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铭福在2014年全区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07.11.2014  19:55
   

注重改革创新  深化重点举措

巩固发展全区农业机械化大好形势

—— 自治区农机局局长、党组书记黄铭福在全区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4年1月11日)

同志们: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11月在北京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掀开了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今天我们在南宁召开全区农机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就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区经济暨城镇化工作会议以及全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2013年农机化发展成效经验,深入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部署2014年重点工作,继续推动我区农业机械化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全面总结2013年全区农机化发展成效

2013年,我区农机化事业进一步受到国家农业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深切关心关注,国家农业部特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扶持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自治区领导多次批示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农机化工作。全年全区农业机械化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突出表现在七个方面: 一是 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 全区农机原值达 256亿元,农机总动力3372万千瓦,各类拖拉机拥有量155万台,分别比去年增长6.3%、5.5%和3.3%。 二是农机作业水平持续提升。 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41.7 %,比去年提高 4.5个百分点,迈入农机化发展中级阶段,柳州、桂林、北海、钦州、玉林、贺州、来宾等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均超过4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62.5 %,比去年提高 4.9个百分点;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6.6%,比去年提高3.4个百分点。 三是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全区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数量达到3560个。其中农机合作社1650个,拥有农机具4.5万台(套),服务农户数总量67万户,服务面积638万亩,服务总收入6.2亿元。全年农机化服务经营收入达到333亿元。基层农机化技术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完善。 四是农机购置补贴成效持续扩大。 全区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53亿元(含历年结余资金),拉动农民投资20亿元,拉动农机户经营作业服务收入增长40亿元。 五是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持续加大。 全区推广应用水稻育插秧、甘蔗种植、收获、蔗地深耕、中耕培土、化肥深施等各类农机化技术面积513.56万公顷,推广农机新机具36.7万台套。 六是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 持续稳定好转 。全区发生农机事故21起,死亡20人,受伤2人;发生涉及拖拉机的道路交通事故158起,死亡93人,受伤148人,农机事故死亡人数在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以内。 七是农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人数持续增长。 以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为代表的农机中职学校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全区各类农机技术培训6.8万人。

2013年全区农机化发展成绩来之不易,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全区农机系统上下一心,敢于创新,善于克服困难和压力,精诚团结共同推动我区农机化发展迈入中级发展阶段。借此机会在这里,我谨代表自治区农机局党组向长期奋战在农机化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一年来,全区各级农机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实效抓作风,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部署要求,自治区农机局及直属事业单位作为我区第一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单位,切实抓学习转作风,严肃认真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彻底清除“四风”之垢。一是抓学习。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研读领会新党章、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活动方面的重要文件资料,坚持边学习边思考边检查边整改,坚定理想信念,转变思想观念,达到增强教育改进作风目的。二是健全规章制度。围绕解决“四风”方面突出问题,进一步重新制定完善学习教育、民主集中制建设、干部监督管理、改进文风会风、三公经费管理、工作人员出国(境)管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党风廉政建设、行政审批、直属企业管理以及信访等制度,巩固活动长效。三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深入推进“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百万农机大行动”活动。组织区内9家农机企业向平乐县同安镇捐赠了40多万元的前后驱动方向盘拖拉机和爱心款,全区扶持农民购买1.5万台各种拖拉机作为农村垃圾集运工具,使用购机补贴资金1.09亿元。继续加大定点扶贫工作力度,全年投入200多万元扶持都安县东庙乡地同村发展产业和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扎实稳妥推进企业改制工作,继去年底钦州公司无偿划转广西物资集团后,桂林公司以“承债式整体资产转让”方式由国有控股企业桂林五洲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兼并,南宁公司完成职工安置和资产评估进入清算关闭阶段,河池、柳州、梧州、贵港、玉林公司完成清产核资进入财务审计,玉林公司职工安置方案正报人社厅审批,百色公司正与广西物资集团协商签订无偿划转协议。满足职工群众合理诉求,引进旧住宅区物业管理,积极推进旧房改造、机关食堂建设以及地下车库维修工程,加快职工新住宅房产证件办理。四是深化党建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成局机关党委换届选举,重新调整优化局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结构,举办业务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干部队伍综合素养和工作能力水平。在2013年度全区41个政府部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群众满意度调查测评中,我区农机部门以全系统综合满意度85.74%排名第三。

