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一号”见证我国大洋科考事业发展

04.05.2015  14:21

  原标题:“大洋一号”见证我国大洋科考事业发展

  图① 第三航段与第四航段交接顺利进行。

  图② 科考队员在后甲板检查深海钻探设备。

  图③ 前甲板的抛锚钟上镌刻着“ПETP AHTPOПOB 1984”,这是船的出厂年份和原名。经济日报记者 鲍晓倩 摄

  听说我想了解“大洋一号”的历史,政委陈广喜拿来了船史日志本,摸着发黄的笔记本纸张,这艘已经有30年历史的科学考察船的过去仿佛触手可及。

  “大洋一号”原名“地质学家彼得·安德罗波夫号”,1984年在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建成,如今,在机舱中的一些设备上还能看见俄文操作指示,而我也在前甲板找到了一个铜质铃铛,上面除了镌刻着俄文“ПETP AHTPOПOB”外,还刻着阿拉伯数字“1984”。“大洋一号”现任船长曹业政告诉我,那是“抛锚钟”,通过钟声,前甲板的水手可与驾驶台沟通抛锚的水深。

  对于“大洋一号”,光荣与使命并存。作为我国第一艘远洋综合调查船,它见证着我国大洋科考事业的发展,也铸就着我国大洋科考事业的辉煌。

   第一艘远洋综合调查船

  1994年,中国大洋协会从俄罗斯远东海洋地质调查局将船购买至我国,经初步改装后命名为“大洋一号”。从1995年开始,“大洋一号”先后执行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任务,在东太平洋进行海底结核资源调查、西太平洋进行海底结壳资源调查,为中国的大洋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洋一号”通体白色,在蓝色的大海上,身形自是极美的。“船全长104.5米,宽16米,船底到桅杆高33米,5600吨级,最多配员75名,是我国能执行远洋科学考察任务的主力科考船。”对于这艘已经在上面工作了10多年的船,船长曹业政感情深厚,1997年12月28日,他就开始在“大洋一号”担任二副。

  2002年,为了适应我国大洋资源研究开发从单一的多金属结核资源向多种资源的战略转变,“大洋一号”在上海中华船厂进行了第二次改装。“除了机舱,其他部分从驾驶室到生活区几乎全部推倒重来。这次改装更新了先进的调查设备并首次安装了动力定位系统,综合考查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亲历改装过程的曹业政回忆道。

  说起动力定位系统,这可不是一般船舶都有的设施,而是科学考察船或海上钻井平台独有的,造价不菲。大洋34航次首席装备助理、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技术保障中心深海技术室主任崔运璐介绍,有了动力定位系统,才能保证船体按照经纬度精准定位取样,而在进行各类测线作业时,船体也不受风浪影响保持直线航行。“开了动力定位,船体甚至有可能是斜着的,但是会按照预定方向直线前进。”

  “大洋一号”船目前的实验室格局也是当时确定下来的。5层是多波束及浅剖实验室、重力和ADCP实验室,这里是全船最稳的地方,所以用于安放对平稳要求极高的重力仪;这里也是全船的最低处,所以适宜装备多波束海底地形地貌测量系统,船底的导流罩内安装着两个各8米长的“大方阵”——发射阵和接收阵,多波束设备采集的数据会生成地形图,实时反馈到实验室的电脑显示屏。走上4层,可以看到深拖实验室、网络室、地质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和地震实验室等。深拖实验室则是操控6000米深海拖曳系统的枢纽,在这里可以对各种海底探测设备的作业情况进行实时监视。对了,“大洋一号”的楼层设计是一层最高、五层最低,我住在最靠近船舱右舷舱门的203房间,去船长和首席科学家所住的1层,需要沿楼梯向上走一层,而要去3层的餐厅则向下走一层。

  后甲板,是“大洋一号”全船离大海最近的地方。站在甲板边缘,蔚蓝的海水就在身侧,抬头可见的便是高高的吊车和绞盘机械,这便是收放各种拖体、电视抓斗等调查设备的关键设施,而这也都是10多年前改装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