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地名的灿烂文化!快看自己家乡的那些地名是怎么来的?

12.04.2017  15:19

宜州地名的灿烂文化!快看自己家乡的那些地名是怎么来的?   地名,是被赋予具有特定方位和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的符号,如山水、城市、村庄、建筑物;地名又是一种社会文化,既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而演变;地名还是一种语言现象,是语音、字形、语义的结合体,有一定的语法结构和特定的表达手段。地名语义所提供的信息,有外显和内隐两种形式。

宜州建置始于汉,武帝平南越后,元鼎六年于古“西瓯”、“骆越”域的今河池市一带置定周县,治地在今宜州。可以说,宜州自汉就开始接受中原文化的浸染,却又保留着古“西瓯”、“骆越”人今为壮族的地方土著民族的传统习俗,因此,宜州地方的地名,既有强烈的汉民族文化韵味,又有鲜明的壮民族特点。

宜州地名中的民族文化。 地理实体地名,因其聚居族群不同而称谓各异。拉浪街东南面的龙江河中央,有一个河中沙洲小岛,地方壮族群众称之为“江达岛”,“江”, 壮语是“中间”的意思,“达”, 壮语指称“河”,“江达岛”即“河中间的小岛”,含义极其直白。

 



三岔街东面的龙江河中央,亦有一河中沙洲小岛,因三岔街居民多为汉人,他们称这河中小岛为“龙珠洲”,意为龙江之龙日夜追恋的龙珠,岛名含义极有汉文化韵味。“江达岛”上有村居人,清道光版《庆远府志•地理志》有湖南人乾隆十八年任庆远知府的李文琰所撰《龙江考》中所述“水穿穴而出,湾环如龙,始名龙江。东北经永泰里,有村曰江汰(达),浮于江心”,说明“江达”是壮民族的历史地名,同样,“龙珠洲”处三岔街旁,三岔自南宋至民国间,即是庆远府著名的三大商埠之一,湘粤桂商贾及手艺工匠云集,这些汉人给河中沙洲小岛则以“龙珠洲”文雅的命名是理所当然的了。


 

宜州域内多山,山名的壮汉文化体现十分明显。 庆远城区、德胜社区、龙头社区、洛西镇汉族聚居村,多为汉民族人口占主要比例的区域,域内山名多体现汉民族文化特征。庆远城北之北山,因处穿城而过的龙江北岸的方位而名,是为汉称,又因此山腰有白龙洞,有唐代陆禹臣洞中修炼后尸解仙去之说和“常有紫云元鹤乘空而下,如神仙之会,故又名会仙山”(《庆远府志•地理志》),这山又名会仙山,山名则又赋予宗教文化色彩。

 

宜山,因其地貌特征“群山多高大,此独卑小,下临龙江,宜于登眺”(《庆远府志•地理志》)而直名。

 

德胜街唐名古阳镇,宋至和至嘉佑年间杨文广兼知宜州,驻军古阳,又崇宁初年黄忱平安化酋得胜回师古阳,改古阳镇为得胜寨,后名德胜,德胜驻军皆为北方汉人,明清以来,德胜街多为汉人后裔,汉文化成为地方文化主流,因此,德胜的山名亦多体现汉文化因素,如屏风山、观音山、文笔山、独尊山、合掌山,莫不如此。

宜州境内第二高山高暮山在怀远镇东北角与祥贝乡、安马交界处,这里生活着宜州最本色的壮民族族群,使用的语言是地方最古朴的壮语,“高暮”的壮语语意是“云雾处”,因此山峰常年云雾缭绕而名之“高暮山”。

 

但是,宜州地方壮族对山名的称谓多以直白的壮语语义语音来表现 ,如“岜轿”,“轿”指山形似轿,以形取义,“岜”壮语是山,“岜轿”即是“象轿的山”,汉义就是“轿山”。以此类之,“岜马”,“马”壮语为狗,以形狗取义,“岜马”即为狗(头)山,“岜龙友”,“龙”壮语为峒场,“友” 壮语为枫树,“岜龙友”即枫树峒场的山。在市域德胜、安马、祥贝、流河、三岔、洛东、福龙、北牙、北山、同德、拉利、龙头等乡镇广大壮民族聚居的地方,大都有“岜×”、“岜××”的山名。

 

龙头社区的西龙山、平岭山、羊角山,洛西镇的小曹山、合山、九龙山,也都是汉化命名。而壮族族群聚居区域,山名普遍为壮语壮义,有强烈的壮民族文化色彩。

宜州域境的圩场村庄地名,汉壮文化特点的区别亦十分明显。 汉民族对圩场村庄的命名取义,多袭地名、据地形、纪世事、趋民俗,以及以姓氏命名。

 

