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白头叶猴

17.05.2016  17:58

一对白头叶猴母子。农如松/摄

潘文石教授(左二)与顾铁流(右一)在野外观察。

崖壁上温情一幕

  北京大学教授潘文石在崇左罗白乡弄官山守护白头叶猴已经20年了!记者17年前首次进山采访时,曾亲眼目睹潘教授和他的研究生们在石山弄里艰难考察的情景。如今,新的研究成果不断从弄官山传出——考察团队的科研工作由保护生物学进入社会生物学阶段,白头叶猴“利他行为”的发现让研究者对生命衍化规律有了更深层次的思索;一群广西志愿者在共同的热爱与志向中与潘教授相遇相知——

  1 从“杀婴”到“利他

  立夏时节,乘车由崇左市区出发,眼前闪过的是一幕幕典型的喀斯特石峰景观。罗白乡弄官山,一片不过24平方公里范围的热带季雨林岩溶地带,潘文石教授20年前建立的“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依然牢牢扎根在这片幽深的山弄里,这里是白头叶猴最后的家园。

       17年前进山采访时,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潘教授通过两年多追踪、观察,亲眼目睹的一个白头叶猴家庭从建立到解体的过程——

  在当时考察组驻地附近的南山上,生活着一个白头叶猴家庭,当家的是一只老公猴。在持续观察28个月后,潘教授发现:这个家庭平静的生活被打断了!从孤山方向过来的另一个猴群中的两只雄猴,开始轮番前来向老公猴发起挑衅。经过多轮打斗,一只壮年雄猴终于赶走老公猴,成为这个家庭中母猴们的“新当家”。老公猴的8个小儿子纷纷离家出走,3只幼小的黄仔则在几天内相继被“新当家”推下悬崖……

       这是发生在动物界的令人惊异的“杀婴”现象。潘教授的发现,形象地印证着白头叶猴在生存竞争中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优胜劣汰法则。

       然而,17年后的重访,记者看到的却是潘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在长期观察中发现的白头叶猴社会中与冷酷的“杀婴”现象相悖的另一奇异生物现象——“利他”。

       这是一段在潘教授指导下拍摄于2009年3月21日凌晨5时的影像:在陡峭的崖壁上,一只外婆身份的白头叶猴通宵守候在洞口,耐心地守护着自己的女儿和刚出生不久的小外孙。清晨,女儿怀抱着小黄仔出洞了。外婆一路奔前殿后殷勤照应,不时地亲切抚摸、亲吻着自己的小外孙。爬到一段艰难的峭壁时,极不放心的外婆立即伸出自己的臂膀托举怀抱小黄仔的女儿,将母子俩护送到安全地带……

       这段充满温情的白头叶猴“隔代照顾”情景的拍摄者,是南宁电视台纪录片编导顾铁流。

       2 从躲避到亲近

       最初见到顾铁流,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周开幕式舞台上——顾铁流向公众展示了一部以保护白头叶猴生存环境为主题的宣传片《万物生灵的伊甸园》,那是他在弄官山中守候5年的一项成果。让记者颇感意外的是,这位电视人如今依然守护在弄官山中。

       在基地工作室里,记者观看了电视纪录片《家园》。这部用精美的4K“镜头语言”描述白头叶猴生活故事和潘文石教授人文情怀的纪录片,刚刚摘得全国第三届“索尼4K杯”大赛专题纪录片类第一名。透过屏幕中一幅幅精美的画面,记者仿佛能触摸到大山里那群精灵健美的身驱,仿佛能触摸到一位生物学家感人肺腑的人文情怀。

       2005年,最初进入弄官山拍片的顾铁流并没有长期留下来的打算。随同潘教授进山拍摄白头叶猴时,身高1.92米的他远远看到山崖上晃动着的一群小黑点,立即兴奋地扛着摄像机攀上崖壁。然而,对陌生人十分惧怕的猴群却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次次奔跑追逐,一次次无功而返,顾铁流不由得仰天长叹:“这猴子怎么拍啊,真是比登天还难啊!

       看着顾铁流愁眉苦脸的面容,潘文石教授亲切地指点道:“想要靠近它们,你得跟它们说话,让它们熟悉你。只要有心,总有一天你会和它们亲近起来!

