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保监局发布消费提示:买保险时这些说辞不能信

16.03.2015  10:24

今年“3·15”,广西保监局发布消费提示——

买保险时这些说辞不能信

广西新闻网 -南国早报记者  赖武慧  通讯员  陈芳  覃妤嫦

商业保险在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如何才能避免糊糊涂涂买保险?答案是,你需要“有心”,对保险销售中的一些说辞是真是假“心里有数”。今年“3·15”,广西保监局发布消费提示:有几种营销员惯用的说辞,其实不靠谱

说辞1  先签字,条款拿回去慢慢看

案例:“您先签字,条款可以拿回去再慢慢看。”前不久,南宁市民小刘买了一份商业保险,填写投保单时,业务员让她在指定地方填信息并签名。因为和业务员比较熟,小刘没细看便照做。

缴费几天后,业务员送来保险合同和发票,小刘又没看,随手放进了抽屉。两个月后,她突然想起这份保险,决定好好看看。结果她傻了眼:她所投的是养老型保险,并非当时自己想买的重大疾病保险。由于已过10天的投保“犹豫期”,此时退保,损失肯定不小。小刘唯有自咽苦果。

消费提醒:有不少消费者认为,保险条款有七八页之多,没法一一细看。对此,广西保监局提醒,保险条款是保险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晰地告诉消费者保什么、不保什么,什么能赔、什么不赔。如果是首次投保,最好还是花点时间认真阅读,确认了解清楚条款之后再签名。尤其是其中的免责条款,更要逐字逐句阅读清楚。

说辞2  先签名,其他信息帮您填

案例:梁先生说,投保车险时,部分保险代理人、代理机构会告知车主只需签名,其他信息不用管,他们会代填。但他曾发生过交通事故,理赔时发现,保单上所留的投保人电话并不是他的,而是保险代理人的。由于没有客户的真实有效信息,保险公司没能及时联系他并提供服务。

消费提醒:投保时投保人都需要亲自、真实填写,尤其是填写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联系电话、联系地址时,一定要真实有效,因为这些信息是保险公司为客户提供后续服务的基础。

说辞3  回访时,全部回答“是”

案例:前阵子,张女士通过朋友买了一份保险。朋友告诉她,保险公司会有例行的电话回访,让她全部回答“是”或“清楚了”就可以了。接到回访电话后,她没细听,都笼统回答“是”、“清楚了”。一年后,收到保险公司的红利通知时,张女士发现收益太低。翻出合同,她发现合同里已说明,收益都是预期的,只能保证最低利率。

消费提醒:保险公司的电话回访,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了解投保过程是否存在销售人员误导、欺骗等违法行为,因此一定要认真接听。回答“对保险保障范围、免责条款、产品收益的不确定性、犹豫期权利是否了解”等问题,一定要想一想再回答。对所询问内容,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必须明确提出,并要求公司派服务人员重新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