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的诚信——评“好农妇”姜恩兰

20.03.2015  16:06

  诚者,从言,从成,是谓言出而必成;信者,从人,从言,是谓人言而无不信。诚信,简而言之就是允诺就做,接着别人就会相信你所说所做。姜恩兰坚守诚信为夫还债获得了邻里赞许和信任,很好地诠释了这一层意思。

  孔子曾说过:“人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而儒家对“诚信”二字极为推崇,从孔子答子贡“民无信而不立”,到曾子烹彘,继而有朱子“诚者,真实无妄之谓”的论断,无不强调着诚信的重要性。在儒家作为正统思想的两千多年封建王朝里,诚信也在华夏子孙心中根深蒂固,维持着社会关系的稳定和生产的延续。

  而反观中国几个混乱的朝代,如春秋战国、三国和五代十国,这些混乱的出现和持续,无一不跟失信挂钩。从周幽王失信烽火戏诸侯,到诸侯失信摒弃拱卫周室的责任,最终导致了春秋时期诸侯割据的混乱局势;继而诸侯间互相背信,谋士客卿合纵连横,使战国时期持续并加剧了混乱的程度。至于三国时期,一部《三国演义》已将尔虞我诈诠释得淋漓尽致。而在这些混乱中,坚守诚信的大都英名留千古:卫鞅守信立法,商鞅变法众人皆知;孔明守先主遗孤,武侯祠香火长驻……

  人是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结合体。于诚信领域而言,本我无非是守信与失信两种,而超我偏向于失信。而一直以来,“性善论”和“性恶论”都处于对峙状态。但是,无论是持“性善论”或者“性恶论”,自我则是应该侧重守信的。若“人性本善”,那么守信作为一种美德,这归类是毋庸置疑的;若“人性本恶”,按李宗吾言人皆是以“”作为利益核心,而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与他人的接触交流中总是会带有利益的交互。他人失信会使“”受损,而“”能做的,则是应该守信进而带动别人守信,这样才不会使“”有损。所以说,守信是自我的行为准则。

  姜恩兰是万千守信人中的代表,是守信的延续而不是终结。打开网络,时不时会出现“诚信缺失”的字样,而作为自我的行为准则,守信实际上并不会真正丢失,只是在偶然情况下“”不愿坚持罢了。当今,南宁市正致力于信用系统的建设,此项工程的开展,将会提高“守信”的价值,重新唤起人对守信的渴望,也终将会使“诚信”二字深扎人们心底。(李琴)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