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住建部门通报 一批企业和个人被“叫停”揽活

07.12.2014  11:45

 

    12月6日,记者从自治区住建厅获悉,日前该厅下发的《关于开展2014年下半年全区建筑市场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层级监督检查及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管理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显示,有部分在建项目未批先建,一些建设、施工单位还涉嫌违法分包、转包,个别项目甚至进行虚假招标。

     部分企业违法分包转包

    10月13日至10月23日,自治区住建厅组织开展了本次专项检查,覆盖14个设区城市及所辖的26个县(市、区),共随机抽查了85个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15个,商品住宅工程35个,公共建筑项目28个,职工集资房、危旧房改造或拆迁安置房项目6个,市政工程1个),涉及建设单位85家、勘察单位31家、设计单位57家、招标单位27家、施工图审查机构25家、施工企业79家、监理企业53家。

    此次检查,打击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是督查的重头戏之一。在检查中,工作人员发现,一些施工总承包企业将建筑防水等专业工程施工发包给无资质的个人;一些企业甚至与无资质的租赁单位或个人,签订脚手架材料、起重机械租赁合同,并包含安装拆除作业内容;个别项目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工程款支付给另一个施工单位,却无法提供任何合同等证明材料,或者将大笔工程款直接支付给与本单位无劳动合同及社保证明的个人。

     少数项目进行虚假招标

    通报透露,除了违法分包转包,此次检查还发现,有的项目进行虚假招标。据介绍,受检的项目中,有的项目中标通知书发放时间早于中标候选人公示时间,施工合同签订时间则早于中标通知书发放时间,甚至早于开标时间。

    弄虚作假问题,还在勘察方面。如个别项目勘察成果与实际不符,存在弄虚作假嫌疑,造成施工过程中基础设计多次变更。少数项目勘察内容不全、深度不足、钻孔数量及孔深不够,无控制性钻孔,未取水、土试样进行腐蚀性试验。有的项目,在详细勘察合同中仅明确建筑物层数,结构荷载、基础埋深等不明确,影响勘探工作量的合理确定及勘察报告分析评价的针对性。这都给以后的工程开工建设后,埋下较大的工程质量安全隐患。

    在工程实体质量方面,检查人员发现,部分项目同时购进多个厂家的钢筋,只提供一个厂家的钢筋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复验报告。部分工程浇筑混凝土楼板后未及时养护,过早楼板上集中堆放材料,导致楼板较大面积表层龟裂,少数工程楼板还出现了贯穿性裂缝。

    有些项目部组织的自查走过场,安全员、质检员、施工员未对现场实施有效的检查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导致现场存在大量质量安全隐患。

     一批企业和个人暂停揽活

    根据检查情况,此次督察组共发出施工质量安全停工整改建议书39份、隐患整改建议书46份,勘察设计和招投标整改建议书4份。其中,停工整改占受检工程项目总数的45.9%。

    对拒不整改13家施工、6家监理企业(表1),除全区点名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外,暂停这些企业在广西参加建设工程投标和承揽业务资格30日。整改期满后的核查中,如发现有的企业敷衍了事,没有达到整改要求,将加重处罚。

    同时,对32家整改没达到要求的建设、施工和监理企业(表2),进行全区点名通报批评。对在本次检查中,明显不到位履职或履职不到位29名执业人员(表3),予以全区点名通报批评,并暂停其在广西执业资格9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