       于是,运动员出身的顾铁流开始日复一日在石山弄里与白头叶猴周旋——每天凌晨5时,和同伴扛上70多公斤重的摄影器材进山,追踪拍摄。下午4时,再度进山,守候归窠的猴群。晚上9时返回基地,继续完成一天的行为观察记录和录像场记……

       这天,顾铁流像往常一样在山间岩石上架起摄像机守候。暮色降临时,山崖上几个小黑点准时出现了,那是几只归窠的小公猴。按以往惯例,这些小精灵会小心翼翼远远绕开顾铁流。突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景出现了——两只小公猴脱离队伍,径直朝顾铁流飞奔过来,出其不意抢走了他的镜头盖。

       正当顾铁流被眼前情景惊得目瞪口呆时,“吧嗒”一声,小公猴又把镜头盖扔了回来。刹那间,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顾铁流感慨道:“那是我最感动、最幸福的时刻!忘了拍摄,忘了回家的路,尽情享受着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渐渐地,顾铁流和白头叶猴之间的交流进入了潘教授所描述的“跟它们说话”的亲密状态。一段段生动、系统的影视资料,呈现出白头叶猴社会“隔代照顾”“联合防御”“雄性照顾”等等此前不为人知的“利他行为”……

       3 从热爱到坚守

       坚守弄官山20年。潘文石教授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感召着越来越多热爱生命、亲近自然的广西青年进入基地,走进荒野,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

       南宁电视台记者封春光,如今已是野外团队的骨干。2010年,在广西师范学院广播电视专业学习的封春光,经朋友介绍进弄官山实习。本以为一两个月便可以结束的野外拍摄工作,却一直持续下来。在野外蹲守拍摄时,他曾经询问目不转睛盯着白头叶猴的“潘爷”:“是什么力量支撑您在这荒凉的山弄里坚守20年?

      “潘爷”的回答只有两个字:“热爱!

       如今的封春光,也越来越热爱自己所从事的野外追踪拍摄工作。

       北流姑娘杨颜萍是个典型的内秀女孩。2012年大学毕业时,她主动报名参与国家“三支一扶”项目,下基层,进大山,成为潘教授研究团队的一员。3年前,原本居住在基地附近的白头叶猴“当家公猴”小凸带领着自己10多个儿子离开已经当家6年的家庭,到10多公里外的山弄里去开辟新领地。杨颜萍心里顿时空落落的——它们去了哪里?会不会遭遇不测?于是,她开始像追寻自己离家的亲人一般,每天追寻着小凸的足迹……

       环江姑娘韦美姣在大学学的是水产养殖专业,探索生命奥秘的强烈兴趣,促使她来到寂静的山弄里与一群神秘生灵为伴。已经在广东拥有一份专业对口工作的学长罗祚业,起初对学妹韦美姣的选择难以理解。当他满怀疑惑来到弄官山,和韦美姣一起走近白头叶猴时,逐渐感觉到大山里的这份事业更能激发起自己探索生命价值的兴趣。于是,学长、学妹一起留在潘教授的研究团队里,成为幸福的一对。

       每当遇到白头叶猴惊恐的目光,家住罗白乡芭萌村的黄梅英比外人更能明白其中缘由——她从爷爷口里得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百姓因为贫穷饥饿,曾纷纷进山捕杀白头叶猴,用它们的肉换取生活用品,用它们的骨头泡制“乌猿酒”。甚至以两只白头叶猴为价,换取城里放映队进村播放一场电影。

       抱着一种愧疚的心态,从2008年起,黄梅英主动进入基地,帮助做一些后勤工作,并在潘教授指导下成为一名野外观察员,详细记录着白头叶猴的社群行为。

       2012年,在黄梅英影响下,她的丈夫李新阳也从村里来到基地。对弄官山一带地形十分熟悉的李新阳,成为科研团队的向导,劈荆斩棘的开路先锋。随同考察过程中,李新阳透过白头叶猴小黄仔的一举一动,看到了自己宝贝儿子平日里顽皮的身影——这些崖壁上的精灵,竟然有着和人类极其相似的真情实感!于是,他攒钱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大件”——一台尼康单反相机,从向导化身为一名科研观察记录者。

       一位北大教授,一群广西志愿者,因共同的热爱与志向在弄官山相遇相知,携手守护着白头叶猴的生态家园。如今,据科研团队考察发现,生活在弄官山一带的白头叶猴已经由20年前的105只增加到700多只。用潘教授的话说:白头叶猴已经由当初的濒危状态,成长为一个可以维持下去的种群。

       结束采访时,发生在弄官山中的令人动容的一幕幕情景,依然长久地萦绕在记者脑海里。同时回荡在耳边的,是潘教授在研究白头叶猴“利他行为”时抒发的一段感言:

       这些行为的本质,实际上是建立在基因自利基础上的。这是生命衍化的最根本规律——生命在衍化进程中要妥协要和谐。你死我活的斗争虽然会在某个时刻表现出来,但最终的发展是妥协、和谐,是“利他”。这才是生命进化的主流。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提供)

深化银企合作 广西推动节能环保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2019帮企减污走进博世科活动会议现场 粟定环保局厅
贵港治理环境初战告捷
  从贵港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获悉,环保局厅
远离污染之痛 守护生命之源
漓江风光。 罗爱群/摄   水,是生命之源。环保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