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网络安全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预防网络欺诈有绝招

02.06.2015  17:04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 龙博)木马软件、钓鱼网站、QQ诈骗……近年来,无论是商业往来,购物游玩还是信息查询,都少不了网络的身影,然而五花八门的网络欺诈手段也频繁出现。如何才能安全放心地使用好网络资源?昨日,为期7天的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在广西科技馆广场前,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分发资料、展板展示以及与观众互动等形式,向公众普及网络安全知识。

  “现在微信支付、支付宝交易、网上汇款包括信息查询等都要用到网络,但是谈到如何预防网络安全风险,我们知晓得并不多。一般就是装好杀毒软件,不轻信可疑人员发来的任何链接或是钓鱼类网站。”在市民韦先生看来,形形色色的网络欺诈手段他也遇到不少,当看到在宣传网络安全知识,他也趁机现场向网警们讨教了几招。

  据了解,2014年,广西共发生涉及网络诈骗金额100万元以上的案件多达百余起,主要是通过QQ或利用电话以及其他社交工具冒充熟人来进行诈骗。“这些诈骗的案例大部分都是利用人们的猎奇、恐慌或是贪便宜的心理,让人放松警惕,从而造成了财产损失。因此,不要轻信别人发来的涉及金融财产有关的信息,不要轻易相信网上下载的内容,不随意点击陌生人发的链接,不要轻信‘天上掉馅儿饼’等便宜事,便能有效防范网络案件的发生。”广西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一支队支队长覃恪介绍,如果市民遇到此类诈骗情况或是不良信息,可以拨打12321进行举报。

  据介绍,本次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主题为“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活动时间为6月1日至7日。其间,广西将在广西科技馆前举办网络安全公众体验展,通过展板展示、关注互动等形式,让公众切身体会到身边的网络安全风险,主动学习网络安全知识,提高防护意识和技能。

   A

  2014年8月,广西某房地产公司马山分公司财务人员不慎将百余万元巨款汇入了骗子的账号内,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经调查,宾阳县的张某通过将木马植入多个QQ群,利用该公司“夏总”的身份向财务人员发出指令,让其将百万余元转移到指定账户。2015年5月,该案告破,34万余元被追回,其余款还在追查之中。

  防范点评:冒充老板、供货商等大案屡屡发生,是因为这些公司在财务制度上存在管理方面的缺陷。“财务人员在接到指令要汇款时,按照正规的财务制度,需要经过各种手续,单凭QQ里一句留言,不规范也不安全。”

  此外,有一个万用万灵的防骗秘诀——通过电话等渠道和当事人进行核实。如果确实没有核实的条件,可以和可疑人员进行细节对话。

   B

  2014年1月6日,桂林市公安机关侦破一起涉案金额近750万元部督互联网投资理财诈骗案。阳朔县居民邬某在互联网上找到一家名为“香港英皇(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投资理财网站,并选择了500元的短期投资,10多分钟后,她的手机收到银行卡已转入100元的信息。之后客服告诉他:有个项目,可按投资额收益135%。次日,邬某向亲朋好友借来748万元投进了“香港英皇(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但之后,再也联系不上客服人员。后经过公安机关调查侦办,连续作战,在福建安溪将涉案嫌疑人高某、苏某、陈某抓获。

  防范点评:任何投资行为都是有风险的,凡是遇到宣传能够获得超过平均水平以上的高回报且百分百有收益、无风险的投资理财产品,均应三思而行。对提供这类信息的理财网站一定要注意甄别,重点查验这些网站的ICP备案、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等是否完备;网民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C

  2014年7月2日,南宁市公安机关在打击QQ诈骗过程中,得知犯罪嫌疑人用于盗取QQ账号密码的钓鱼网站是从一名网民叫“村长”的人购买。为了把整个案件的利益链条打断,经过周密部署,公安机关在兴宁区长堽路某小区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现场缴获犯罪嫌疑人用于作案的两台电脑,用于收购卖木马所得款的银行卡数张,作案手机、无线网卡一批。

  防范点评:警方介绍,QQ使用者可以提高密码安全等级,设置有数字、字母、特殊符号的混合型密码组合,防止QQ密码被暴力破解。 QQ使用者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人发来的网页链接,要安装病毒、木马防御和查杀软件,不定时查杀,发现电脑有异样,马上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