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庖丁解牛”的功夫

30.05.2015  21:32

“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中的一个典故,说的是古时候有个叫庖丁的厨师,能熟练掌握牛的骨骼结构,故杀起牛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比喻做什么事情只要掌握其要领,做起来就会比较顺当。
      庖丁解牛的道理,可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就拿反腐败来说吧,现在的社会是人人痛恨腐败,人人高喊严惩腐败。但嘴上讲、心里恨、文件发,而腐败现象仍然存在。诚然,反腐败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智慧、胆识和勇气,但庖丁解牛的功夫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其一,要有庖丁对“牛”的认识。反腐败显然不能墨守成规地等待,而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事业。腐败现象虽然形式多样,变化无穷,但因为是现象,就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作为反腐败的“庖丁”们,就得对腐败的“身体结构、骨骼位置”进行透彻的了解和把握。只有将“病牛”的“身体结构、病理特征”掌握清楚了,并不断地拓展和整理,升华成工作思路、工作方法,那就没有解不了的牛,再“牛”的腐败分子也逃不脱法网的制裁。
      其二,要有庖丁解牛的韧劲。庖丁解牛解得那么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其实庖丁也不是什么特别聪明的人,就是摸索和坚持的时间长了,和“卖油翁”一样,靠手熟和坚韧不拔练就了高超的解牛功夫。解牛如此,反腐败也是如此。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还要敢于站在反腐防腐的前沿,常练“解牛”的实功,常思“解牛”的良策,将反腐败工作长期不懈地抓下去。
      其三,要有庖丁那把锋利的刀。不管庖丁如何厉害,没有一把锋利的刀,他也不会那么轻而易举地解得了牛。他肯定是非常爱护自己的那把刀,时刻保持它的锋利。反腐败工作同样如此,如果整天只是在文件上喊喊口号、打打嘴皮子仗,或者只挂号、不看病,只会助长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使党纪国法失去其应有的威慑力,使民众失去反腐败的信心。此外,对已查处的腐败分子下刀的时候要准、要快,让其没有可乘之机,方能断绝腐败分子垂死挣扎的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