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三娘"奋战在事故处理一线 一年加班上千小时

08.03.2016  10:50

梁嘉丽在事故现场勘查

  梁嘉丽是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六大队事故中队指导员,是市区唯一一名奋战在事故处理岗位上的警花。自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这位“80后”的“女汉子”通过不懈努力,迅速成长为一线工作岗位上的“尖刀兵”。特别是她心系群众、热情服务的工作作风,深得群众好评。

   接连处理事故 忙到凌晨连晚饭都没吃

  2015年8月的一天中午,梁嘉丽驾车经过柳沙半岛,遇到一起出租车与电动自行车相碰撞的交通事故。当时电动自行车车手已被路人扶着坐起来,路面上血迹斑斑。

  梁嘉丽知道救护伤者的黄金时间很紧迫,如果延迟,伤者可能会因流血过多出现失血性休克。她赶紧叫车上的小兄弟把物品卸下车,把伤者扶上车,将其及时送往附近的江滨医院救治。到达医院后,她协助护士把伤者移到医院推车上,等匆匆赶来的家属到医院照顾后才驾车离开。

  今年2月19日下午5时,在银海大道与良玉大道交叉路口,一辆泥头车与电动自行车相撞,导致电动自行车车手当场死亡。接到报警后,梁嘉丽带领协警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勘查取证。等到勘查完现场,已经将近晚上11时。

  这时,又一个报警电话打来:辖区里又发生一起小车与摩托车相撞事故,摩托车车手当场死亡。等处理完当天的现场,回到大队已经是次日凌晨,梁嘉丽才想起来自己连晚饭都还没吃。

  “我们警察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交警的职责就是全心全意、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的出行提供便捷而安全的保障!”梁嘉丽经常这样说,她也切切实实做到了。日复一日,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倾注自己的真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追踪破案  一张会员卡破了一起肇事逃逸案

  2014年7月,在处理完事故驾车返回大队时,梁嘉丽又接到报警称,五象大道路口发生一起摩托车与电动自行车相撞事故,电动车车手是一名孕妇,受伤了,摩托车车手则逃逸。经过现场勘查,梁嘉丽发现地面上除了凌乱的车辆碎片,还有一张某场所会员卡。

  凭着敏锐的破案触觉,梁嘉丽知道这是破案的关键线索。她马不停蹄地赶往医院,了解伤者情况和事故经过,然后又重回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并从那张会员卡展开调查。

  功夫不负有心人,梁嘉丽终于通过这张会员卡找到了持卡人登记信息。通过公安网查询此人的详细信息,梁嘉丽确认该卡登记人是一名男子,外地人,拥有一辆外地牌照摩托车。刚开始,男子拒不承认肇事逃逸,梁嘉丽告诉他肇事逃逸的严重后果,在重重心理压力下,男子最后承认了他便是这起事故的肇事者。

   舍小家顾大家  一年加班上千小时

  由于岗位的特殊性,梁嘉丽经常需要值班备勤,而一值班就是两天两夜,工作异常繁忙。她以警队为家,放弃了一个又一个节假日、休息日,一心战斗在岗位一线。工作上,她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有时案件多,特别是遇到疑难杂案或追查逃逸案件时,她就利用午休时间,拿着案卷一点一点研究案情,与同事讨论、分析。

  据粗略计算,一年之中梁嘉丽为各种案件加班加点上千小时,有152天处于24小时值班备勤状态,上班时间累计4306小时。同事和家人看着她没日没夜地工作,心疼地劝她换一个岗位,可责任已然在身,每次她总是“固执”地对他们说:“在哪个岗位都是工作。”因为表现优秀,梁嘉丽被评为2010年度南宁市良庆区优秀政法干警,2011年和2014年分别被南宁市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

  这种“拼命三娘”的性格,让梁嘉丽一工作起来就无暇兼顾家里的老人、小孩。对于自己的家人,她充满了深深的愧疚;而面对群众,她总是耐心接待、热情服务,尽心尽力办好大大小小每一个案件。 (记者 梁成龙 通讯员 黄东玲)

编辑: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