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河池扶贫攻坚重在精准发力

25.08.2015  12:04

倒排工期,啃“硬骨头”,扫“穷业”,拔“穷根”,挪“穷窝”

河池扶贫攻坚重在精准发力

    “精准扶贫”是习总书记提出的新要求,是扶贫工作机制的重大创新。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就提出“精准扶贫”。此后他又多次强调,扶贫要“注重精准发力”,“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015年8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党委书记彭清华在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调研时强调,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切实强化措施,从精准发力,扶持要真正落实到村、落实到户、落实到人,决不让一个贫困村、贫困户掉队。

    河池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通过会议传达、专题研讨、中心组学习交流等多种形式学习贯彻,进一步认清河池贫困短板之短、硬骨头之硬;河池市、县的扶贫办主任普遍“高配”;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正在紧锣密鼓制定中。

    作为全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河池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彭清华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采取非常力度、非常手段、非常举措,围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移民扶贫的“三大扶贫”,  从精准发力,向贫困发起“总攻”。

    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

    162.066万,140万,120.06万,100.02万,83.7万——这是近5年来河池农村贫困人口的统计数据。

    河池是全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河池坚持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和贫困村为主战场,通过“十百千”产业化扶贫、“雨露计划”扶贫扶智、生态扶贫移民搬迁”等方式,突出抓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特困区域综合治理等工作,扶贫开发成就显著。

    河池现有的83多万贫困人口,河池贫困人口总量排在全区第二位,贫困人口占全区总贫困人口的15.8%,65%的贫困人口分布在生存条件恶劣、缺水少土、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多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大石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水库移民区,地处边远偏僻的高山大岭,远离城市,交通难,发展更难,很多地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目前,而且剩下的贫困人口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距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到6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

    目前,河池从算清细账、倒排工期着手,立下愚公志:按照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2016—2020年,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5万人以上。全市出台了整乡推进扶贫工作方案,在11个县(市、区)分别选取1个乡(镇)开展整乡推进综合扶贫开发,决心抓紧抓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移民扶贫等10项工作。11个县(市、区)均已成功申报实施“十百千”产业扶贫开发示范项目,相继启动生态移民搬迁项目。

    结对帮扶,亮出精准扶贫实招

    啃“硬骨头”,需要“利齿”,河池实行“5321”结对帮扶制度,亮出精准扶贫实招。对贫困户全面实行结对帮扶,明确规定厅级干部每年帮扶5户,处级干部每年帮扶3户,科级干部每年帮扶2户,一般干部每年帮扶1户贫困户。组建11支服务队,选派436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全市436个“整村推进”贫困村的党支部第一书记,选派2694名干部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圆满完成全市新一轮农村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2014年10月底前按时按质按量完成684个贫困村、100.25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识别和数据采集录入。建立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开制度,保证专项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进行。建立完善基础设施项目库,突出扶持重点,减少项目的随意性,使扶贫项目更加集中瞄准贫困户,进一步提高了扶贫精准度和效益度。

    因地制宜,掀起产业扶贫攻坚大战

    扫除“穷业”,需要“育芽”,河池大力实施“产业全覆盖贫困户”行动,掀起产业扶贫攻坚大战。把核桃、糖料蔗、桑蚕等10大产业确定为新阶段扶贫重点产业,集中全市力量,以“会战”形式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做到产业发展全覆盖贫困户。特别是针对大石山区粮食种植困难的实际,按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收、富民产业和富县产业兼顾、短线产品和长线产品兼有的“三兼”原则,把核桃作为扶贫主导产业整市推进,核桃种植面积从2011年底的13万亩增加到216万亩,提前一年实现200万亩的中期目标,成为全区最大的核桃产业基地和全区唯一实现“十百千”产业化扶贫项目全覆盖的设区市,当前正在全面转入重点管护阶段。桑蚕、特色水果、特色养殖等扶贫主导产业产量持续保持全区第一,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95%。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动旅游扶贫项目加快建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2012至2014年,全市旅游人次分别增长20.6%、25.2%、19.4%;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51.9%、25.7%、29.3%;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917.7万人次,同比增长17.03%;旅游总收入90.8亿元,同比增长23.69%。

    扶贫先扶“智”,用好教育扶贫抓手

    拔除“穷根”,需要扶“智”,河池瞄准广大农村贫困劳动力和贫困家庭上学子女,以教育扶贫为抓手,充分利用“雨露计划”扶贫培训的利好政策,实行扶持到户、直补到人,全面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落实好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卫生等惠民助民强民政策,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针对大石山区生存发展困难的实际,实施“扶贫培训促脱贫”工程,创新扶贫培训工作机制,采取扶贫培训基地“上门培训”“进厂培训”新方式,深入实施“雨露计划”,积极开展对贫困群众、对能人的实用技术培训。围绕产业扶贫项目,结合课堂培训、田头培训和农家讲堂等模式,抓好农民素质培训,加快提升贫困群众自身发展素质和能力,着力培养一支能够带头脱贫致富和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科技型、技能型农民队伍,努力从源头上提高贫困地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持续造血”和“永续发展”。对广大农村贫困家庭上学子女实行“应补尽补”,全面落实“雨露计划”扶贫培训资助政策。

    引领搬迁,扶持贫困农民挪穷窝

    挪开“穷窝”,需要“新城”,河池坚持把扶贫生态移民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谋划、与石漠化治理同步实施、与特色城镇同步建设、与整合政策资源同步深化、与民生保障提升同步推进,确保移民扶贫高位推进、取得实效。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采取有土安置和无土安置两种方式,在县城、乡镇所在地、公路沿线等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择址建设农民创业园、扶贫产业园和农民集中安置点,加快不宜居地区贫困群众搬迁进程。大化、都安、环江、天峨和凤山等重点扶贫生态移民新城建设全面推进。4月28日,自治区在我市召开扶贫生态移民工作现场会,推广我市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出“人下山、树上山、羊入圈、气到户、水蓄柜、药盖石、土保持、民致富”的生态移民新模式,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市石漠化面积比2005年净减6.8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从2011年的67.5%提高到2014年的68.47%。此外,我们依托城镇拓展就业、依托园区转移就业、依托商业促进创业、依托劳务稳定就业、鼓励创业增加就业、依托农村保持就业,大力推动移民就业创业,确保移民搬得出、住得下、能发展。

    “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上来,以‘天降大任’和‘时不我待’的使命感、紧迫感,从精准发力,全力推进扶贫攻坚,确保贫困地区群众早摘‘穷帽’。”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的话语掷地有声。

    河池市委、市人民政府按照彭书记的指示要求,从精准发力,全面实施精准扶贫,促进精准脱贫,河池扶贫攻坚战如火如荼。

  图为南丹县红阳猕猴桃扶贫产业丰收在望。

图为产业扶贫项目-天峨县珍珠李种植喜获丰收。

图为天峨县三堡乡纳岜屯扶贫生态移民示范点新貌。

图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环界村的红心香柚农村实用技术现场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