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2015年南宁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亮点

19.01.2016  10:23

  潮平风正扬帆进 继往开来谱华章

  ——数说2015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亮点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讯(记者 杨盛 通讯员 黄浩邦)承载着人民的期待,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市人大常委会走过了硕果累累的2015年。

  翻开2015年市人大常委会大事记,一项项改革创新的举措、一件件特色鲜明的法规、一次次务实有效的监督、一个个日新月异的变化,令人倍感振奋。在这张精彩的“成绩单”背后,激荡着市人大常委会在助推我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创新、务实、进取的铿锵足音。

  2015年,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关切,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坚定方向激活力。 去年,市人大常委会配合市委召开了全市人大工作会议。会前,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人大财经监督工作的意见》《南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规定》4个法规文件,为做好新常态下的人大工作提供了制度遵循,全面增强了我市人大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开门立法增实效。 去年是立法丰收年、立法高效年:市人大常委会颁布施行地方性法规4件;审议法规草案10件,通过6件;开展立法调研项目10项,极大地丰富了立法储备项目。特别是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方面的主导作用凸显,急城市发展所需,组织起草的五象岭保护条例,实现了年内起草、年内审议、年内颁布施行,体现了立法上的高效率。同时,在民主立法、开门立法,拓宽公众参与立法的渠道上,市人大常委会也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结合“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在全市建立了630个基层立法联系点,着力将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立法社情民意收集点、公众意见反馈点和法律法规宣传点,这个做法,在全国尚属首创。

   ——强化监督亮真剑。 去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共听取和审议了“一府两院”工作报告15个,开展执法检查10项,开展专项工作评议2项。特别是在刚性监督方面,市人大常委会狠下功夫开展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和旅游产业发展情况2次专题询问,这两个专题询问的内容,既涉及守好人民“钱袋子”这个敏感问题,又涉及支柱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对于全市经济持续稳健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市开展专题询问的做法和经验,还被中央相关媒体认可,全面反映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专题询问的《瞄准靶心 直面问题》一文,被《人民日报》《中国人大》刊载推广。

   ——联系代表听真情。 市人大常委会不仅在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上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在服务方式的创新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共开展了3次大规模的代表主题活动;调查审议了10件代表议案,对其中作出决定8件,另2件直接转交市政府研究办理;交办代表建议267件。在去年的代表工作中,全市组建了600个“人大代表之家”,使全市五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有平台,学习交流有基地,联系群众有渠道,宣传人大有阵地。

   ——自身建设出实招。 第一,在思想作风建设上,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2次主题教育,通过开展这两次主题教育,积极营造严字当头、实干为先的干事创业氛围,全力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期人大干部;第二,市人大常委会全年组织开展常委会中心组专题学习6次,举办常委会法制讲座8次等,全面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准;第三,市人大常委会修改完善工作法规和制度共64项,集结成《南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法规制度汇编》,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第四,去年,全市共写出人大新闻宣传稿件6200多篇,其中,被《人民日报》、《中国人大》、中国人大网、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人民代表报》等全国性报刊网站刊用的达到100多篇。同时,借助人大工作研究会平台,立项开展了“街道代表活动中心建设问题研究”“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发挥县区人大作用研究”等2项课题研究,为推动我市人大工作实践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

编辑:蒋卫

南宁市2017年春季主体班开班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讯(记者 胡光磊)3月20南宁新闻网
南宁质监部门深入企业开展帮扶调研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讯(记者 杨玲 通讯员 黄南宁新闻网
2016年广西教育扶贫取得阶段性成效
  南宁新闻网—南宁日报讯(记者 陈媚 通讯员 冉南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