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4+2+1家庭模式渐普遍 居家或社区养老成主流

22.07.2015  13:37

  是养儿防老?还是到养老院养老?这可能是目前绝大多数家庭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今,我区乃至全国已经开始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的比例也逐年增长,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养老话题层出不穷。

  为此,本报走访了南宁市一些普通家庭,了解普通市民的养老现状和养老观念。根据调查出来的结果得知,受访市民大都顾虑到今后子女负担太重,因此仅有不到三成受访者表示今后不会“养儿防老”。

   一组数据

   南宁市60周岁以上老人

   占全市总人口的15.39%

  一份来自南宁市民政局统计的数据表明,南宁市60周岁以上老人总数为112620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39%。目前,已经开始呈现出老年人口增速加快、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大幅增加、空巢化趋势日益突出和老年人口结构迅速变化等人口老龄化特征。

  这样的趋势,在全区同样存在。截至2013年末,广西常住人口4719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达到9.66%,比2000年提高2.35个百分点,超过老龄化社会国际标准2.66个百分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广西65岁以上人口中,主要生活来源为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占到55.4%。在乡村地区,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老年人口比重更是达到60.5%。

  随着我区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从广西民政部门了解到,当前广西的养老模式是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截至2013年末广西有养老服务机构1303个,然而每千名65岁以上老年人口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仅为8.9张,根本无法满足需要。

   几个镜头

   看看这3种家庭模式的

   养老经

   兄妹赡养家庭

   有事一起摊谁有时间谁多陪伴

   受访者:黄女士

  这段时间,黄女士一家人都为父亲的身体操碎了心。自从上半年某一天,年事已高的父亲在卫生间摔了一跤以后,整个人的身体就非常虚弱,不久前医生还建议父亲住院观察,不要随意走动。

  黄女士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大哥在一家机关单位担任副职,二姐是某银行的中层领导,他们平时工作都十分繁忙。因此,来回医院照顾老人、送饭送衣物的重任,就相应地落在工作相对较为轻松的黄女士肩上。跟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部分家庭一样,黄女士的家庭同样是兄弟姐妹较多的家庭,这也有个好处,就是大家一块儿来照顾父母。

  “父亲、母亲都有退休金,以前我们工作以后也没怎么依靠他们,所以这些年存了一些钱。”黄女士说,上一代的老人大多数有退休金,因此养老的压力还算较轻;例如此前摔伤在家里请护工,以及现在医院的大部分费用,依靠父母亲自己的退休金还过得去。父亲年龄大了以后,喜欢清静,晚上起夜,就开始不大愿意跟子女住在一块儿了,早几年就吵着要搬出去住。当时兄妹几个商量了一下,姐姐说自己手上还有一些闲钱,就由姐姐出资在黄女士家附近买了一套二手房,这样每天回去陪父母吃饭方便,也不影响他们两老的生活,倒也开心。

  “我们3个兄妹,基本上属于‘平均制’,涉及为父母亲的一些开销,通常就平均来分摊,除非遇到买房、护理这样的大事儿,才会商量由谁来负责。”黄女士说,所以自然而然的,在为父母买房子的问题上姐姐负担起来;那么现在父亲住院,每天送饭陪伴的时间,自己就得多担着。“哥哥是家里长子,工作忙时间少,我们都理解,所以一般周末才会过来聚一聚。”最近暑期开始,黄女士一边照顾4岁的儿子,一边往来医院。“觉得挺好的了,父母亲老了我们来照顾,应该的。”黄女士说。

   独生子女家庭

   基本开启“4+2+1”模式

   受访者:闫女士

  很多人说,独生子女是幸福的一代,从小享受着父母所有的爱,家里也把孩子当成公主或者王子来抚养,甚至很多人给他们贴上了这样那样的标签。然而,第一批独生子女如今已经跨入了“上有老下有小”的行列,开始了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正所谓“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享受双倍爱的同时,那么未来将会面临双倍的压力。在机关工作的闫女士就是其中之一,80后的他们如今也面临“两人赡养4位老人”的情况。

  “其实或多或少还是有点压力的。”说起赡养老人,闫女士说,虽然自己爸妈和婆婆公公已经退休,本身也有退休金,但还是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首先就是生活上,尽管不用每个月给父母补贴家用,在家人的支持下,他们付了房子的首付款,但是一个月2000多元的房贷还是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压力。“其实我挺羡慕有兄弟姐妹的人,万一急需用钱,还可以有人借。”闫女士说道,此外,在遇到急事还能有个商量的人。

  闫女士担忧地说,如今她最担心的还是老人身体不好需要照顾。“有一次我爸生病了,做了一个小手术,根本就忙不过来。”她说,自己和爱人都是上行政班,当时爸爸在医院住院,她每天下班就要赶过去帮忙,换妈妈回去煮饭。等着妈妈煮好饭给爸爸吃了之后,然后她又得赶回单位上班,她形容自己就是“每天像陀螺一样转”,没有一刻歇着。不过令她欣慰的是,婆婆公公很理解,之后来到家里帮忙煮饭,这才让她和老公松了口气,所以她现在特别关注双方父母的健康问题。“如果同时有两位老人生病的话,我们夫妻真的没有办法照顾了。”闫女士说道。

  闫女士说,这一代和她父母那一辈不同,那时候家里孩子多,父母生病住院还可以轮流照顾,压力小很多。而如今都是一个小孩,根本无法实现。“我爸妈比较开明,说以后老了行动不便了,就去养老院居住,让小孩压力不要太大。”但是她还是不舍得,自己的父母就这么一个孩子,本就应该和子女住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尽管父母这么说,她和老公还是希望双方父母老了一家人住在一起,即使辛苦,但是也尽孝吧。她告诉记者,最近计划准备要孩子,不久的将来,这将是“4+2+1”的家庭模式。 (记者 梁如雪 黄静 实习生 杨慧萍 张云海 余小瑞/文 记者 何学俏/图)

编辑:罗宁

南宁地铁2号线江南客运站墙壁冒水情况说明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5月28曰下午,南宁新闻网
2019年21所港澳高校在桂招生 报名工作将启动
  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李琴 通讯员 杨金娇)5月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