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连续三天得到广西日报头版点赞

28.02.2018  18:12

一年打基础,两年有变化,三年上台阶”“在中西部地区争一流,在全国争上游”。两年多来,为实现“三年两争”目标,广西公安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作为决定战略全局的重要一环,科技信息化建设被列为“一把手”工程。广西各级公安机关不断夯实基础,应用科技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成果竞相绽放,通过大量实践工作探索出一条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之路,打造了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的“广西模式”。

科技提升效能 信息激发活力

广西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

系列报道之一

 

 

广西日报报道截图

 

今年1月底,南宁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建设又一创新便民项目——车辆和驾驶人电子信息功能正式上线。认证后的驾驶证、行驶证电子信息可作为实体证件的补充,在接受交通警察现场查验、交通事故快处快赔、交通违法处理或购买二手车时可使用。

 

 

 

这是我区积极顺应“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大力推进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广西各级公安机关强化科技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全警种、全业务的信息化应用,有效提升公安核心战斗力,为公安机关打防管控、推进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科技信息化建设“一盘棋

没有载体、没有依托,科技信息化建设就是空中楼阁。

由于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等方面的限制,广西公安科技信息化工作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各警种、各部门各自为战,均从自身业务出发,建立了大量的平台、系统,这些平台、系统互不兼容、互设壁垒,“烟囱化”“孤岛化”现象严重,很难发挥出真正的战斗力。

这种情况在2015年后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新一届自治区公安厅党委班子成立以来,结合工作实际,牢固树立“以信息化为引领、以情报为支撑”的科技强警理念,将科技信息化作为公安事业发展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紧抓实。

围绕“一年打基础,两年有变化,三年上台阶”“在中西部地区争一流,在全国争上游”的“三年两争”工作目标,并按照公安改革和“四项建设”要求,自治区公安厅确立了传统+科技模式,提出了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具体任务,推动数据信息采集从人工密集型向智能集约型转变,突出科技信息化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地位,坚持统筹谋划、全面推动,加速广西公安信息化提档升级。一方面,巩固原有的人工采集手段,尽可能扩大采集源;另一方面,依托技术防控网、新一代移动警务平台等推动基础数据采集从人力密集型向智能集约型转变。

自治区公安厅提出了“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建设要求,建立了“一盘棋”科技信息化建设工作格局,作出了做强做大综合平台、做精做深专业平台战略部署,确定了大情报体系模式。同时,编制完成了《广西公安基础信息化总体策略和架构规划报告》和《广西公安基础信息化顶层设计》等文件,由自治区公安厅科信总队统一建设云平台、服务总线、支撑平台,为各警种系统建设提供硬件等支撑环境;统一建设和管理大数据平台,为各警种提供大数据应用的开发工具、通用算法和数据支撑。各警种基于统一的大数据平台,结合本警种业务应用,研究开发大数据研判模型。

整合资源花小钱办大事

有了科技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广西公安的警务科技创新不断升级,科技应用的氛围更加浓厚,但信息化建设需要有力的资金保障。在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自治区公安厅坚持花小钱办大事的理念,积极探索集约整合资源和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思路。

在自治区公安厅新技术大楼成立的广西公安信息系统集中运维中心,首创了全国省级公安机关信息系统集中运维和厅机关通信线路资源整合管理,将厅机关133个信息系统运维项目整合成33个集中运维项目,形成规范化、自动化、一体化的运维架构。仅这一项,在系统和线路增加的情况下,2017年全厅系统运维与线路租费同比减少46%,运维驻场人员同比减少95人,减少40%。

南宁市公安局与一批国内知名科技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开展智慧警务研发工作,以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安防、视频分析等信息技术手段推进社会治安智能防控网建设。

柳州市公安局与航天科工、广西科技大学联合创建“中国西南智慧公安·智慧交通创新研究中心”,以警务实战中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为具体研究课题,组织民警、企业、高校召开创新研究沙龙,在实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同时,提升公安实战能力、推进公安工作科学发展。

