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不再濒危?还早呢!

06.09.2016  19:04

  当地时间9月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美国夏威夷宣布将中国国宝大熊猫的受威胁程度从濒危变为易危。5日,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大熊猫仍是濒危物种,将大熊猫保护等级降低还为时过早。

  这名负责人表示,大熊猫是濒危物种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栖息地破碎化仍是威胁其生存的主要因素,部分局域种群仍面临生存风险。大熊猫仅分布于川、陕、甘三省的狭窄地区,由于自然隔离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大熊猫野外种群被分割成33个局域种群。个体数量小于30只、具有灭绝风险的种群有22个,个体数量小于10只、具有高度灭绝风险的局域种群有18个。

  二是种群交流状况有待改善。受栖息地破碎化影响,大熊猫局域种群基因交流受阻。需进一步加强大熊猫基因交流,以保持整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维持种群生存活力。

  三是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竹林中有三分之一可能会消失,将对大熊猫的生存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四是部分大熊猫分布区存在保护经费投入不足、一线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普遍偏低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大熊猫保护成效,保护管理能力亟待提高。

  这位负责人说,从目前来看,大熊猫所受的威胁以及濒危状况仍然不可忽视。如果降低其保护等级,保护工作出现怠慢和松懈,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都将遭到不可逆的损失和破坏,已取得的保护成果会很快丧失,特别是部分局域小种群随时可能灭绝。下一步,仍需继续坚持不懈地加强大熊猫保护工作。

  新闻

  链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这是一个衡量全球主要物种生存状况和受威胁情况的清单,将物种的濒危等级划分为7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和无危。其中极危、濒危和易危物种又被统称为受威胁物种。

  9月4日在夏威夷举行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大会上,红色物种名录专家委员会宣布更新这份名录,名录的上一次评估要追溯到2008年。除了大熊猫“降级”,IUCN还决定将藏羚羊从濒危降为近危。

  综合新华社、《中国日报

编辑:潘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