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街头艺人”不能太苛刻

09.04.2015  18:35

  街头艺人怎么管,是很多城市面临的管理难题。4月1日开始,深圳中心书城广场的街头艺人正式抽签派位到固定区域进行表演。深圳成为继上海之后又一个尝试对街头艺人进行规范管理的大陆城市。(4月8日《南方都市报》)

  “街头艺人”是城市的街头常态和靓丽风景,在巴黎、纽约、莫斯科等欧美城市随处可见与行人分享快乐和艺术的艺人,而在国内许多城市也多有“街头艺人”的身影,面对“街头艺人”,如何管呈现着城市的不同态度。

  每个国家对“街头艺人”的管理不尽相同。即便是国内,城市的不同,管理方式也不同。但在我看来,对于“街头艺人”,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都不该太苛刻。调查显示,有30%的艺人是暂时遭遇了经济困窘,55%的人是出于兴趣爱好和谋生,15%的艺人是为了追求梦想。对于街头真正的“艺人”,我们需要给予必要的尊重。

  去年10月25日,上海首批8名获得资质证书的街头艺人在静安嘉里中心广场“上岗”。他们的“上海街头艺人节目审核许可证”由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颁发,他们只能在指定地点沿线试点表演一个月,其间均需符合“持有证书、规定时间、指定区域”的要求,严格服从管理。而这8名幸运儿是从100多位街头艺人中筛选出的,淘汰率实在太高,且“街头艺人”平时的表演更是受到诸多的限制。似乎“街头艺人”成为了“被特殊监管的人”。深圳规定,每月集中派号,限定表演时间,这是否太苛刻了?

  真正的“街头艺人”多是“艺术家”,诚然,他们中的水平也有高低,然而,不管水平如何,他们面对的是陌生的观众,他们会经历市场的淘汰。现在对于“街头艺人”进行严管,固然可以减少许多麻烦,但却会破坏“街头艺人”生存的环境,更不利于“街头艺术”的发展。像上海这么大的城市,仅仅只有8个艺人能够有资格在街头表演,将太多的艺人排除在外,这使得城市的活力削弱,文化气息呈现呆滞。

  “街头艺人”参差不齐,需要有一个门槛,从这个意义上说,给“街头艺人”发证没有什么不可以,而对“街头艺人”加些约束,也有利于维护其他公民的权益,比如一些“街头艺人”的表演会影响到其他市民的休息。然而,如果管理太严,门槛太高,并且给予的舞台太狭窄,这会让“街头艺人”的生活变得逼仄。诚然,在优胜劣汰情形下,他们要么不再做“街头艺人”,要么离开这座城市,但不管何种选择,都是一种极重的伤害。

  一位“街头艺人”这么说,既然有证就不要限制,限制的话就宽容一点,放开一点,你要限制下午几点在什么地区,那还不如不要证。既然“街头艺人”没生存的空间了有证又有什么必要?“街头艺人”显然对管理过于苛刻是有意见的。

  “未来的理想状态是,城市空间中凡是可以艺术表演的地方,都能有真正的街头艺术。”而真正的街头艺术,恐怕不是严管出来的,而恰恰是从散漫中涌现的。对于 “街头艺人”,完全放开不行,管得太死,限制得太严,也是不可行的。如何把握“”,如何能够让“街头艺人”成为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这最考验城市管理智慧。(王军荣)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