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开展文化体验活动 “织染绣”传播文化魅力

17.05.2016  01:16
学生进行实训操作。
  神奇的3D体感形象搭配系统。         中新网广西5月16日电 (林艳华 雷敏)“我觉得手工壮锦非常漂亮,我希望可以把这种优秀的传统民族织绣技能学好并且传承下去。”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二年级学生卜德秀在该校举行的校园开放日上,身着壮族服饰,坐在壮锦织机前,向来宾展示传统手工技艺,获得观众好评。             在主题为“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技能强国”的2016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5月14日,广西纺织工业学校开展古老而富有魅力的“织染绣”校园开放日文化体验活动,通过开展体验式文化宣传,寓教于乐,让人们在手工活动中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是广西唯一一所纺织类中职学校,近年来,学校把壮锦等民族绣织技艺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探索课改教改融合民族技艺的创新之路。开设广西壮族织锦培训班,学校还从宾阳县民族织锦厂聘请由政府部门认定的壮锦“工艺美术大师”到校任教,以期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的民族产品。           扎染古称扎缬或者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广西纺织工业学校老师不断改革创新,基于“易”和“新”两条腿走路:所谓“易”,是将传统的扎染基础工艺进行简化,降低扎染门槛,让连幼儿园小朋友都能学得会、出成品;所谓“新”,是指在传统单色扎染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探索复色多次浸染、结合数码创意设计的现代图案扎染以及与织绣、手绘、贴布等多种工艺相结合的扎染工艺,使扎染作品透露出鲜活的生活气息与现代气息,更深入地走于到人们生活当中。在校园开放日当天,学校原创设计的扎染T恤、真丝扎染围巾深受体验者欢迎。           在开放日活动中,服装设计工程系的N-show 3D体感形象搭配系统让人啧啧称奇:只要站在系统屏幕前,通过手势就可以选择服装和包包等配饰,3D试衣机器通过扫描人的身体,就能将服装准确地“套”在人身上,然后通过上下移动,大小调整,让衣服更贴身。学生们把自己设计的作品录入到系统中,不需转化为实物裁剪,也能穿上身来试款式。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校长黄启良表示,学校在校内建成“民族绣织坊”工作室,除了改革创新传播扎染工艺并形成产品外,还传承壮锦编织、手工刺绣、手工盘扣等传统文化,是广西最完整地传承“织——染——绣”传统文化的中职学校,注册成功“绣织坊”商标,在淘宝网注册开办“民族绣织坊”网店,在微信平台注册开办“绣织坊”微店,构建线上线下混合营销模式,开展丰富多样的“织染绣”文化推广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这些富有魅力的民间手工艺,打造“绣织坊”文化名片,基于专业特色走出学校办学新路。           多年来,该校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特色以及行业优势,积极进行订单办学、企业冠名班、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校企合作办学、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方面走出了一条较为成熟的路子,形成了较完善的中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据了解,该校多年来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完)
三年级学生如何写好作文?资深语文老师传授5个“法宝”
    上了三年级就要写整篇的文章,即作文。作文是拉开语文差距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可以说,作文好语文就好。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正式”作文,不少同学感到比较陌生,对作文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的感觉,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