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互联网+开启“点穴扶贫”

17.03.2016  11:03

互联网+开启“点穴扶贫”

梁昌旺(右)在乡下调研食用菌产业。

  吸引阅读上千万 积压山货变抢手

  广西 小梁县长网售好山好水

  谢振华

  “#广西的香格里拉#当北国冰封的时候,南国已是繁花似锦。小伙伴们,快来天峨赏花吧。”短实新的文字,配上两个卖萌的表情,9张鲜花怒放的美图,引来众多点赞、评论。

  @媒体、大V,回复问题,见到微博有了回应,梁昌旺又见缝插针,忙活起来。

  2013年4月以来,这位分管旅游的广西天峨县副县长,“自找事做”,开通个人实名认证微博@小梁县长,以原创、高产的内容,不遗余力为天峨的山水、土货吆喝,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手段持续扶贫助农。

  近3年来,他共编发微博6500多条,吸引粉丝近1.5万人;创建、主持的话题#广西的香格里拉#,已吸引阅读1649万次。越来越多的美景美食、民风民俗,通过@小梁县长走出天峨,带富了当地群众。

  日前,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微博、新浪、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成立扶贫助农新媒体联盟。联盟成立后的第一个助农活动“我为家乡代言”也同时启动。@小梁县长作为联盟的首批成员参与其中。

  不能“捧着金饭碗要饭”

  2011年,梁昌旺从外地调任天峨。

  履新伊始,这个桂西北小山城,给了他两个没想到:

  一是没想到天峨这么美。“红水河穿城而过,天峨山峻拔、水秀逸,洞神奇、石精美。不仅有龙滩大峡谷、龙滩天湖、燕子湖等自然风光,更有神秘的蚂拐文化、铜鼓文化、长寿文化,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云山雾海、红枫桐花,真是个世外桃源,漂亮得甚至有些不真实。”

  二是没想到天峨这么穷。“爬到龙王坡,回头望天峨;山高路又险,眼泪流成河。”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天峨一度以“小”且“穷”闻名。

  “天峨不能‘捧着金饭碗要饭’。好山好水好特产,推出去,就能带富群众。”2012年开始分管旅游的梁昌旺,尝试用互联网来宣传天峨。

  “通过搜索,我加了几十个天峨、周边县和全国的QQ群,灌水、发帖;随后,又用微信朋友圈刷屏,并开通微信公众号来推介。”梁昌旺说,自己常下乡进村,不能老坐在电脑跟前,后来发现“主动、开放、灵活、面广”的微博更适合自己,便集中精力刷起微博。

  一开始,没有实名认证。发一篇,像投一个小石子到汪洋大海,应者寥寥。后来,听朋友说认证加“V”效果才好,梁昌旺便让办公室开了证明,正式以“广西河池市天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身份,开始微博之旅。

  “新媒体扶贫”要学会吆喝

  “刚亮明身份,也有顾虑。万一讲错话,引起风波,对仕途肯定有影响。后来一想,为官一任,总要做点事。自己管旅游,不懂用新媒体来吆喝,那怎么行?看着乡亲期盼脱贫致富的眼神,什么顾虑都放下了。”梁昌旺说,办微博纯属自愿,没有任何组织要求。

  克服顾虑易,玩转微博难。

  一边是四平八稳的公文,一边是活色生香的博文,文风切换,磨合不易。“板着脸,一本正经,肯定没人听你的。不用网言网语,不@媒体、大V互动,不创建话题,发再多博文也没有影响力。”

  没有料,也是一大困难。“有料、有趣、有图,才受欢迎。”梁昌旺先是上门求助县文联和摄影协会,搜集图文资料;搜刮殆尽后,干脆自己买了照相机,走到哪拍到哪,边拍边问边记。

  “现在我比任何一个天峨人都了解天峨。”梁昌旺半开玩笑说,他的电脑里、手机上,是天峨的“大数据库”。奇石、蚂拐舞,刺绣、油桐花,天峨的村村寨寨、风土人情,进了梁昌旺的镜头,上了@小梁县长微博,再在网上传播开去。

  “运用新媒体扶贫,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收到精准、实际的‘点穴’式效果”,梁昌旺说。

  2015年3月,三堡乡桐花盛开。乡里办起桐花节,梁昌旺节前、节中、节后持续发博聚焦,邀请网友到三堡“赴一场最美最浪漫的约会”。桐花美图美文,被众多广西主流媒体微博转载,引起广泛关注。“南宁、柳州旅行社一天开来10辆旅游大巴车,让这个边远的山乡,看到了发展旅游致富的希望。”

  天峨乡亲吃上“旅游饭”

