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农民自办广西首家“粮食银行”

15.06.2016  09:42

  “存折”里存的不是钱,而是稻谷;“银行”里放的不是钱,而是商品;农民存入稻谷后,可以凭自己存的稻谷直接兑换商品——这是笔者近日在广西首家农民自办的“粮食银行”里看到的。宾阳县古辣镇农民用一种看似原始的“以物易物”的方式,简单又方便地解决了存粮占地、谷物被损、粮食销售三大难题。

  6月5日,笔者在“粮食银行”里遇到古辣镇李寨村村民李有坚,他正准备买1公斤米酒,但他身上没带钱,而是向服务员亮出了他的“存折”。“存折”记录着他在今年1月3日存入稻谷625公斤,兑换各种商品已使用了95公斤稻谷。工作人员按1公斤米酒与稻谷的兑换价,扣了他6公斤稻谷,李有坚就这样完成了一笔交易。“稻谷直接换商品,这比现金、刷卡都更方便。”他对笔者说。

  在信用卡、支付宝、微信红包各种交易方式多样化的今天,古辣农民为何重拾“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银行”负责人、“印象古辣”农业合作社理事长赖金武介绍说,合作社的社员都是种粮大户,家家都存有不少稻谷,如何安置好这些稻谷不被虫咬鼠偷,如何卖谷换钱,是各家的一件大事。合作社的“粮食银行”便应运而生。“银行”只是社员的一个通俗叫法,其实就是农户将自家的口粮、余粮以实物方式寄存到合作社,由合作社帮助出售,也可以在合作社内兑换大米、油盐、农药等商品。粮食集中寄存,解决了农民储粮设施简单、储粮占地、储粮被虫鼠破坏的问题;粮食集中管理,减轻了农民整理湿谷、晒谷、碾米、卖粮的繁重劳动;当然农民也可随时把稻谷再提回家。“粮食银行”今年初创办以来,已有近百户社员加入,现已为农户储存粮食5万吨。

  在最近的2016年广西水稻一体化生产技术培训班上,古辣农民自办的“粮食银行”被当做一个示范点,得到了农业部和广西农业厅专家的肯定。宾阳县农业局负责人评价说,无论是现在流行的网络电商还是以前的以物易物,只要能帮助农民的就是好事。“粮食银行”解决了农户储粮、加工、卖粮三大难题,有助于现代农业环境下,水稻一体化生产的推广,这种创新方式值得其他地方借鉴参考。 (周 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