一些专项经费少的县市公安局,也在想方设法积极推进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河池市公安局宜州区分局通过“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公安使用、群众受益”的警企联动模式,不花政府一分钱在千家万户门口建起社会视频监控系统,构建起城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钦州市公安局推出的“钦州市智慧综治平台”,充分利用微信“企业号+服务号”的融合功能,将服务群众的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增强社会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他们建设的14套实名制门禁系统,为试点小区实现了可微信端、访客验证码开门,以及门刷禁卡、身份证等方式开门,极大提升小区安全系数。

破茧成蝶走出新路子

不到两年时间,广西各级公安机关围绕指挥情报行动一体化的科技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了“打基础、有变化”的目标,部分领域还实现“上台阶”,为全区公安机关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建设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民服务也展现出了新气象新作为。

——建立了现代化的指挥体系。全区共建成指挥调度终端1668个,实现自治区、市、县、派出所四级扁平化的“集成、互通、智能、共享”警务“一张图”指挥平台,与图像综合平台、警综平台、综合资源库等多个平台系统实现了对接,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建成合成作战指挥平台,实现了网上视频会商、案件合成等功能,极大提高了接处警、应急处突、警卫安保等警务实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编制完成了涵盖408类公安内外部信息资源的《广西公安信息共享目录》,信息资源全部汇总至综合统一信息库。目前,已整合信息资源约299.36亿条。这样的数据每天还在以约5000万条持续递增。

——科技信息化建设惠及全警。在全国率先建设完成与公安网、视频专网和互联网实现安全联通的公安移动信息网,部署上线涵盖新一代移动警务三类应用的“八桂警信”,解决了民警之间、民警与群众之间进行安全信息交互的难题,让信息化惠及全体民警。此外,还实现了广西公安信息资源服务平台与公安部资源服务平台实时联动,为全国各地公安机关提供了上千万次查询比对服务,为自治区公安厅和各地市公安机关提供服务更是超十亿次以上,大大提升了民警的办案办事效率。

——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全区各级公安机关大力开展互联网+警务建设,纷纷搭建“网上公安局”“网上派出所”“网上警务室”。广西公安网上便民服务平台已部署上线测试,实现了治安、交警、出入境、禁毒、消防、网安部门共36项自治区本级行政审批业务网上受理,超过200项便民服务可以在网上办理。

 

创建新平台 展现新格局

广西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

系列报道之二

 

 

 

 

广西日报报道截图

 

广西爆破作业安全监管平台,破解了民用爆炸物品管理难题;钦州警方“微察”系统,解决了“小案”现场勘查困境;桂平警方打造情报服务实战全息可视新平台,开创了“四位一体”警务实战新格局……

平台系统建成了,数据信息丰富了,让这些平台系统动起来,数据信息跑起来,实现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是广西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着力点。近年来,广西各级公安机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了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科技信息化建设应用格局。

爆破作业全流程监管

2017年12月23日下午,南宁市公安局西乡塘分局治安大队的李警官和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打开广西爆破作业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实时察看当天的爆破作业情况。

在监控视频里,李警官看到一辆完成爆破作业、正在驾驶危爆物品运输车将剩余爆炸物送回仓库的司机,拿着手机与人通话。随即,李警官拿起了手机拨打该司机所属的运输公司负责人电话,要求对方立即制止该司机的不当行为,并进行整改。

以前,对民爆物品的监管一直是公安机关的老大难问题。一些项目要实施爆破作业,企业向公安机关申领炸药和雷管后,这些危爆物品是否完全使用,运输过程是否安全,公安机关一直难以监管。

2016年4月,广西爆破作业安全监管信息平台上线运行后,民警可以对爆破作业审批智能化、监管可视化,实现了全流程监管,做到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调查。不仅节约警力,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从规范监管寻求突破,广西公安对民爆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流程再造,重新定规矩、立规范,探索利用信息化进行监管,研发应用了广西爆破作业安全监管信息平台。至2016年底,全区爆破作业实时视频监控设备的安装率和视频上传率达到100%,在全国率先实现对爆破作业全流程信息化和可视化管控。

这个广西公安机关自主研发的信息监管平台,多项防控技术在国内领先,荣获2016年全国爆破行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7年7月,全国公安机关爆炸物品安全管理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在南宁召开,全国各省市公安机关前来学习交流危爆物品的监管经验。

破大案也要破小案

手机电脑遭窃,电动车被偷,到底报不报案?