(二) 重落实抓监管,科学高效规范廉洁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自2004年实施以来,极大地促进了我区农机装备结构优化,提升了农机装备水平,实现了强农惠农富农目的。2013年,国家安排我区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7亿元,自治区配套安排4500万元,重新分配历年结余资金3770万元。全区着力八大举措顺利推行“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补贴方式。一是立足抓早,赢得主动,着力化解补贴实施滞后农时的矛盾。自治区农机局、自治区财政厅及早制订补贴实施方案,明确从1月1日起至补贴资金使用完毕的期限内购买补贴机具的都可以享受补贴,为全区及时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赢得主动。二是用足政策,加快发展,着力为农民争取更多实惠。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立足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和经济地理条件,进一步扩大补贴机具范围,加大补贴额度,合理确定12个大类34个小类108个品目共10385个补贴产品,补贴机具产品数量较去年增加3713个,增长56%,经销商总数达到803家。南宁、桂林、钦州、贵港、贺州等市在优先安排水稻、甘蔗生产全程机械设备补贴的同时,分别安排粮食果蔬烘干、节水灌溉、茶叶加工、水果冷藏保鲜、畜牧水产等当地急需的重点机械设备补贴。三是优化程序,便民购机,着力解决补贴手续繁琐问题。各地进一步科学合理设计补贴工作流程,使用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购机申请、审核、结算、档案管理等信息化网络化。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前移下沉补贴工作到乡村,主动上门为群众办理补贴报名、受理工作。四是强化责任,严格验机,着力加强补贴机具监督管理。各地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切实加强机具核验和生产经营企业监管,确保补贴资金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农民身上。五是提高效率,加快结算,着力提升农民群众和社会的满意度。各级农机部门主动对接财政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优化结算工作流程和结算密度,提高结算效率,有效缩短农民获取补贴资金时间。六是部门联动,信贷支持,着力缓解农民购大机筹资难题。自治区农机局积极沟通协调自治区农村信用联社,为农民购置大中型、高性能资金额度大的机具提供优惠便捷的信贷支持。七是阳光操作,公开公平,着力增强补贴工作公信度。各地公平公正确定补贴对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公示补贴方案、补贴机具、补贴额度、补贴产品经销商、监督投诉电话以及补贴对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阳光下实施。八是勤政廉政,加强监督检查,着力避免违纪违法行为发生。各地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实现制度管人管事管权;进一步严抓干部队伍教育管理,严格检查督促,奖惩并举。4月,自治区农机局邀请农业部农机化司在南宁举办基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人员培训班,中央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监察局领导、农业部农机化司领导及有关专家亲临授课指导。6月和12月,全区组织开展农机购置补贴专项督查。11月,全区农机购置补贴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会议召开,再次警钟长鸣。12月,全区开展农机购置补贴绩效考评。

(三)重培育抓示范 ,大力推进水稻甘蔗生产机械化突破工程

水稻甘蔗作为我区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生产机械化比较薄弱,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和关怀,2013年自治区黄日波副主席召开农机化工作专题会议时还作了专门探讨部署,自治区农机局及各级农机部门一直以来千方百计采取积极措施寻求加快突破。2013年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一方面,全力组织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突破工程,一是抓好示范基地建设。继续加大投入建设广西贵港浔郁平原“十万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南宁“万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以及20个“千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依托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重点推进水稻育插秧、收获和烘干机械化。二是抓好标准化育秧工厂建设。投入2000多万元在南宁、贵港、玉林、贺州、来宾等市建设18个有规模、上档次、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强的育秧工厂,全年育秧盘数30.36万盘。贵港全市建设5个育秧工厂,投产4个,单造供秧能力超2万亩,建设水稻烘干生产线55套,日烘干量达652吨,位居全区前列。柳州市建成8个育秧工厂,单造供秧能力达1.3万亩。三是加强宣传培训推广。4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全区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全区农业、农机部门及种植大户、农机大户300多人现场观摩了贵港市水稻工厂化育秧中心和机插作业,与会代表深受启发,会后梧州、桂林、钦州、南宁等市纷纷行文请求立项水稻工厂化育秧建设。6月,自治区农机局在来宾市举办全区水稻育秧中心建设会议,研究探讨育秧中心技术模式,形成我区规范的技术流程和标准。7月,全国“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研讨会在贵港举办,研究探讨了水稻生产机械化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技术路线、组织机制和扶持措施。10-11月,全区分片举办了农机化推广技术人员培训班,加强业务知识培训,为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强化人员技术支撑。桂平市农机局局长黎合辉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南宁市农机推广站副站长曾永跃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

