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60大庆:看时代沧桑变化,南宁交警为逐梦初心不改

19.12.2018  11:22

是他们,无论春夏秋冬,

伫立在街头,指挥车辆有序通行

他们,任凭严寒酷暑

挥洒汗水,保障道路的安全畅通

他们,见证了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

 

时代在变,城市在变

道路在变,生活在变

但他们牢记使命、忠实履职

为群众平安出行拼搏奋斗

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

初心始终如一

 

指挥道路交通:从老式岗亭到智能化交通管理

上世纪80年代的交通指挥台,设置在十字路口中间,一层到三层不等,大小因地制宜。“当时的设计是没有遮挡的,我们就站在上面指挥交通,日晒雨淋。” 提起当年站岗执勤的情况,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老民警邹红旗这样说,岗亭里没有风扇,在夏季尽管开了窗还是非常闷热。

 

 

△1985年邹红旗在新民民主路口执勤

 

1985年后,车辆增多,民警站岗执勤的频率也随之增加。为遮避风雨,交通指挥台设计成蘑菇式或伞形,交通岗亭则为仿古雕花六角重檐形式,具有少数民族特色。

 

 

△具有民族特色的指挥台

 

 

△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后期普遍使用的交通岗亭

 

1995年,全国掀起向济南交警学习的热潮。为“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树立交通民警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南宁交警部门大力整顿市区交通秩序,全市区几十个主要路口都设置了交通岗台,广大干警立足三尺岗台,以饱满的精神面貌、严整的警容风纪、规范的指挥动作、热情高涨的工作姿态展现在市民面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民警立足三尺岗台指挥交通,良好形象获得好评

 

1997年前后,南宁市先后在36个路口建成区域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和电视监控系统,现代化智能交通管理措施开始在市区投入使用,交通指挥台逐步被淘汰不再使用。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南宁市开始大规模进行城市设施建设,原来的岗亭被拆除重建;2004年以后所建的交通岗亭安装了空调,有效改善了民警的工作环境;2016年民族大道进行改造提升工程,沿线全市交通岗亭全部重建并统一外观标识。

 

 

昔日的民族朝阳路口

 

现在的民族朝阳路口

 

从交通岗亭环境改善、栏杆更新换代,到交通标志标线完善、路口精细渠化管理,这些喜人变化,见证了南宁的城市建设发展。

 

 

△美丽的南宁市

 

控制交通信号灯:从手动控制到全景可视化指挥系统

上世纪80年代初期,道路交通信号灯均由民警在岗亭内以手动控制开关。民警劳动强度大,如果临时离开岗亭或下班,信号灯就失去了作用。

坐在岗亭里,目光必须不离路口,看到哪边的车辆多,就赶快把开关拨到绿灯放行。”交警支队宣传科老民警于宏介绍,1986年,他在民主共和路口执勤,“当时南宁市还没有建设快环路,江南的大货车去往江北都是通行共和路,共和路的车流量非常大。”于宏和同事轮班在路面指挥和控制红绿灯开关,“一天下来,非常疲惫。

1992年,交警支队启用南宁市道路交通管理电视微机监视系统,标志我市道路交通管理科技化跨上了新台阶。经过两次搬迁和逐年建设,到21世纪初期,现代化的智能交通管理措施开始在市区投入使用,南宁市道路交通管理技术应用实现了质的飞跃。

 

 

△最早成立的南宁市道路交通管理微机监视系统

 

20年过去了,如今,南宁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指挥中心面貌焕然一新,拥有全景可视化指挥系统、全息智能交通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建立了 “情、指、勤、督”一体化的“智慧警务”,提升大数据应用,及时有效调度处理全市交通警情;市区340多个交叉路口、路段的交通信号控制,民族大道、长虹路、昆仑大道等9条主干道升级建设“绿波带”,交通信号控制全面实现智能化管理。

 

 

△现代化的指挥中心

 

