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国土资源十大新闻揭晓

01.03.2017  15:07

2月28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举行2016年广西国土资源十大新闻评选会。由广西新闻工作者协会、人民日报、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广西新闻网等新闻单位的资深专家、高级编辑组成的评审团,从15个候选新闻事件中评选出了2016年广西国土资源十大新闻。

据悉,本次评选活动共收集到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自治区海洋局推荐的候选新闻事件63条,广西国土资源宣传中心经过讨论和初选,从中选出了15条候选新闻事件进入终评,评审团再从这15条候选事件中评出了2016年广西国土资源十大新闻。评选出的十大新闻,均是在2016年广西国土资源系统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在广西国土资源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广泛性和历史意义。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广西国土资源宣传中心以及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自治区海洋局负责宣传工作的相关同志参加了评选会。

附:2016年广西国土资源十大新闻

1.广西公开交易补充耕地指标,全区统一的交易平台建成运行。

2月18日,广西首批补充耕地指标交易仪式在南宁市举行。由广西国土资源交易中心组织挂牌出让的崇左市江州区板利乡土地开垦项目102公顷补充耕地指标顺利成交,标志着广西统一的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平台正式建成运行。2016年,广西共组织完成了24批次补充耕地指标的挂牌交易,其中成交21批,涉及土地面积3790.6公顷,交易金额17.43亿元。补充耕地指标交易的常态化,对建立完善资源补偿机制、确保耕地占补的总量动态平衡、保障重大项目用地及时报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广西建立一整套剥离、存储、使用工作规程,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表土剥离利用工作获全国推广。

2月25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农业厅印发《关于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随后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对此进行了转发,要求各地认真学习借鉴广西的做法和经验。近年来,广西通过开展表土剥离利用试点工作,挽救了一批优质土壤资源,探索建立一整套涵盖耕作层土壤剥离、存储、管理、交易、使用等全过程的工作机制及技术标准,促进了耕地占补的动态平衡。2016年,广西要求各市表土剥离面积不得少于当年供地面积所占耕地面积的10%,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和耕地保护目标考核指标;全区共剥离表土1006.7公顷,超额完成任务量的196%。

3.广西出台一系列国土资源支持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全区脱贫攻坚项目用地指标应保尽保。

4月14日起,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陆续出台《全力支持脱贫攻坚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充分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等国土资源政策,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全年安排脱贫攻坚项目用地指标3253公顷,做到扶贫项目用地指标应保尽保、用地优先审批、扶贫措施优先落实,土地整治、地质矿产及地灾防治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12月30日,广西首期两批共38.87公顷增减挂钩节余周转指标挂牌成交。增减挂钩指标的公开交易和流转使用,不仅拓宽了用地指标来源,通过土地级差收益,为脱贫攻坚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

4.广西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赢得“大满冠”,受国土资源部表彰全国最多。

6月27日,第三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广西共有12个县(市、区)被国土资源部授予“第三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称号,受表彰数排全国第一位,广西国土资源厅荣获第三届创建活动优秀组织奖。截至目前,广西已有19个县(市、区)先后被授予“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称号,在全国排名第四位。

5.广西轨道交通工程盾构管片壁后注浆质量检测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

2016年6月,由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部门承担的《南宁轨道交通工程富水圆砾层盾构管片壁后注浆效果雷达探测技术最优化研究》课题取得了重大突破。课题组设计建造了国内首个永久性富水圆砾层盾构隧道全断面1:1全尺寸雷达探测试验平台,并结合雷达探测理论与商用雷达天线设计原理,攻破了轨道交通盾构管片壁后注浆雷达探测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在相关领域的空白。目前,该技术已成功中标并运用到南宁市轨道交通工程2、3号线盾构隧道管片壁后注浆质量地质雷达探测项目中。

6.广西不动产统一登记全面实现“发新停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全域接入国家平台。

2016年,广西在全面完成不动产统一登记职责整合和机构组建的基础上,全力推进“发新停旧”工作。截至8月底,全区所有市、县(区)不动产登记机构全部实现“发新停旧”,成为全国第8个实现全域颁发新证的省份。南宁市在广西率先开通微信和手机APP自助查询方式,市民足不出户即可通过手机同步查询自己的不动产登记业务进程。到11月底,全区所有市、县(区)不动产登记机构信息系统全部接入国家统一登记信息平台,成为全国首批实现省、市、县三级系统全部接入国家平台的省份。

7.《广西无居民海岛保护条例》表决通过,壮乡成为全国首个完成无居民海岛保护立法的省区。

9月29日,广西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无居民海岛保护条例》,这是全国首部无居民海岛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至此,广西健全完善了海洋环境保护、海域使用管理、无居民海岛保护等三大海洋基础法律立法,实现了海洋管理地方立法的重大突破。

8.东盟地区地理信息数据接入中国-东盟信息港,广西实现北斗卫星导航亚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全覆盖。

11月9日,自治区政府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共同启动天地图(东盟地区)接入中国-东盟信息港上线仪式,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地区3个国家2.5~30米之间的影像电子地图瓦片数据,自此正式接入中国-东盟信息港,成为中国“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项目”的首批成果。与此同时,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项目——广西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完成了45座基准站的升级改造,实现了北斗卫星导航亚米级(优于1米)高精度定位服务在八桂大地的全覆盖。

9.桂林市在全国率先建立旅游产业用地基准地价体系,改革试点工作获国土资源部肯定。

11月25日,在京召开的旅游产业用地政策改革研讨会上,桂林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的肯定。2016年3月,桂林市在前期探索旅游产业用地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完成了旅游产业用地基准地价评估,在全国率先公布实施旅游产业用地基准地价。同时,利用该基准地价保障了桂林文化旅游城、桃花江片区等重大项目用地需求,累计落实用地100多公顷。改革试点实施以来,全市共引进旅游产业用地项目160个,创造产值1.36亿元,实现税收3351万元,新增就业人数2000多人。

10.广西首次探获特大型稀土矿床,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近年来,广西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平南县大洲矿区开展稀土矿专项普查,历时4年时间,共圈定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体16个,探获一批工业稀土矿资源量,达特大型稀土矿床规模。经初步测算,矿区查明的稀土矿资源量可供年产200万吨矿石的矿山企业开采100年以上,为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该找矿成果被评为中国地质学会2016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