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法治头条:用良法善治守护网络世界的青山绿水

11.01.2016  09:46

 

   

  姚雯/漫画 

  家住北京的刘小姐这阵子没闲着。2015圣诞季,她加入“剁手党”行列,在各大购物网站疯狂血拼;年终岁末,各项工作任务扑面而来,泡搜索引擎、开视频会议成了她的家常便饭;元旦小长假,她安排了一次自助游犒劳自己,所有的准备工作几个“APP”就轻松搞定……

  刘小姐正是中国网民的一个缩影。

  1987年,一封内容为“跨越长城,走向世界”的电子邮件从北京发出,揭开了中国人“触网”的序幕。如今,中国网民人数已达到6.7亿,规模排全球第一;410多万家网站,在全球国家顶级域名中位列第二。

  2015年,“互联网十”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个加号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这年12月,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中国的互联网事业更加受到全世界瞩目。

  从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算起,实现这一切,中国只用了21年。

  “一旦不能上网,整个人都别扭……”在西安某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小林,一边拨弄着手机,一边说,“有时特希望时光倒流,生活能慢下来多好。”小林的话道出了不少普通网民的心声。

  与普通网民的感慨不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更多地引发了专业人士对秩序与安全的担忧。“根据监测,前几天中国境内一天遭受DDOS攻击的次数是10万次左右,而近期则达到了20万次。”这是从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传来的两个数据。而就在一年前,阿里云在微博上发布声明称,部署在阿里云上的某知名游戏公司遭遇了全球互联网史上最大的一次DDOS攻击。后据媒体调查报道,此类黑客攻击行为,早已在利益的驱使下形成黑色产业链。

  “黑客不会对我们这些一穷二白的小网民下手。”如果你还抱有这样的想法,那真是很傻很天真。在网络几乎无处不在的今天,没有哪个国家、哪个网民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每一天,都有用户因QQ账号被盗遭受财产损失;每个月,总有人因不慎登录钓鱼网站而掉进诈骗陷阱;每一年,因互联网引发的民事侵权、刑事侵财案件不胜枚举……互联网在对人类文明进步发挥重大促进作用的同时,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正在成为全球公害。

  “从心所欲,不逾矩”。日益开放、自由的网络空间,越来越亟须积极有效的全球化治理。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了包括构建良好秩序在内的四项原则和保障网络安全等五点主张,为解决互联网领域的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方案”,引起与会人员共鸣。

  在网民队伍最为庞大的中国,依法开展网络空间治理显得尤为重要。2015年,针对互联网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一系列法规条例陆续出台:2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从源头净化网络信息;4月17日,国家版权局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的通知》,对互联网媒体转载行为进行明确规范;6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首次审议了网络安全法草案,为维护网络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构筑“防火墙”;6月29日,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会同中宣部、“两高”、公安部等部委和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发布《中国互联网禁毒公约》,58家互联网企业、寄递企业代表共同签署承诺书,宣誓对网络涉毒问题保持“零容忍”。

  微信公众号“异见”就是中国政府依法治网的受益者之一。2015年7月4日,由该公众号所有方北京优势零壹广告有限公司提起的中国首起公众号抄袭案在法院开庭审理。最终,经调解,抄袭者赔偿原创作者1万元,并在其公众号上发布道歉声明。“这在过去几乎不可想象。”事件发生后,有网友这样评价道。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不容无序运行。梳理2015中国“网事”,不难看出政府依法治网的决心和行动。2015年1月21日,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半年之内,近300家违法违规网站被分批依法关闭;115万余个违法违规社交网络账号被依法处置;900余万条涉嫌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的违法和不良信息被清理删除。2015年6月,严厉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的“剑网2015”专项行动正式启动。此后近半年内,全国各地共查处违法案件383件,移送司法机关刑事处理59件,涉案金额3845万元,关闭网站113家……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今天的中国正是本着这样的主旨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十三五”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十”行动计划等重大战略推进的关键时期。用良法善治守护网络世界的青山绿水,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这是6.7亿中国网民的期待,也是世界的期待。杨波/正义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