交通事故处理:从装备简单到规范化、科学化

1986年,全国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南宁市公安局交通大队改称南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单独设置了事故科。

当时事故科负责全市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法医也兼顾处理交通事故。”今年8月刚退休的谭彬,是交警支队的第一位法医,也是当时唯一的法医。他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南宁市,道路上车辆少,交通事故也不多,交通事故处理技术装备相对简单,一辆边三轮车、一圈皮尺、几支粉笔、一支电筒及相应的笔和纸张就是出现场的装备了。

 

 

△90年代,民警处理交通事故

 

1995年,支队将事故业务下放到各辖区大队处理。各大队设立事故中队,各中队配备事故处理人员6至8名,经过集中培训后才能上岗工作。

改革开放后,为应对日益复杂的道路交通状况,交通事故处理业务从组织机构、人员、装备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充实。发展至今,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已经走向法制化、规范化、技术化、科学化和高效率化,轻微财产损失的道路交通事故均采用快处快赔机制,有效地缓解因交通事故造成的城市交通拥堵。

 

交通安全宣传:从传统单一转型为现代化、全媒体

上世纪80年代,自行车是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向市区内骑行的人们普及宣传“红灯停,绿灯行”常识,到机关单位、厂矿企业、车队及下乡宣传交通安全法规是交警主要的任务之一。“不少的群众根本没把红绿灯当回事儿,我们只好在路边进行劝阻,尽管他们不理解,但我们还是耐心地解释。”1982年从部队卫生警转入公安交通警的退休民警蔡庆强,谈起当年的工作十分感慨。

 

 

△民警到企业上交通安全课

 

90年代,宣传的形式开始多样化:图片、板报、报刊、标语、文艺演出、讲课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当时学先进,争创满意警队,开展训练,搞宣传的热情高涨。”蔡庆强说。

 

 

△交通安全宣传周活动咨询点

 

进入21世纪,城市经济快速发展。2004年,南宁市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宣传逐渐超越传统的宣传形式占据主流,市民对交通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截至2018年12月,南宁交警官方微信、微博粉丝达120万人。

 

 

△警营开放日,民警向小学生普及交通安全常识

 

车驾管业务:从人工管理向互联网发展

1984年5月,南宁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成立,所部设在亭洪路,也是全市唯一能够办理车驾管业务的地方。

1994年进入车管所工作的教导员奚晓红当时还是民警,“每天一开门,前来办业务的群众就蜂拥而至排长队。”车管大厅空间小人多,排队的群众每人手里都拿着厚厚的手工填写的各式表格,“群众经常需要多次往返才能把业务办妥。”奚晓红描述。

 

 

△90年代的车管业务大厅

 

现在不同了,车管所的工作理念已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服务好群众。现在市民可以通过手机APP、互联网等,更方便快捷地办理业务。”奚晓红介绍。

 

 

△宽敞明亮的车管所大厅

 

互联网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大家的思想观念。近年来,南宁车管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总体部署,坚持刀刃向内挖潜力、科技助力提效能,从社会最关注、群众最关心的小事、实事着手,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措施,今年更是全面落实交管20项“放管服”改革新措施,实现车驾管业务“一次办、马上办、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便捷办、依法办、规范办”,通过车驾管业务向互联网发展,让人民群众通过公安交管改革,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民警引导市民通过手机APP办理业务

 

134万机动车,248万名驾驶人,16个综合业务工作站、10个考场,65家以机动车带牌销售的4S店,6个机动车抵押、解押登记服务站,50家合作警邮服务网点,遍布全市各个角落。

近两年,现场办理车驾管业务430万笔,网上办理346万笔,966122电话咨询30余万人次。南宁车管所曾连续8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一等车辆管理所”,并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被评为区、市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全区公安机关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示范单位,全区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等。这些,都是南宁车管所以“放管服”为理念,警务创新突破交出的答卷。

 

 

△车管所队伍精神面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