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押犯网聊骗钱骗色折射狱管乱象

22.01.2015  13:02

  黑龙江省讷河监狱发生一起在押诈骗犯人王东利用网络诈骗的案件,至少有3名女性受害,其中一名受害者被骗数额高达8万元。其中一名受害者李丽的警察丈夫,因不堪其骚扰威胁,于2014年11月向讷河监狱及检察系统举报,此案因此而案发。(1月21日《新文化报》)

  一个因诈骗而落网的犯人,在进入监狱后却依然轻松自如地利用手机再次“重操旧业”,甚至还利用裸照让一名警察妻子献身……这种通常或只出现在电影中的桥段,居然在现实中上演,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然而,经由媒体目前所呈现的信息来看,这场令人匪夷所思的“监狱里的诈骗”,并非是因为犯人本身具有“通天”本领,只不过是借助了监狱管理的漏洞与民警的渎职所致。

  事件肇始于一部本不应该出现在监狱犯人手中的智能手机,而这部最大的作案工具乃是由一名监狱民警为其带到监狱里的,可以说,案情有多“拍案惊奇”,监狱管理的漏洞就有多么“触目惊心”。

  而一份《齐齐哈尔市齐嫩地区人民检察院纠正监管违法检察建议书》的回复中称,监狱狱内侦查科对王东所涉嫌的刑事犯罪正在查办,案件正处于侦查阶段。如此案件,仅仅是由监狱狱内侦查科进行查办,是否存在“自查自纠”的嫌疑?包括看守大队队长在内的多名监狱负责人要么被撤职,要么受警告处分,这种处理,到底是因负有连带责任,还是系诈骗案的共谋?这些都应该有清晰的交代,且一些狱警行为已经违法了法律,若仅作撤职和警告,显然远远不够。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自从2009年云南晋宁“躲猫猫事件”以来,公安部显著加强了对看守所的管理,包括制度完善、程序完善、监控设备完善等方面,都有了较大进展。但近年来发生的多起越狱案,包括去年9月同样发生在黑龙江的延寿县看守所3名在押犯罪嫌疑人杀害一名民警后脱逃案件,都表明在看守所与监狱管理上依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隐患与漏洞。且如果说越狱案只是看守上的漏洞,那么这样一起有嫌犯与监狱民警合谋之嫌的案例中,显然更令人心惊。从近年来的数起案件来看,加强对于看守所、监狱监管机制的反思与重建,必须加速。如果说评价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要看这个社会对待弱者的态度,那么,评价一个社会的司法底线是否牢固,监狱这些场所的文明、合法指数,无疑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参考对象。 (朱昌俊)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