培训、文化沙龙,这些也是一种“阅读”的方式。

   破解

  多形式“阅读 丰富居民生活

  那么怎样才能让社区图书室的书籍“动起来”,为此,记者采访了西乡塘区图书馆副馆长张群力。他说,如今社区真正静下来看书的人并不多,尤其有了手机之后,很多人都捧着手机上网了。而社区的图书室也面临很多困扰,那就是前往阅读的人不多。

  在谈到怎样才能让社区图书室的书籍更好地利用起来,张群力建议,首先要加强宣传,让更多社区的居民能知道。他举例说,“很多社区阅览室都设在社区里,但是很多社区外的居民并不知道,所以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其次,他认为在资金方面,应该过一段时间就要进行更新,同时应该“走出去”,最好定期去到社区主动摆出来,进行流动一下,也许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他告诉记者,如他所了解的万力社区,目前正把该社区的图书室扩建至40-50平方米,经过重新装修后,将增加采购图书,让更多的社区居民能到这里看书。

  一名从事教育文化工作的人士分析认为,社区图书室开放时间和很多居民上班时间相冲突,这是社区图书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她建议,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周末也进行对外开放,这样大家在周末也可以带孩子一起去看书。

  “书籍也不要过于陈旧,而要时常更新,最好多一些实用类或者文学类的书。”她告诉记者,前者服务性强,后者经久耐读。她认为,为了方便居民阅读,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主题讲座活动和知识培训,调动起居民的参与积极性;而且通过这些活动,能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营造社区的文化氛围,从而带动社区图书室的宣传。

编辑:蒋卫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
暴雨致南宁250个用电户停电 应急抢修全部恢复供电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通讯员 肖军)昨日,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