 

袭地名 ,即是在建圩场村庄时,以当时当地的地理名称命名,如庆远的“龙江街”建于龙江河北岸,流河的“下枧村”建于下枧河边,怀远的“南蛇村”建在南蛇岭(地名)上,洛西的“九龙村”建于九龙山东麓,北牙的“龙门村”建在明龙门土舍、清龙门巡检司旧址,三合的“衙门村”以明代永顺副长官司衙门驻地为名,等等。


 

据地形 ,圩场村庄依据地理方位形势而命名。庆远镇县前街,是旧县衙大门前一条街道;屏南,原名南乡,唐宋时期属洛曹县(县署驻今洛东乡大曹村),屏南处县之最南隅,故以南乡为名;北牙街,以街的北面有小山似牙齿而以北牙为名:流河乡天桥街,街建于一天然桥旁故取名天桥。

 

以纪世事命名。 庆远镇,“庆远”一名在宜州建制史上首次出现是在宋宣和元年(1119),朝廷“将龙水县改为宜山县,属右江道宜州,同置庆远军,为军节度使治所”(《宜州市志》)。宋代,军是地方行政单位而非军队建制,宋的行政区划设置规格是,凡政治、经济、军事三者兼重的地方设府,有驻重兵地方设军,府、军、州同级但有所侧重。庆远军之设,表明粤西之鄙的宜州在大宋朝廷的分量加重,朝廷将军节度名称定为“庆远”,其当取“庆我大宋,于粤西鄙地之远方设军节度,御我大宋天下”之义,“庆远”始名,至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升庆远军为庆远府,是南宋王朝在广西仅设置的两个府(桂林静江府、宜州庆远府)之一,庆远从此名震岭南,蜚声中原。

怀远取名当与庆远相似,是为“怀柔以使远附”之义;德胜唐名古阳,宋崇宁初年黄忱平安化酋得胜回师古阳,改古阳镇为得胜寨,后遵“故远人未服,修文德以来之”古训,将“得胜”改为“德胜”。另外,在德胜、洛东、石别、矮山一些条件较好的乡镇,有一些诸如“新建”、“新村”、“红村”、“幸福”等村名,这些村庄都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由贫困山区移民新建的村庄,它们承载着一个历史时期的记忆。 

 

趋民俗命名, 是宜州地名汉文化的又一特点,地名的取名倾向是趋吉祥、表祈福,具有神话和祈福色彩。自西而东贯穿市域的龙江,源于贵州,“龙江上游曰劳村江,…,经广西南丹土州,称金城江,亦称打狗河,又经河池至宜山县,始称龙江。…,即古周水也”(《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龙江古名周水,又何称龙江?蒙启鹏编的《广西通志稿》有载:“旧志相传,五代梁时,即梁大同三年,有八龙现于江中,故名龙江”。

多灵山,宜州第三高山,清乾隆十九年《庆远府志》载:“多灵山在永顺土司东北八十里地(今北牙拉利域),突然山峰轩耸秀丽,上有飞泉澎湃,有石印仙人足迹大如箕斗,远可眺数百里。有弥勒道场,罗汉岩,四时花果。旧有一桃树,人往求食则可,怀归即化为泥团。有泉任人饮,多少水随,不涸不盈。山顶有棋盘,并二凳相对,人跨可到”。山上有真武堂,建于南汉(917~971)间,后改多灵寺,香火旺盛,湘、鄂、粤、闽、浙、黔、串、滇诸省香客慕名来朝,故又名仙山。至于圩市村庄趋吉、祈福义命名亦比比皆是,带有“福”、“安”、“寿”、“宁”、“平”、“昌”、“旺”字的街村名,全市无论汉壮区域不下百个。

壮民族村庄弄场的命名取义,亦普遍为壮语壮义,并有不少壮语只有古壮字才能表达其意义。 壮语称村庄为“板”,村名取义多按地理方位、地理形貌、地理环境资源以及姓氏等。

 

按地理方位命名 。壮语的“肯、更、九”音指“上、前、头”方位义,“拉、剌、楞”音指“下、后(边)”方位义,“江”音指“中间、中心”方位义,村庄建于某地理实体的方位(如山、隘、泉、溪、草场、田垌),就以“板”加方位词加地理实体名为村名。如“板江”,壮语意为中间村,“板敢”,“ 敢”壮语为岩洞,村后有一大岩洞,即以岩洞为村名,就叫“板敢”;又如“肯洛”,“肯”是上面,“洛”指秃岭,肯洛村就指建在秃岭上的村,以“肯洛”为村名,“江平”,“江”是中间,“平”指较平的开阔地,江平就指村建在平地中间,村名“江平”,“拉光”,“拉”为“下”,壮语“光”为棕榈树,“拉光”即指建在棕榈树下方的村。

