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山蹲点影像日记——隐秘村落弄勇的未来

01.07.2015  01:35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弄勇村村民在犁田种玉米(3月7日摄)。

   在广西西部林立的喀斯特峰丛之中,有一个名为弄勇的隐秘村落,因处在深洼弄地,缺土缺水,弄勇村人均只有几分地,村民用山石砌成的水柜来囤积屋顶积攒的雨水,供人畜饮用。他们长期在石头缝隙间“抠”土种庄稼——说是庄稼,其实这里只能种点玉米。除此之外,村民们还养些鸡、猪、牛、山羊等,用于年关改善伙食和临时补贴家用,没有燃料,就取用山上的树木作柴火,一度把邻近的山砍得光秃秃的。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弄勇村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植树造林,荒山开始渐变绿色。随着国家近年来扶贫力度的加大,弄勇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村级道路逐步得到硬化,水柜建设也解决了很多群众饮水难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村民建起了新房,不少村民还当起了养羊专业户。解决了温饱的瑶族同胞,也慢慢树立了新的生活目标——“吃好、穿好、玩好”。

   尽管如此,弄勇村的扶贫任务仍然很艰巨:去年全村人均收入仅有1950元,仍远低于贫困线,尚有11个村民小组不通路。和弄勇村一样,广西现有的538万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土地稀缺、生存条件恶劣、自我发展能力弱的大石山区,是扶贫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广西正在组织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新华社记者张爱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