另一方面,全力组织实施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突破工程。一是积极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继续投入1000多万元在南宁等10个市及江州区等8个县(区)实施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项目建设,推广应用蔗地深耕深松、开行种植、中耕管理、节水灌溉、收获、蔗叶粉碎还田等机械化技术,重点突破甘蔗收获机械化瓶颈,着力提升甘蔗耕种收机械化水平。二是积极争取资金政策支持。成功争取农业部、财政部特批我区制糖企业依法注册登记成立的农机服务组织购买的甘蔗种植机、甘蔗联合收获机、大中拖、喷灌机、微灌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专文请示农业部扶持1.5亿元开展农机深耕深松作业补贴、2.1亿元集中采购100台国外品牌甘蔗联合收割机支持我区10个糖业集团的农机服务组织开展甘蔗收割机械化示范;争取自治区发改委行文请求国家发改委安排1.8亿元建设6个国家级甘蔗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制定《广西500万亩甘蔗生产机械化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报自治区发改委统一向国家发改委申请立项,认真贯彻《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区糖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三是创新工作举措。引导企业合作组建甘蔗收获服务公司参与甘蔗全程机械化建设,探讨甘蔗收获市场化运作之路。目前广西甘蔗收获服务公司已经引进美国生产凯斯甘蔗收获机8台及一批大功率拖拉机、喷淋机、种植机,2013/14榨季计划收获甘蔗3万亩以上并种植1000亩高标准甘蔗。全区2012/13榨季共组织290台甘蔗种植机开展机械化种植作业14万亩,比上榨季增长3.5倍;组织64台甘蔗联合收割机开展机械化收割作业1.65万亩、7.77万吨,分别比上榨季增长2倍、2.4倍。

(四)重扶持抓引导,积极培育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均提出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我区各级农机部门高度领会中央精神并深入贯彻落实,2013年多措并举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一是加强政策扶持。继续向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倾斜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不设补贴数量限制,由各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补贴机具数量;确定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作为实施各类农业、农机财政专项和基本建设项目、科技研究推广项目的重要主体;积极协助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搞好信贷,落实跨区机收免费通行、作业服务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二是加强示范引领。一方面抓好农业部下达我区40家国家级示范农机合作社建设任务的组织实施。另一方面按照“五有”、“五化”标准,多方筹资重点建设20家占地面积不低于1300㎡、机具库棚、维修车间和零配件供应部建筑面积分别不低于600㎡、50㎡和50㎡的自治区级示范合作社。南宁、柳州、钦州、贵港、贺州、来宾、崇左等市采取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典型引路,规范快速推动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支持,南宁市安排110万元、柳州市安排 143万元扶持农民自筹1100万元建设大型、高水平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崇左市主要领导带头向挂点合作社赠送价值556多万元的农机具99台套,来宾市重点倾斜合作社作业补贴80万元,贵港市筹资2000多万元支持合作社建设水稻工厂化育秧中心。各地积极性高涨,经常性对农机合作社经营管理、信息和技术应用开展指导,全力协调配合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农机作业服务等各项管理制度,完善服务功能,增加服务项目,扩展服务内容,促进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提高效益。11月,全区农机合作社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宣传推广先进典型,促进农机合作社建设工作。武宣县远景农机合作社莫铭德被评为雷沃杯2013年“全国20佳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三是逐步建立完善基层农机推广体系,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一方面落实首批经费450万元补助26个县推动乡镇农机推广机构管理体制改革与建设。如桂林市目前已有8个县86个乡镇单独设置乡镇农机站。另一方面争取自治区人民政府督查室下文在全区组织开展一次乡镇农机推广体系建设督促检查。当前各督查组正在各地开展实地督查。

