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压岁钱怎样花?用好压岁钱考验父母智慧

02.03.2015  13:10

  桂林生活网讯(桂林晚报记者秦宇华 见习记者莫俊)“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可以拿到压岁钱,是每个孩子在春节里的最大盼头。压岁钱到手,平时囊中羞涩的学生腰包一下子鼓了起来,最近和小孩子们说话,发现他们底气也足了不少,有没有?

  现在新学期开学了,小伙伴再次见面,“今年压岁钱得了多少”成为同学们之间的问候语。家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姑妈、舅舅等一大拨亲戚的红包加在一起,动辄4位数的压岁钱孩子们怎么花?是由父母支配,拿去报名兴趣班?还是让孩子自己管理?记者进行了一番了解。

   ●“意思意思”变“巨款”

  压岁钱,是一种汉族的年俗。一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因此最初压岁钱的寓意是辟邪驱鬼、保佑孩子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从这个角度来说,压岁钱最初只是一种象征与祝福,红包里的内容不是关键。1957年出生的秦先生说,他小时候也有压岁钱,大年初一家里人会给小孩2毛钱。小孩出门拜年,一般的人家不会给小孩压岁钱,比较有钱的人家才可能用红纸包一个1毛、2毛钱的压岁钱。拿到压岁钱之后,男孩子都会花在买鞭炮上面。

  “60后”的刘阿姨,每年过年会收到2毛、3毛钱不等的压岁钱。“那个年代大家都很穷,小孩子平时是没有零花钱用的,过年得到几毛钱的压岁钱,好高兴了!”拿到压岁钱之后,刘阿姨会和小伙伴们马上到十字街附近的天忠馄饨店吃一碗1毛7分钱的馄饨,剩下的钱在街边买一分钱一点的酸来吃,吃到饱,压岁钱在拿到手的当天就花光了。

  “50后”、“60后”的压岁钱,真的就只是长辈给个“意思”,也只够孩子买几串鞭炮、吃点零食。到了“70后”这代人,到手的压岁钱开始渐渐走向“高大上”。裘伟是1978年出生的,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收到的压岁钱不仅能让自己在吃喝上“挥霍”几把,还能买到心心念念想买的东西。“我们家那时候收入水平还行,家里亲戚也挺多,大人给的压岁钱有5块、10块,年年见涨,后来给得多的甚至给到30元、50元。”裘伟回忆说,压岁钱到手之后,要上交一部分给妈妈,自己也能留点钱。记得那时港台歌曲最流行,有一年他拿到压岁钱之后,一口气买了好几盒小虎队、四大天王的磁带。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80后”、“90后”、“00后”压岁钱里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厚重”。“80后”马女士说,自己小时候就拿50元、100元的压岁钱红包了,现在轮到自己打压岁钱给别人,怎么说数额也要比以前翻一番。

  “00后”的淑佳今年14岁,她印象中压岁钱红包里塞的都是百元大钞。淑佳的舅舅在北京工作,每隔几年会回桂林过一次年,每次回来打给淑佳的压岁钱都以千元计,淑佳对“巨款”也已经习以为常。

   ●桂林压岁钱百元起跳

  压岁钱行情年年水涨船高,孩子们“一夜暴富”也成为了每年春节期间的话题。今年春节,网上一些关于全国各地压岁钱行情排行榜的帖子被炒得很热,部分一线城市网友称,压岁钱红包不塞500元拿不出手,过一个年小孩们都成了小富翁,有的孩子压岁钱总额几千甚至上万,让大人看了也眼红。

  那么,桂林市压岁钱的“起步价”是多少?一个孩子春节期间能收到的压岁钱总额大概有多少?记者在市民中展开了随机采访。

  梁女士在上世纪90年代结婚,婚后每年过年就要给亲戚朋友家的小孩打压岁钱。“最初的时候打50块,也有打20块的,现在这么小的红包根本拿不出手了,都是100块起打,生怕打少了别的家长会觉得我这人太抠门。”

  市民黎先生说,今年孩子的姑姑给他家孩子打了800块压岁钱,比去年涨了200块。“这样一来,我也不好意思少打,给我侄子包的压岁钱也看涨了。不过一般的朋友之间,不会打这么多,也就是一两百块。”

  “我家的亲戚多,亲戚小孩也多,来给我拜年的都得发红包。不敢打太多,经受不起,但是一张红色的毛爷爷肯定是少不了的,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快要超过我一个月的工资了。”市民李先生说。