以地理形貌命名。 “梅峒”,村四周为小土岭环绕,形似梅花瓣,故名梅峒;“得碍”壮语是舀饭瓢,村建在地形象舀饭瓢的地方,村名即叫“得碍”;“弄相”,壮语为美丽的森林,村建于此,村名“弄相”。

 

以地理环境资源名称命名 ,就是把村庄环境动植物资源特点作为村名。“杆箭”村,壮语“杆”是岩洞,“箭”即指“箭猪”(刺猬),此村附近岩洞多箭猪,“杆箭”即多箭猪的岩洞,村庄以“杆箭”为名;“敢告”村,壮语“敢”是岩洞,“告”即飞鼠,村后岩洞多飞鼠,村以飞鼠岩洞义“敢告”为村名;“古卜”,壮语为柚子树,因村前原有柚子林而得名;“板坤”,壮语意是长有大芭芒和坤竹的村庄,因村子周围多有大芭芒和坤竹而名。

以姓氏命名地名村名 ,无论汉壮民族均为常见。“蔡家沟”,是怀远村委一自然屯,由蔡姓先人建村,故名“蔡家沟”;北牙乡“潘峒村”,该村创建人姓潘,便以“潘”姓冠以村名;磨甲村的磨甲堡因莫姓先人辟地建村而名莫家堡,清代才改称磨甲堡;龙头村委的唐家堡、韦家堡、任家坳、马家湾,都是其姓氏家祖创建之村,均以姓氏冠名;那些分散于山区峒场的小村落,多为一祖开基、独姓一村的村落。

 

地名语义的外显和内隐,是地名文化信息表现的两种形式。 宜州建制历史悠久,地方文化沉积深厚,地名语义蕴涵的地名文化亦十分丰富,充分反映了宜州壮、汉及其他民族的精神追求、民族情感、生活现状情况。

庆远镇,其外显意义是广西宜州市治地,是一座城市的名称。其内隐意义,则包括这座城市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人口各领域的信息内容。这是一座有2127年历史的古城,有1300多年桂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的历史地位,自唐以来,多位王侯将使任职于此,包括宋度宗皇帝;宋、明、清三代,这里产生出386名贡生255名举人41名进士和中国科举史上第七位三元及第的极品状元冯京;这里曾经留下天下大儒黄庭坚、徐霞客、郑献甫、竺可桢的身影和文化遗产;这里是世界闻名的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

 

龙头,其外显意义,是宜州市一个边远的山区乡村,但在1200多年前,这里已有了述昆州建制,明代此处是“士抱经而谈,民杂兵而种”(《粤西文载》)的崇儒、尚礼、重教之地,清光绪末年废科举前宜山最后一个进士彭献寿就是龙头街人,这里文风习习,延绵恒继,这就是龙头地名语义的丰富内隐信息。

地名语义的内隐,不只是蕴涵地名的辉煌与光鲜,同时也记载着辛酸与痛苦。   “都街窿”,是德胜镇西部与河池东江接壤的一个崇山峻岭间的峡谷通道,极普通的一个地名,但是,世道的沧桑,却给予她十分丰富的内隐含义,古代,这里被说成是匪盗打劫过往商旅、谋财害命的地方,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离德胜上河池路经“都街窿”也是提心吊胆,“为都街村,有数家在西山之麓。至此皆为僮贼之窟所,称‘西巢’也”(《徐霞客游记•上》),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打胜了著名的“都街窿”伏击战,为宜山地区的抗日斗争做出了榜样。

还有一些地名,则直接向世人表明地方人民曾经的艰辛与贫困。 “长腊”的壮语是“很苦很穷”的意思,以“长腊”名村,即说明这里是生存条件艰苦、人民生活贫穷的地方;“炭底”的壮语是“烧炭处”的意思,说明这个村子的人是以烧炭为生的穷困山村;“窑上村”之“窑”指挖窑烧石灰,以“窑”名村,则表明这个村子的人是靠挖窑烧石灰卖过日子的;“门峒”,“门”的壮语意是“红薯”,“门峒”就是种红薯、吃红薯、以红薯为生的峒场;更有一村以“大崇”为名,“大崇”壮语是麻风病,旧社会该村患麻风病的人很多,所以以“大崇”为村名,可想而知,这里的人民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吗?

 

根据国家民政部的要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完成后,将编辑出版地方地名集。现在,“宜州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资料的编辑工作正在进行中,明年,新编《宜州市地名集》将通过自治区审核批准后出版问世,新编《宜州市地名集》必将成为一部宜州地名文化的百科全书,也将是一部优秀的地方爱国主义教材。(邱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