  耕耘终会有收获。日均六七条博文,优质、高产,@小梁县长渐为人知,还“攀”上不少微博大V。@小梁县长粉丝量不大,但影响力不小。

  2014年初,新浪微博发起县长为家乡代言活动,找到@小梁县长,请他为当地的野山鸡、珍珠李等土特产代言。这次代言,为@小梁县长赢得80多万的点击量,更让天峨的土特产一度热销。

  2015年2月,向阳镇5万斤毛节瓜滞销山头。梁昌旺马上配图发了一篇微博。这篇微博被广泛转载,阅读量达30多万次。最终,瓜被南宁一位买主一购而空,瓜农直冲梁昌旺竖大拇指。

  在梁昌旺看来:“扶贫不应仅想着怎么卖产品,如何销售当地的风土人情,如何让旅游资源变现,是更需要我们思考的课题。新媒体在其中力量巨大。”

  手机上、互联网上,天峨的信息越来越多。在@小梁县长的带动下,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县旅游局等多个单位、个人开通了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平台,一个新媒体扶贫宣传矩阵正在这个边远山城聚合。

  天峨,掀开了红盖头。2015年,天峨县接待总人数突破139.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32亿元。越来越多的天峨乡亲,吃上了“旅游饭”。

  梁昌旺还在谋划更系统的“互联网+精准扶贫”计划:筹备组建电商协会,引导建立统一电商品牌和服务贫困家庭发展的大数据平台,利用加入扶贫助农新媒体联盟契机,带动乡亲和企业建立新媒体宣传促销矩阵,让更多的乡亲与世界联通,把“乡愁乡韵”变现,让农村富起来。


麦合穆提·吐尔逊在果园跟马木提老人取经。

  新疆 杏干引来欧美客户

  李亚楠

  吐迪·马木提老人今年74岁,是新疆喀什的农民,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土地。种了30年杏树,吐迪已经成为乡里晒制杏干的高手。“经常有人问我,做好杏干有什么秘诀。哪有什么秘诀啊,脾气好、有耐心,细心照顾杏树,就能长出好杏干……”

  这是维吉达尼签约农户吐迪的故事节选。配上老人笑容灿烂的照片,打开淘宝网上的“维吉达尼”网店,一位朴实的维吾尔族老人对传统与自然的坚持便传递到了每位客户。维语“维吉达尼”,译为“良心”,网店主要售卖核桃、杏干、红枣等新疆土特产。

  2012年,来自深圳的志愿者刘敬文到新疆朋友麦合穆提·吐尔逊家玩,发现他家的核桃销路不太好,又到农户艾尼江·乌斯音家,了解到中间商开价2000元就想全部打包带走价值25000元的杏干。“农户处于产业链条的最底层,本身缺乏定价权,中间商在收购时常常开出‘欺负人’的价格。”刘敬文萌生了帮忙卖农产品的想法。注册了“维吉达尼”网店之后3个月,他和麦合穆提就帮30户农民销售了30万元的农产品。

  刘敬文召集麦合穆提等几位年轻人,正式成立了维吉达尼电子商务公司。随后维吉达尼发起了农民合作社,合作社以高于市场10%的价格收购签约农户优质农产品,每年还给农户提供利润分红和农业技能培训。

  “维吉达尼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农户把好东西种出来,我们帮他卖出去。互联网给农民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刘敬文说。

  维吉达尼为合作农户建立详尽的农户档案,并且将农户档案和他们的故事放在产品介绍当中。在寄出的每一份产品里,还有一张“农户身份证”,客户在享用美味的同时,还能知道这个产品是谁种的、谁晾晒的,有着怎样的故事。产品会附上一张用农户照片制成的明信片,上面印着一句农户的签名留言:“爷爷说,好脾气才能种出好果实,我想让你们尝尝爷爷的好脾气。”“漫天黄沙的天空,繁星密布的天空,都是我家乡的天空。”……

  有时候,一些客户会将这张明信片寄回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甚至是纽约、东京、巴黎。

  “感谢你们带来了这么好的大枣,希望有机会带着孩子去新疆到您的枣园里看看……”

  刘敬文说,“维吉达尼绝不能简单地贩卖产品,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扶贫助农,它应该是一个以新疆农民、生态农业和农产品为主的媒体。一旦让消费者越过岩茶、杏干,了解那些农户的故事与人情味,便会自然而然让农产品与自己形成信任关系。我们卖的是产品,更是一种来自土地的文化。”


马心怀为他的皮毛玩具网店进货。

  山东 网店带火“玩具村”