  从采访家长的情况看,多数桂林人打压岁钱是百元起步,低于100元的基本拿不出手。这样一算,如果家里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到姑妈、舅舅等亲戚,都给孩子打压岁钱,一个春节下来压岁钱总额一般有4位数。在实际采访中,受访的学生表示,他们的压岁钱总数基本都在千元以上。今年期末考进了班上前5名的小学生小若辰,爸爸给了她1000元的压岁钱,去年考上大学的小陈,光是从奶奶那里得到的压岁钱就有2000元。

   ●高额压岁钱多被家长支配

  也许正是因为压岁钱数额不菲的关系,相比老一辈人“揣在兜里自己花”来说,现在的孩子们越来越难以自己支配压岁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孩子收到压岁钱后,还没有捂热就被家长要求将压岁钱悉数上交,而且一旦上交后,结果是“下落不明”。

  正在读初一的李同学告诉记者,他并不清楚今年具体得了多少压岁钱,“一收到红包就直接交给妈妈了,只是摸起来感觉里面还挺厚的。”

  谭同学正在读高二,她告诉记者,今年她收到的压岁钱总共加起来有三千多元,但是她完全没权支配这笔钱。她还说,她每年收到的压岁钱都是先垫在枕头底下睡一夜,可到了第二天早上就会被妈妈收走,“还总是说先帮我存起来,可每次我问她取些压岁钱出来给我买些想要的东西时,她又总是告诉我钱已经花完了。”

  家长们要求收缴压岁钱,原因也有很多。刘女士告诉记者,他儿子刚上初一,上交压岁钱是她与儿子每年过年前就约定好的事,这么做完全是为孩子着想。“孩子现在还小,理财的能力还有待培养,如果一下子手上拿到这么多钱,很容易大手大脚地乱花,一下子就挥霍完了,家长帮他们拿着会好一些。”

  黄女士告诉记者,她女儿在读小学,平时最喜欢在放学后吃学校门口那些乱七八糟的零食,“如果给她有了这么多压岁钱在身上,还不天天吃零食不用吃饭啦!”

  有的家长表示,现在孩子的教育费用高,收缴压岁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开学后帮孩子交学费,买教辅书,报补习班,这些钱都从压岁钱里出。也有相对比较开明的家长,留出了一定份额的压岁钱给孩子自己花。市民陈先生说,他身边的确有些大人“私吞”孩子的压岁钱,他并不赞同这样的的做法,毕竟压岁钱给的对象是孩子,应该让孩子拥有和支配。“我的小孩还在读小学四年级,每年他的压岁钱我都会分给他一部分让他自由支配,并且要求他把这些钱的每一笔开销都记录下来,期间不断告诉他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怎么样才能把钱花得有意义,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也可以培养孩子节约的好习惯。”

   ●用好压岁钱考验父母智慧

  对于还没有收入来源的孩子们来说,不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一下子获得上千元的“巨款”,如何处理好这笔钱确实是个问题。

  团市委青少年维权与心理咨询热线的心理专家说,从一般意义看来,压岁钱是大人给孩子的钱,孩子自然会理解为这笔钱归自己所有。家长如果在不经过协商的情况下,用强行全部没收或变相没收的方式处理压岁钱,对于孩子来说,心理上会有不满情绪。即便家长们有各种“管理”压岁钱的合理理由,但孩子们会认为,“明明给了我又收回去,还不如不给”,让孩子们认为大人的世界“做作”、“虚伪”。因此,压岁钱如果处理不好,不但越来越背离其期盼、祝福的美好初衷,还让孩子和家长之间产生隔阂和误解。

  心理专家说,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往往习惯什么事情都由父母安排,孩子什么都听从安排就是好孩子,这往往剥夺了一些孩子应有的权利。建议家长在处理孩子压岁钱的问题上,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孩子们的意志,同时培养孩子理财规划,既引导孩子合理运用压岁钱,又让他们有自由的空间。

  中华小学的汤校长说,学校往往会建议学生将压岁钱用于自己选购学习用具、买书,或者为爸爸妈妈、其他长辈买一些礼物表达孝心,或者捐助一些公益事业。总之,是鼓励孩子支配自己的压岁钱,并在支配压岁钱的同时学会打理自己的生活,并培养孝心和爱心。近年来压岁钱数额增大,其实不能成为家长占用压岁钱的理由。家长们可以采用很多方式,与孩子在沟通协商中使用压岁钱,让孩子们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比如,通过将压岁钱变为旅游资金,让孩子选择自己想去的旅游目的地;一些家长采取的给孩子建立压岁钱账户,定期将压岁钱的收益交给孩子自己处理,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这样既能给他们一种财政独立的感觉,也容易养成节省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