(五) 重监理抓创建,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基础

全区继续以构建完善农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为抓手,深化农机安全监管,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一是着力推进了基层农机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了乡村基层,安全监管“三盯”责任落实到了个人,实现县、乡、村三级农机安全监管防控有效联动。二是继续深化“平安农机”、“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创建活动。各地把创建工作纳入政府安全生产考核目标体系,增加财力和人力投入,加快建立完善“政府领导、农机主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农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荔浦县农机安全监理站等5个单位被评为全国2012-2013年度“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黄昀等10名同志被评为全国示范岗位标兵。三是加快推进了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推进农机驾驶员无纸化考试示范推广试点,举办考验员复训班、广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培训班、公文写作和宣传报道工作培训班,开展拖拉机驾驶体验活动,积极推进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四是积极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厉查处违法违章行为,有效预防和遏制了农机重特大事故发生。五是认真组织开展农机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不断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努力提升农机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六是严格贯彻落实农业部农机化司关于治理违规发放拖拉机牌证工作约谈精神,在广泛深入调研并充分告知引导区内小型多功能拖拉机生产企业加快库存消化的基础上,经请示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联合自治区公安厅交管局下文明确自2014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小型多功能拖拉机注册登记、发牌发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定,规范小型多功能拖拉机存量管理。

(六) 重质量抓教育,有序提升农机鉴定推广培训水平

继续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着力农机鉴定推广培训工作。一是加强制度规范。重新修订了农机鉴定《生产条件审查》等6个产品鉴定通则、《手扶拖拉机》等38个技术鉴定大纲以及《技术鉴定样机委托检验程序》等3个工作程序;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完善简化农机产品鉴定、检测流程,实行技术鉴定和推广鉴定前置检测。二是强化质量投诉监管。完善农机化质量投诉监管体制,全区多次开展方向盘拖拉机质量调查、农机市场整顿打假、农机产品定期监督检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等活动。全年出动执法人员200多人次,检查各类农机具2万多台套,有效保障了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三是完成《2012-2014年广西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及增补调整工作,367个农机产品进入增补目录。四是抓好农机教育培训。围绕粮食、甘蔗两大主要产业,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机科技大培训活动;落实765万元经费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继续大力度开展拖拉机驾驶培训、村两委干部农机手培训,造就了一批农机使用示范户和农机致富带头人;农机中职学校办出特色,广西机电工程学校筹措经费1780万元致力于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打造“国家示范校”和“广西特色校”,学校综合竞争力迅速增强,荣获“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先进单位”、“2012年度全国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示范基地”、“广西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称号。

(七)重制度抓规范,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各级农机部门继续深入贯彻中央和自治区有关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精神,进一步清理审批事项和优化办事流程。一是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有关部署和要求,自治区农机局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取消拖拉机、联合收割机、2.2千瓦以上的耕整机等自走式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检验合格标志核发,农业机械鉴定产品目录审定,农业机械推广产品目录审定等3项审批事项,下放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培训班资格认定审批事项。二是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区开展清理审批事项和优化办事流程工作的通知》(桂政办发〔2013〕70号)要求,在全区第六次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再次清理出2项拟部分取消的审批事项(推广鉴定专用标志核发、拖拉机教练车牌证核发)上报自治区清理审批事项和优化办事流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三是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逐项对拟保留的6项审批事项进行规范及梳理,重新编制审批事项流程图,形成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管理局行政审批项目操作规范》。四是进一步充分授权政务服务窗口,自治区农机局重新调整由江垣德副局长担任行政审批办主任,严格将涉及行政审批事项的受理权、审核权、协调处置权、审批权、制证权、办理结果送达权、应诉代理权集中到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农机行政审批窗口,打造“一站式”、“一条龙”、“一个窗口”对外的阳光服务。全年受理行政审批事项799项,审批事项办结率达到99 %,群众满意率100 %,实现零投诉零超时办结。

