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西工匠】白耀华:演绎传奇的角雕大师

27.01.2021  11:30

人物核心提示:40多年来,白耀华一直潜心钻研雕技艺,并在雕刻、设计一线工作从未间断。他擅长雕制水族生物、飞禽走兽、花鸟草虫等各类角雕工艺品,其独创的角雕屏风在全国首屈一指、独树一帜。2014年以来,他每年都有作品在全国工艺美术类比赛中获金奖或银奖。

  匠心金句:工匠精神就是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精益求精,敢于创新。

  多年来,他的角雕艺术作品不仅在北海享有盛誉,在国内同行中也是首屈一指;他年过六旬,依然潜心坚守着角雕这门手艺。虾是他最擅长的角雕作品,栩栩如生的神态,细如蚕丝的虾须,仿佛随时要奔走的虾脚以及虾身肚囊里清晰可见的虾线,本是在陆地生长的牛角,却因为他的一双巧手,与海洋有了新的联结。
  他就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合浦角雕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白耀华。

  从角雕门外汉到角雕匠人

  1974年,高中毕业的白耀华进入合浦县工艺美术厂工作。白耀华清楚地记得,到厂里报道的那天,他起了个大早。
  在此之前,白耀华没怎么见过角雕作品,一到美术厂,他就被用牛角雕刻的“小鱼”“小虾”吸引住了。“当时我就想,这些‘小鱼’‘小虾’怎么这么漂亮,它们是怎么制作出来的?我一直看,一直看,看了两三个小时,直到领导开会回来把我带去做入职体检,我才回过神来。”白耀华说,由于看得入神,对身边的事物都不怎么理睬,当时路过的同事见到这样的情形,都以为他比较呆,可能干不了角雕这么精细的活。
  正式入职后,白耀华只能从零开始学起。选料、开料、削胚、雕刻、打磨抛光、组装成型……想要把牛角、羊角雕刻成精美的工艺品,白耀华除了掌握工具的使用和雕刻的技艺,还要面临一个挑战,那就是作品比例的把握。
  由于角雕是三维立体的工艺品,成品比例合适,雕出来的生物才能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像真的一样。由于没有美工基础,白耀华只能跟着师傅慢慢学,今天学做虾脚,明天学刻虾眼……经过两年的学习,白耀华才算把基本功学到了手,并在师傅的帮助下,完成了他的第一件作品。
  现在,制作一件角雕对白耀华来说可谓手到擒来。采访当天记者看到,在一个小小的操作间里,白耀华坐在机器前,只见他灵活地转动牛角,伴着飞扬的角屑,角质被快速打磨,砂轮的打磨声不绝于耳,不一会儿,牛角就被磨得像一根细丝,虾须就这样做好了。
  多年的历练使白耀华一步步成长为成熟的技师,对角雕艺术得心应手的他,因材施艺,使之物尽其用。他利用白水牛角的天然色泽及纹理结构特点,制作成以假乱真的虾、蟹。细如发丝的虾须、薄如绸绢的鱼鳍、富于弹性的水底藻类,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从小摆件到艺术品

  2014年,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的展厅里,一幅立体的、大型的、精妙绝伦的角雕作品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欣赏。
  这是一件人们在之前没见到过的角雕作品。远远看去,它像一幅水清墨韵的中国画,但走近一看,是鲜活的群“”在水底嬉戏,带动着水草随水波流动,而恰到好处的留白让人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这充满生趣的水底世界就在眼前。
  这就是白耀华的得意之作——《中国梦》。
  《中国梦》不仅打破了人们对角雕都是小摆件、小东西的印象,展示了角雕全新的创作形式,也是对白耀华大胆创新力求突破,成功创作大型角雕的肯定。
  回忆起《中国梦》的创作,白耀华告诉记者,当时,角雕行业已呈颓势,许多角雕老匠人逐渐离去或转行。放眼整个北海,只有少数几人还在坚守角雕行业,他就是其中之一。
  “我每年都会把自己的角雕作品拿去参展,在一次展会上,一个教授告诉我,他关注我的角雕作品好几年了,但是我却一直没有进步。”白耀华说,回来后,他思考了很久,认为那个教授说得很有道理,加上角雕落寞的现状,他决心为角雕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在《中国梦》设计创作之初,白耀华曾与多位同行交流,很多人都认为这样的设计思路是行不通的,因为前人从未做过大型角雕作品,而立体的大型角雕作品必须解决每个关键部位榫头承受的重力,设计中需要注重连接点的合理安排。但在白耀华看来,即使是前人没走过的路,也必须要试试,如果不进行创新,角雕工艺就会因循守旧失去市场竞争力而慢慢消亡。他顶着压力,一边着手设计草图,一边找合适的雕刻材料。他经常睡到半夜突然灵光一闪,就拿起笔画草图,直到把闪现的灵感全部诉诸到纸上,第二天立刻实施雕刻。
  从设计到雕制,历时一年半,白耀华完成了《中国梦》整件作品的创作,其以国画横幅的形式,双面通透屏风的格局,把雕刻艺术与装饰艺术融为一体,作品既是一幅画也是一件立体雕刻工艺品。这件作品广受好评,因此荣获了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百花杯”金奖。由于大胆创新,为角雕工艺增加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并拓展了创作思路,合浦角雕的声誉也因此振兴了。2016年,合浦角雕技艺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7年,白耀华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合浦角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从领头人到传承人

  白耀华创作的作品在历年各类工艺美术、文化旅游大赛上屡获国家级大奖。2012年作品《春潮》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百花杯”银奖;2015年作品《和谐》荣获“百花杯”银奖;2016年作品《和鸣百财》荣获“百花杯”金奖;2018年作品《花好月圆》荣获“百花杯”金奖;2019年作品《一品清廉》荣获首届“百鹤杯”百鹤奖。
  作为角雕行业的领头人,他没有忘记传承的责任。
  1988年,白耀华创办了合浦金蝠角雕厂(后转为合浦金蝠角雕有限责任公司),并开始培训自己的角雕生产团队。
  多年来,白耀华与广西民族中专、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北海职业学院等学校合作,建立了教学实训基地。他亲自为学生上课传授技艺,带徒超过300人,培养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6人,市级非遗传承人3人,让角雕技艺后续有人、生生不息,让角雕这一艺术瑰宝更加熠熠生辉。
  近年,他还参与了《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广西卷·角雕篇》国家字典工具书的撰写,并创建角雕艺术馆。该馆是集挖掘、整理、传承、研发多功能于一体的场所,全面展示角雕文化内涵、角雕文化从古至今在社会上的影响、角雕技艺的历史发展进程、古代至现代的角雕艺术精品、角雕的原料和制作工具、角雕的制作过程等,是全国首家以角雕文化为主题的展馆。开馆5年来,有众多的媒体前来采访报道,许许多多游客涌向这里参观、体验角雕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