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庆大沙田街道办针对问题做群众工作

18.11.2014  14:30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良庆区大沙田街道办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强烈的为民情怀抓作风、改作风,边查边改、立行立改,通过一系列务实建设,强服务、重实效,夯实为民服务基础。

   直面问题  深入群众

  倾听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的需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

  从今年1月份开始,大沙田街道办多次组织各社区、各办主要负责人召开专题讨论会;或深入包点部门、社区和各支部采取召开座谈会、进行个别访谈等方式,分别听取了工作人员、党员代表、党外人士代表、社区居民的意见建议,以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找准群众亟须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

  通过“走下去、认真听”,大沙田街道办对存在的“基础设施差、社会管理难、沟通联动欠、服务能力弱、工作作风虚、群众参与少”等六项突出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以此为整改目标,前后经6次修改完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为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深挖“四风”问题,针对根源进行整改,解决了干部“庸懒散”问题,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在“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中,大沙田街道办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获得了群众的好评。

   立行立改  方便群众

  结合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大沙田街道按“为民便民惠民”的理念,在交通便利、人流密集的繁华地段,设立了大沙田为民中心,把大沙田街道办、玉洞街道办和10个社区相对零散的服务职能整合起来,建成统一的办公网络,打造服务平台,集中为群众提供12项便民服务。

  “现在我们办事方便多了,工作人员也耐心细致,一项项政策都给我们讲解清楚。”市民黎群威说,自从中心新增新农保办事窗口后,他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跑到十几公里外去办理新农保了。

  针对群众反映,大沙田街道办将原来建成区两个街道“新农合”医疗费用的报销点由良庆镇整合到大沙田为民中心办理,让1万多农民少走了十几公里的路程,对此老百姓纷纷称赞。

  为民中心还不断督促窗口工作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完善和推行首问负责制等制度,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巧办和好事快办,真正实现“为民便民惠民”。

  “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了“一站式”办结目标,将群众寻找办事渠道转变为办事人员主动拓宽渠道“为民便民惠民”,实现了“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

   民生工程  服务群众

  大沙田街道办通过狠抓民生工程,为群众排忧解难凝聚民心。改造五象社区南花园、北花园,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活动场所;硬化永兴路、银海大道西四里六巷东段路面,方便了周边群众的出行;增设西平二街休闲广场娱乐设施,丰富了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在就业和保障方面,大沙田街道办积极搭建社会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平台,共组织辖区215家企业单位参与招聘会3场,为650名求职者找到需要的工作岗位;加大城乡大病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救灾救济力度,今年共发放医疗救助35564元,发放救助金105000元,发放救济口粮250公斤,救灾物资100件。

  在创建全国安全社区工作中,大沙田街道办建立起跨部门合作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通过对交通、消防、居家、学校、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社会治安、防灾减灾等类别进行安全辨识,全面提升居民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事故伤害。

   社会管理  务实创新

  大沙田街道流动人口多,民情复杂,为把社会管理工作做好做实,街道积极寻求破解难题的办法。

  一是实行“网格化”联动,破解社会管理难的问题;二是实行“门控系统”,破解私宅防盗难的问题,目前已安装使用757户;三是实行“一组两会”,破解流动人口服务难的问题,在6个私宅小区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实行私宅物业化管理的同时,建立“一组两会”,形成“党小组提议—业主代表大会决议—业主委员会执行”的群众协商自治机制,实现了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民事民商、民事民办”的管理格局。(记者 田艳)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