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西县域财政收入小幅增长质量趋优

15.02.2016  15:56

  2015年,广西全区各县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方面做了大量实务性工作,县域财政收入总量继续扩大,非税收入持续下降,财政收入质量有所提高。 

  从全年县域财政收入运行情况看,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财政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均有所扩大。 2015年,全区县域组织财政收入620.50亿元,同比增收32.58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2.39亿元,同比增收28.92亿元。 二是收入大县个数有所增加。 2015年,全区县域组织财政收入过20亿、10亿的县分别有4个、25个,分别比上年多2个、1个。 三是非税收入占比明显下降,收入质量进一步优化。 2015年,剔除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因素的影响(下文简称“同口径”),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35.0%,占比低于上年2.7个百分点。 

  但因受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下行、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放缓、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运行困难,全区县域(共75个县)建筑业、房地产业、工业等相关行业的税收收入增速回落,以下现象值得关注: 一是县级收入持续低位增长。 按同口径计算,2015年,全区县域组织财政收入每月累计增幅基本维持在“-2.2—5%”之间,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每月累计增幅基本维持在“-0.9—4%”之间。1—12月,全区县域组织财政收入累计增幅为3.0%,低于全区平均水平(4.0%)1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4.6%)回落1.6个百分点。 二是县级收入增幅走势分化较明显。

2015年,按同口径计算,共有56个县(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9%),占全区县级总数的74.7%,其中23个县(市)增幅为两位数;有18个县(市)出现下降,占全区县级总数的32.1%,其中8个县(市)降幅超过两位数,增幅最高的(43.4%)比降幅最大的(-47.8%)相差91.2个百分点。 三是部分财政收入大县增幅明显回落。 按同口径计算,2015年,组织财政收入规模过10亿的25个县中有8个县财政收入增幅低于全区平均增幅(4.0%),特别是平果县、田东县、兴安县财政收入同比下降分别为11.8%、11.3%、10.5%,平果县、兴安县增幅同比分别回落12.3个、18.6个百分点。 四是国家级贫困县收入规模明显偏小。 2015年,全区28个国家级贫困县(占县级总个数的37.3%)财政收入合计完成131.03亿元,占全区县级财政收入的比重仅为21.1%,其中有8个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收入不到3亿元,合计完成15.82亿元,仅相当于总量第一位的临桂县的59.4%。 五是县级区域发展不平衡。 2015年,“桂西资源富集区”所辖27县财政收入为181.71亿元,仅为“北部湾经济区”所辖22县财政收入总量的76.0%,同比仅增长2.4%,增幅分别低于“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所辖县增幅4.2个、4.3个百分点。 六是县级财政自给率普遍偏低,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2015年,全区75个县财政自治率平均水平为22.2%,同时分别远低于全区、自治区本级、市级(含城区)自给率15个、27.6个、28.4个百分点。其中国家贫困县(28个)、“桂西资源富集区”所辖27县的财政自给率仅为13.0%、19.0%,远低于全区财政自给率平均水平(37.2%)。全区共有68个县(市)财政自给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尤其是东兰县、凤山县、西林县等14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财政自给率均低于10%。 七是县域普遍对一 次性大宗税源依赖较大。

2015年,全区县域一次性税收收入为144.21亿元,一次性非税收入达66.65亿元,县域一次性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高达49.9%,其中,“西江经济带”所辖37县、“北部湾经济区”所辖22县、“桂西资源富集区”所辖27县的一次性收入占比分别为49.0%、53.3%、51.8%。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分析问题症结,采取针对性强、效果明显的措施,切实扭转全区县级财政收入增长持续低迷和收入结构不尽合理局面: 

   一是各县发展要定位清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培育新增长点。 县域经济不能一律“小而全”,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旅游”,在有限的财力支撑下,切忌脱离本身实际情况全面撒网、各县发展模式千篇一律,要摆脱“别县有的我县也要有”盲目攀比的思想,根据实际情况开放思维、勇于创新,摆脱“没有先例,别人不做我们也不敢做”的保守思想,并结合自身的自然禀赋、资本技术、市场、劳动力等重要因素情况找准适合本县的发展定位和模式,用有限的财力和投资精准发力,培育特色产业来支撑县域经济良性发展。 

   二是千方百计稳增长、调结构,着力提升发展质量。 目前全国加速调结构,要抓住机遇顺应全国形势搞发展,继续落实“稳增长,调结构”等措施,用好财政和债券资金,优化财政投资方向,增加有效的投资力度,提高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统筹支持开展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下决心淘汰落后低效的传统产能,改进或培植新兴产业,加快结构调整,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牢基础。 

   三是破解工业“短腿”,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进一步加快简政放权步伐,赋予县域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创新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发展方式,加快研究完善如何综合运用补助、奖励、贴息、风险补偿和PPP、政府购买服务、设立政府投资引导资金等手段,建立扶持县域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撬动更多银行贷款和社会资本支持县域实体经济发展,有效帮助县域企业解决融资问题,重点用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转变财政支持方式,集中财力做大做强县域工业,加快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积极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向园区聚集,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拉长县域工业“短腿”。 

   四是积极争取中央给予广西县域更多政策支持。一是 建议中央从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设计的角度,进一步加大对广西转移支付力度,尤其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的支持力度,提高对贫困地区补助系数,加大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提高和扩大县域基本财力保障的标准和范围。 二是 建议中央从完善配套资金分配机制的角度,对广西全面开展配套政策摸底,提高广西民族地区部分民生类项目的补助比例,同时适当减少或免除民族地区预算内基本建设方面地方配套的要求。 与此同时, 自治区应尽快重新评估“省管县”改革效果,对县域经济总量较大、财政收支状况良好,发展活力较强的县(市)通过“扩权强县”的方式,不断理顺自治区、市、县三级事权的管理范围,逐步创造条件,开展“行政直管县”试点,赋予县域更大的行政管理权。 

 

 

信息报送:国库处、国库支付局 编辑:卢清建

唱响“广西财政之歌” 弘扬“广西财政精神”
  ——全区财政系统“迎大庆 颂党恩”歌咏比赛圆满财政厅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广西著名作家彭匈应邀出席我厅财政青年沙龙并财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