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机制 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06.02.2016  16:05

  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通过《中共南宁市委员会关于贯彻中央和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做出了完善工作机制,确保人员资金奖惩措施到位的重大部署,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强化组织保障,解决“谁来扶”问题;精准投入扶贫资金,解决“有钱扶”问题;精准发力推动落实,解决“扶到位”问题。

  在明确“扶持谁”“怎么扶”的基础上,如何完善组织领导,解决“谁来扶”;加大投入,解决“有钱扶”;完善机制,解决“扶到位”的问题,并最终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为此,记者采访了市扶贫办及相关部门。

  强化责任制避免扶贫工作“被推着走

  在精准扶贫前,容易出现扶贫干部对扶贫责任不明,工作“被推着走”,扶贫的手腕硬不起来,脱贫的速度快不起来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决定》提出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落实,强化考评奖惩,加强基层建设,使各级各部门真正把该担的责任担起来,彻底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

  “解决‘谁来扶’的问题,在于加强组织领导和严格责任落实,实行党政‘一把手’脱贫攻坚责任制,坚持把县(区)作为脱贫攻坚的责任主体、实施主体,全面落实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制度,立下军令状,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确保责任到位、工作到位。”市扶贫办主任叶盛表示。与此同时,要强化考评奖惩,完善贫困县(区)脱贫考核奖惩办法,提高扶贫减贫指标权重;创新完善定点帮扶单位和人员考核激励机制。

  “目前,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绩效办及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牵头已负责相关成员单位参与组织实施考评工作。”市绩效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落实考核奖惩制度,市绩效办草拟了相应考评办法,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突出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考评内容和标准将围绕市委、市政府精准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工作部署和重要工作目标来设置,对总体精准脱贫攻坚目标统筹推进分五年落实,以年度为周期对各责任单位进行考评。”该负责人说。

  落实资金政策告别“撒胡椒面”现象

  贫困的本质是缺钱,扶贫的难点也在钱。政府要扶贫,百姓要脱贫,钱从哪里来?“过去由政府拨款到贫困村,扶贫资金使用较分散,就像‘撒胡椒面’一样,一下就没了,给精准扶贫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障碍。”叶盛如是说。于是,解决“有钱扶”的问题就成了《决定》关注的问题。

  “解决‘有钱扶’的问题首先是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其次是要做好金融扶贫文章。”叶盛表示,此外,还要确保资金精准使用,严把扶贫项目调研、论证、申报、招标、监理、报账、审计等关口,对虚报贫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脱贫村、减贫人口等行为要严格追究相关责任。

  这些设想如何达成?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财政将从五个方面做好扶贫资金的保障工作。一是将脱贫攻坚作为全市“十三五”财政发展规划的重点,市、县(区)财政单列年度扶贫资金预算。二是市本级及马山县、上林县、隆安县按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量的20%以上,邕宁区按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量的15%以上,其他县(区)按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量的10%以上增列专项扶贫预算。三是加大盘活市、县(区)财政存量资金力度,市、县(区)将当年清理回收存量资金中可统筹使用资金的50%以上用于扶贫开发。四是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各类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并确保市、县(区)财政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五是各行业部门每年安排的涉农项目资金原则上50%以上投入到贫困村。

  “落实好资金政策,将为全市‘七个一批’‘七大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该负责人表示。

  引入社会力量形成“一村一品

  贫困村民都想致富,却苦于不知如何下手,不仅缺少资金、保障,更缺少项目、技术。这也是贫困村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今,扶贫资金尚能解决部分农户的吃住问题,有效改善生活状况,为农民致富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下一步该怎么走,却不得而知。那么,该如何结合实际情况,从根本上引导农民脱贫致富,解决“扶到位”的问题呢?

  《决定》指出了要强化挂图作战,强化结对帮扶,并凝聚社会合力。在明确目标,明确责任的同时,还要完善社会力量精准帮扶机制,推动社会扶贫资源与贫困村(屯)、贫困户扶贫需求精准对接,并倡导企业包村包屯扶贫。

  “对于扶贫办而言,要推进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步伐,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是主要手段。”叶盛说,“十三五”期间,可根据各县区资源优势,以“”“”“”为条件确定优势扶贫产业项目,采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灵活运用扶贫优惠政策,打造质优、价高的主导扶贫产业,形成“一村一品”的良好格局。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扶贫龙头企业资源优势,辐射带动贫困群众发展增收产业;利用大户带动、利用土地流转或入股分红等多种模式组织贫困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产业化扶贫。此外,还可以利用区位优势,加快贫困村农家乐、家庭农场建设,促进旅游扶贫新模式发展,通过旅游开发辐射,带动贫困村的发展,引导群众把农业生产与旅游结合,发展乡村田园风光休闲旅游,有效延伸当地种植业的产业链,提升传统产业的质量和效应,增加贫困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