二、认真分析新形势新任务,准确把握农机化发展方向

(一)深刻领会中央农业农村工作精神

党的十八大强调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2013 年12月23-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规格很高,中央政治局常委十年来首次全部出席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政策,部署201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关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会议指出,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要探索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把有限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关于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会议指出,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关于“谁来种地”,会议指出,要提高种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加农民务农收入,鼓励发展、大力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农情,遵循现代化规律,依靠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2013 年12月23-25日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 ,要求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全面把握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形势和任务。2014年要突出抓好八项重点任务:毫不松懈地抓好粮食生产,提升“菜篮子”产品供应保障能力,抓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强化农业物质装备条件和政策支撑,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农业,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在工作着力点上,要更加注重改革创新,争取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上有新突破,在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上有新进展,在已经看准、时机具备的改革任务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加注重质量安全,实行产量与质量并重,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因追求数量而放松、忽视质量,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持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更加注重资源环境,坚持当年生产与长远发展相结合,将农业可持续发展纳入重要日程,守住耕地红线并逐步提升耕地质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永续发展;更加注重科技人才,坚持科技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用科技进步解决资源约束,实现节本增效,提高产量和品质,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关于农业机械化,韩长赋部长指出要加强农机装备建设,扩大补贴规模。一是要抓好科技创新与推广,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二是加强农机装备建设,解决油菜、棉花、甘蔗的机械化工作难题;三是加大水稻机插、玉米收获、粮食烘干等重点机具补贴力度;四是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精心组织重要农时机械化作业;五是加快培育新型农机化社会服务组织;六是扩大补贴规模,完善政策,确保规范廉洁高效实施。

认真研究领会中央精神,我们深感“三农”工作前景广阔,任重道远。农业机械化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农业技术集成、节本增效和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功能,肩负着支撑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重任。随着农业发展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和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快速发展的需求迫切、潜力巨大、条件有利、前景广阔。首先,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步伐加快,统筹城乡、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大,可以预见更多农业劳动力将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更多工业化、信息化成果将应用到农业机械化中,将对农业机械化产生更强烈的发展需求,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丰富的手段、更有力的支持。其次,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支撑,机械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决定农民种养意愿从而影响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因素。再者,当前农业资源利用强度高、转化效率低的矛盾日益加剧,农业机械化是农业投入品高效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手段。最后,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要措施。发展农业现代化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快培育农机合作社、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培养一批农机能人,推进组织形式多样化、生产要素集约化,服务方式市场化、服务内容专业化,增强其社会化服务能力和发展后劲,带动规模作业、土地流转和规模种养,促进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提升,为促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提供支撑。

(二)准确把握广西农机化发展实情

广西是老少边山穷地区,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少人多且分散。客观环境决定了广西农机装备结构的特点是大中型高性能机具与山区小型轻简机具并重,单兵作业比例大,联户联片经营比例小。农机化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显而易见:客观条件造成适合丘陵山区特点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攻关难度较大、科研投入需求大幅提高,进而影响成熟的农机化机具技术尤其是主要作物关键环节机具技术市场投入相对较少、作业水平提高不快、经营效益不突出。主观上尽管各级党委政府长期强调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但个别地方对农机化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克难攻坚思想不足、项目资金投入严重缺乏,致使农机公共服务领域不宽、基础不强、基层农机管理力量薄弱、设施落后、能力不足。

长期以来,我区各级农机部门克服重重困难,突破一道道难关,成功推动农业机械化迈上一个又一个台阶,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引领了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引领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推动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引领了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增强了农业产业发展能力;推动了农机工业发展,做大做强农机产业,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劳动者尊严,让广大农民体面地生产生活,切实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困难和问题仍然存在,我们依旧信心满怀,主要源于我区有利于农机化发展的优势和条件。首先,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对农机化工作愈来愈高度关心重视,各种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最近,自治区党委政府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的意见》中提出“加快提升农机装备水平。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扩大农机补贴范围。扶持农机企业自主研发。加快推进甘蔗、水稻等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主攻水稻机插秧、甘蔗机收等薄弱环节。加快制定适合我区地形特征的农机农艺相结合的生产技术标准,实现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积极发展农机作业、维修、租赁等社会化服务,支持发展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加快农机等服务体系建设。创新以农机社会化服务等为重点的农业经营性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积极开展农机作业等系列服务”。其次,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农产品供求关系紧张,劳动力短缺等,带来对农机化的刚性需求。再次,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创造了良好条件。预计2013年我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3%左右,财政收入增长10.5%左右,粮食总产量创8年来新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和12%。第四,全区农机干部队伍建设经过连续几年夯实加强,整体素质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各级农机部门领导班子懂团结善创新敢开拓,为农机化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第五,在连续十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持续拉动下,在各方政策项目的大力推动下,我区农机装备结构优化明显,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更是迈进中级发展阶段,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受到党委政府重视正在建设完善,一大批农机化现代示范项目经过几年的摸索成熟逐步开始大范围辐射示范推广,我区农机化腾跃发展迎来重要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坚信,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只要全区农机系统上下一心,团结拼搏,朝着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指明的道路前进,到2020年我区农机化发展水平一定可以达到70%以上,进入高级发展阶段。