  卞民德

  7家淘宝店,2家阿里批发店。很难想象,它们的主人,竟是一位42岁的农民——马心怀。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胡集镇东马垓村,是地地道道的回民村。几十年来,村民们大多从事皮毛生意。

  当大部分村民还搞不懂互联网的时候,心思活跃的马心怀已经嗅到了商机,开始在网上售卖手工制作的皮毛玩具。

  “我在报纸上看到人家开网店,就一点点学着来。”起初,马心怀只做话费充值,但效益不怎么好。“后来一想,既然村里有这些皮毛玩具,为什么不拿到网上卖?就这样,我的网店重新开张卖起皮毛玩具。”

  大到与真马等比例的玩具马,小到一只手即可把玩的玩具狗,马心怀的网店一应俱全。东马垓村不算大,货源并不难组织。现在给马心怀供货的,都是本村村民。有三四家家庭作坊,还有一家聘用了20多名员工。每次从网上接下订单,马心怀再到各家各户去收货:“这事是真好。不用投资,不担风险,还帮乡亲们挣了钱。”

  从2014年9月至今,网店的生意一直不错。平均算下来,每个月的交易额能有两三万块钱。马心怀把20岁的儿子送到城里,专门接受网店经营方面的培训。父子俩每天一起床,就在电脑前轮流值班,即时处理订单。

  东马垓村的其他村民也活络起来,尝试在互联网上讨生活。去年一年,村里接连开了两家专卖皮毛玩具的网店,“互联网+”的冲击波开始显现。

  当然,这事毕竟还是新生事物,也带来了烦恼。最让马心怀犯愁的,是物流运输。尤其是体积大的玩具,从村里发货特别不方便,马心怀得先用车拉到菏泽市内。这个春节前,牡丹区40个农村淘宝服务站点正式投入运营。按照预定目标,这些服务站点将发挥代买、代卖、便民服务三大功能,推进“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为农村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电子商务服务。这让马心怀看到了希望:“相信我们的网店会越办越顺,越来越好!”


张晓东向村民传授种植技术。

  云南 扶贫微博聚拢公益网友

  杨文明

  张晓东没有想到,去年自己一条题为《怒江冬天很冷,请为老人捐张棉被吧》的微信,竟然募来5吨棉被,价值近60万。他的“山村小溪淌过的青春”微信公号,再次展示了“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威力。

  “能不能在稿子里提下我们公号的名称?”这是张晓东每次接受采访都会提出的请求。从博客、微博到微信公众号,他的互联网扶贫之路逐步升级。8年时间,张晓东已记不清帮助了多少扶贫对象,也数不清有多少爱心人士为他的扶贫项目提供过资助。

  2007年,工作了8年的张晓东放弃县财政局的工作,主动申请到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马吉米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起初,张晓东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收入帮扶“家徒四壁”的村民。很快他便发现,靠自己的收入扶贫是杯水车薪。“互联网+”为他打开了扶贫的思路,更让他看到了扶贫的出路。

  一部数码相机、一台电脑、一部手机,成了张晓东的扶贫工具。“衣物”“助学”“养老”是他微信公号的关键词,输入相关内容就可以看到一条条“求支持”的微信:捐赠七成新衣物,不限男女,不限厚薄……捐赠新棉被和红花油给老人,捐赠新文具和洗漱套装、新衣给小学生……如今,他的博客点击量已超过80万人次,微信公号阅读量也动辄几千。

  接收到所有的物品和捐款后,张晓东要一一打电话告之捐助人,并把这些捐助的开支证明记录和公示在博客上,保证每笔捐赠都能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互联网+扶贫’是一种‘去中介化’的精准扶贫,我们提供真实、精确的扶贫信息,可以让网友的扶贫行动直达贫困家庭,所以每次行动参与的人都很多。”张晓东说。

  互联网不仅为张晓东的公益活动募集来了物资和钱,还为张晓东带来了扶贫新思路。

  从筹集资金去昆明学习草果种植技术,到网友建议张晓东带领村民招养野生土蜂,草果、土蜂蜜成为村里的重要经济支柱。2015年,马吉米全村收获了280吨鲜果,有200多万元收益,仅此一项,马吉米村人均增收3000多元。马吉米村,从穷得“猫吃洋芋、老鼠很瘦”,成为全乡最富。

  张晓东的“互联网+扶贫”之路也不是没遇到过困难。没人关注,他就用最笨的办法——去“踩”名人博客;没时间,他就挤出假日,晚上加班到一两点是常事;没车,就自己包车去村庄发放物资,常常因不能及时赶到而对村民、对孩子“违约”。

  8年“互联网+扶贫”路,在张晓东看来,就像“蝴蝶破茧,痛苦又惊喜”,“我会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