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一“80后”母亲为上海3岁男童捐献造血干细胞(图)
12.04.2016 15:29
本文来源: 红十字会
来源: www.boaigx.com
“我最大的愿望是那位未曾谋面的小男孩能够重获新生!”2016年3月31日上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心的病床上,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职员杨雯的脸上,除了疲惫,更多的是欣慰和自豪,“我自己女儿已经4岁了,那位上海男孩和我没有血缘关系,之后我们会流着一样的血,这真的很神奇,我的心里又多了个儿子。”
3月31日上午8点,杨雯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现场采集,历时三个多小时,血细胞分离机从她的血液中分离出158毫升富含“生命种子”的造血干细胞悬液,将在第一时间由广西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空运至上海,融入一名3岁多的白血病患者的血液中。杨雯成为全国第5547例、广西第198例、百色市第7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出生于1981年的杨雯,虽然工作繁忙,但她仍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2007年9月29日,杨雯在平果县城献血点献血时,看到县红十字会正在那里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活动,便毫不犹豫进行了造血干细胞血样捐献,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回忆这个过程,杨雯感觉“再简单不过了。”
都说能配上是十万分之一的机会,可杨雯在2011年3月份就接到县红十字会的电话,被告知和一名北京的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在接到征求消息的那一刻,这个爽朗的姑娘一口就答应了。可这一意愿在初始并未得到家里人的支持。因为当时杨雯刚结婚不久,还没有生育,父母担心捐献会对她的身体有影响。杨雯用自己了解到的医学知识向老人详细地讲述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流程。她甚至安抚父母:“用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方式帮助别人,就等于自己多了一个兄弟姐妹或一个儿女,是很奇妙的事。”
杨雯在平果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完成了采血。可没过多久,捐献却因为没有高配成功终止了。这令杨雯心里充满了遗憾。这份遗憾没有持续太久,2015年12月22日,一名上海患者和她初配型结果相合。这种难得的巧合和缘分让她坚定:“不能再错过!”之后,她在家人的支持下配合完成了高分辨检验和身体检测,最终,确定2016年3月31日捐献。得知配对成功后,杨雯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在营养上比往常加强了很多,她希望给那位可能永远都不会相识的患者捐出高质量的干细胞。
在捐献之前,杨雯告诉4岁的女儿,妈妈要在医院住几天,让她乖乖和外婆睡。女儿问为什么?杨雯说:“妈妈要去帮助一个小朋友,他生病了,需要妈妈的帮助。”女儿抱住杨雯,很担忧地问:“妈妈,您会死吗?”杨雯费了一番时间向女儿解释,并告诉她:“妈妈不会死,会陪着你一起长大,上海的那个小朋友也不会死,经过妈妈的帮助会和你一样健康成长。”女儿听了,一副很放心的样子抱住她并拍拍她的后背:“妈妈,那您快去帮助那个小朋友吧,我在家会乖乖地等您回来。”杨雯的眼睛瞬间湿润了,那一刻,她觉得女儿长大了。捐献前几天,杨雯必须每天注射动员剂,好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大量释放到血液中。打动员剂会有一些类似感冒症状的反应。“捐献造血干细胞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捐献骨髓。它没想象中那么可怕,对身体也无害,就是将血液循环到一个采集机器中,机器自动采集,就像献血一样。”杨雯说,“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我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就没有丝毫的犹豫,能够拯救一个鲜活的生命,一切都是值得的。”
据悉,杨雯是百色市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的第7例成功捐献者,也是2016年的第1例。“随着社会正能量的不断深入传播,很多爱心市民纷纷加入了捐献志愿者队伍。”百色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马桂荣告诉笔者,近年来,市红十字会着力加强造血干细胞宣传采样工作,累计已有2000余名志愿者加入“生命银行”,库容率和使用率不断提高,流失率和反悔率不断降低。她呼吁,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献志愿者队伍中,为更多患者留一份生的希望。■百色市红十字会供稿
本文来源: 红十字会
12.04.2016 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