三、深化改革措施,着力保持农机化发展大好形势

2014年,我区农机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和自治区党委有关农村农业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着重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深化重点举措,继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扶持力度,着力突破水稻、甘蔗生产机械化薄弱环节,努力提升农机安全监管、技术推广、质量监督、教育培训以及信息宣传“五大”公共服务能力,巩固发展全区农业机械化大好形势,为实现我区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

2014年,全区农机化发展的主要指标是:

——农机装备总量:农业机械原值达270亿元,增长5.5%农机总动力3612万千瓦,增长7.1%;拖拉机拥有量160万台,增长3.2%。

——综合机械化水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45.9%以上,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1%,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9.9%,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和农机培训: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35万台套,农机培训5万人。

——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3600个,农机专业户10.2万户,农机户总数220万户,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达到350亿元。

——农机安全生产指标:全区不发生群死群伤性农机事故,涉及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和道路外农机事故死亡人数分别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控制指标以内。全区拖拉机年检162205台。

为完成全年农机化工作目标,重点抓好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力度

着力五个重点争取落实4.25亿元农机购置补贴,努力开创补贴工作新局面。一是立足抓早,赢得主动。《广西2014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继续明确在每年的1月1日起至本年度补贴资金使用完毕的期限内,按规定程序申请购机的,都可以享受补贴,避免先购机后不给予补贴的情况发生。二是用足政策,调整范围,解决补贴工作任务完成难问题。适当调整补贴机具范围,提高重点机具补贴额度,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该补的补足,该累加的累加。三是加强验机,提高效率,解决工作量大、人力不足、验机成本高问题。四是加强协调,进一步加快结算,解决农民获取补贴资金时间长问题。五是信贷支持,多方扶持。要协调农村信用联社为农民购机落实信贷支持,解决农民购大机资金不足问题。

(二)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深入贯彻《农业部关于大力推进农机化服务的意见》(农机发〔2013〕3号)文件,坚持把农机合作社作为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农机化服务组织的重要形式,作为农机化技术服务的重要载体,在财政、农业部门的支持下,重点扶持“五有”、“五化”的农机合作社示范点建设,通过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我区农机合作社建设上新的台阶。二是要针对近年在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足,农机维修业的整体水平和农机维修管理工作远不能完全满足农机化发展需要的现状,以实施新版全国农机维修管理信息系统为契机,以统计更新农机维修网点有效数据工作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和维修市场秩序。三是加快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全力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自治区投入150万元实施农机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不断推动地方改善基层农机推广条件。

(三)加强突破水稻、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兼顾发展特色农业机械化

一是全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突破工程。自治区继续投入3000万元建设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项目,重点抓好全区先行建设的25个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继续抓好全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先行县(武宣县)、全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项目县(4个续建县:贵港市港北区、平南县、平果县、环江县,1个新建县:临桂县)推进工作。二是加快实施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突破工程。自治区投入700万元继续实施崇左等市的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重点实施甘蔗机种、机收技术,推广应用蔗地深耕深松、开行种植、中耕管理、节水灌溉、蔗叶粉碎还田等机械化技术;按自治区人民政府要求,配合抓好500万亩高产高糖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基地建设;督导抓好2个农业部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县(扶绥县、上思县)项目。三是加快发展优势农产品生产机械化。继续投入150万元在优势主产县推进水果、木薯、花生、茶叶和畜禽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示范,开展优势农产品机械化生产示范项目建设,每个示范基地面积200亩以上,其中核心区面积40亩以上,重点推广示范种植、收获、加工、植保等机械化技术。

(四)加强农机安全监管

一是继续深化“平安农机”和“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创建活动,推动农机安全生产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促进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和基层农机安全监管网络完善。二是加快推进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加大农机安全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投入,提升农机安全监管能力水平。三是强化小型多功能拖拉机监管。严格贯彻落实农业部农机化司关于治理违规发放拖拉机牌证工作约谈精神,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规范管理小型多功能拖拉机存量管理,坚决打击、清理和查处违规发牌发证等各种违法行为。四是突出重点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与专项整治。严厉查处拖拉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改装拼装、超速超载、违法载人以及使用伪造、变造牌证、检验标志、保险标志等违法行为,严密防范群死群伤事故发生,切实提高实行登记管理农业机械的上牌率、检验率和持证率。

(五)加强农机产品鉴定和质量监管

一是进一步规范农机产品鉴定。制定《广西农业机械鉴定工作规范》,修订细化企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准入门槛,促进大型农机企业发展,提高农机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编制审定新研制农机产品标准,重点加快制定《方向盘拖拉机技术标准》,尽快解决拖拉机改装垃圾运输机具缺乏标准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二是严格目录管理。组织企业申报各类新增产品管理目录,认真编制《2014年度广西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和《2015-2017年广西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申报指南,全面督查企业生产条件,及时掌握产品生产和质量状况,为农民群众正确选购农业机械提供准确信息服务。三是开展农机市场整顿打假,强化质量监管。加大农机“打假”力度,严肃查处废旧零部件拼装、无证无标生产、倒卖产品合格证书、非法转让证件等非法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行为,取缔非法生产经营,优化市场环境,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六)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

一是深化农机中职教育。广西机电工程学校等农机中职学校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精神,继续加强内涵建设,加强与农机企业和城乡学校的合作办学,稳定办学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抓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基层农机推广补助项目培训、“两委”干部大培训。利用农机学校优势广泛开展农机实用技能培训,培养农机化专业人才,提高农民机手掌握使用先进生产工具及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大农机队伍培训力度,重点举办全区县级农机局长培训班,提升各级农机化领导干部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促进农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七)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进一步搞活农机化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区外、国外先进农机化管理经验和运行机制,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农机装备及技术。一是要加强桂台农机化合作交流。探讨桂台推进农机工业和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农机具展示展销、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和交流培训,建立“台湾农机广西展示中心”。二是加强桂泰农机化合作交流。重点加强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机具、模式、服务、标准、政策、培训等合作,组织技术、管理、经营人员到泰国开展有关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推进蔗糖产业发展的业务交流与业务培训,支持泰国合资企业在我区开展甘蔗机械化试验示范。

(八)加强企业引导促进转型升级

小型多功能拖拉机停止新机入户后,区内主要生产企业短期内必然面临转型升级的困境,各级农机部门要积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地位和作用,讲感情重感情不忘农机老朋友,主动沉下身子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要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报废更新补贴等政策导向,鼓励企业优先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机新产品,营造敢于创新、善于创新、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要重点围绕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推进节能减排,大力研发推广保护性耕作、高效植保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加快手扶拖拉机等高能耗老旧农业机械淘汰更新进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九)加强农机系统自身建设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推动我区农机化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各级农机部门必须坚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一是要加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开展教育培训,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农机化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二是要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三是要标榜先进,树立典型,加强典型示范、引领,营造赶超先进、超越自我的良好氛围。四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多加关心爱护普通干部成才成长,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增强干事创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五是要常抓不懈全系统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廉政建设工作,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注重资金项目规范管理,做到警钟长鸣、自警自省。

同志们,2014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推动我区农机化实现腾跃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新时期农机化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区农机系统干部职工要坚定信心,转变作风,深化举措,尤其市县农机部门要严格按照自治区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持续推进“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要求,切实落实农机化好政策、维护农机系统好形象、巩固农机化发展好形势,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