2017年12月2日,钦州市的颜女士电动车被盗,她思来想去还是通过电话报了案。令她没想到的是,当她正在派出所做笔录时,两名民警就把被盗的电动车找回来并归还给她。

小案连民心、关民意。公安机关既要破大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也要破小案,回应人民群众期待。但长期以来,由于勘查力量、勘查时机、勘查手段等限制,占刑事案件的80%以上的多发性侵财案件等小案破不了,导致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打折扣,而且小案容易累积、演变为大案,潜在危害不可估量。

2015年,为了解决小案难办的现实需求,钦州市公安局研发的“微察”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主要由前端警务移动终端和后台应用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涵盖了“现勘”“采集”“巡逻”等多项功能。真正满足了民警用警务移动终端快速勘查小案现场和快速采集信息流的需求,和对城乡社会面精确治安巡防的需求,实现了处警信息采集智能化、小案现场勘查高效化、社会数据采集信息化、基础信息核查移动化、移动警务日志电子化,对小案现场实现了100%勘查率,为侦破大量小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微察系统推广至今,钦州市的小案破案率同比上升了10%。

颜女士被盗的电动车,正是微察系统发挥作用帮助找回来的。当天,两名便衣民警在巡逻时,发现一男子驾驶无牌粉红色电动车与颜女士报案被盗车辆相符,随后该男子被拦下来,民警通过“微察”系统对电动车车架号进行查询,证实了该电动车确是颜女士被盗的电动车。

2017年,“微察”系统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银奖,并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20个省各级公安机关共70批次人员到钦考察学习和引进该系统。公安部也专门发文要求全国公安机关学习钦州经验及推广该系统。

老套路”转向“新战法

在桂平市公安局警令指挥部的警务指挥“一张图”大屏幕上,全市八大类警情情况一目了然。

这个具有态势感知和研判分析功能的全息系统,通过对案件数据分析对比,民警就可以进行趋势分析预测,更好地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打击跟着案件走,使社会治安管控由“老套路”向“信息化”转变,实现智能化管控和指挥调度作战。

以前公安机关多是被动对犯罪行为进行打击,如今依靠科技的力量,公安机关已经由被动变为主动。

2017年3月,桂平市公安局通过在“一张图”上对桂平市第一农贸市场进行框选,并进行数据碰撞分析和关联比对研判,发现扒窃案件“气象图”走高,于是制定了打击扒窃专项行动方案,8天抓获扒手12人。

与此同时,该局打造的“情指行合”一体化警务实战新模式,有效增强了各警种打防管控互补,推动多警种联勤实战工作由唱“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

这样的转变,既提升了警务效能,又提高了公安机关的打击能力。桂平公安机关对辖区发生的案件,现场破获及当日快侦快破的已占案件总数的一半,有效打压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南宁市公安局的“智慧警务”建设,桂林市公安局的“外国人动态信息即时可视化一张图”,鹿寨县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执法规范化建设,阳朔县公安局的警务指挥“一张图”……这些都是广西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典型代表。

两年来,广西公安工作基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系统平台建设不断加强,信息化的根基更加牢固,信息采集手段不断丰富,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效果更加显著,暴力刑事等案件发案全面下降,刑事案件破案率、打击黑恶犯罪团伙数、打击盗抢骗犯罪团伙数、抓捕网上逃犯数、群众安全感上升,社会治安呈现了“八降五升”的良好态势。

 

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广西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

系列报道之三

 

 

 

广西日报报道截图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在运用公安科技信息化助力治安防控和打击犯罪的同时,广西公安机关始终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拓展科技信息化在行政管理、政务服务等领域的应用,上线运行了广西公安网上便民服务平台,搭建“网上公安局”“网上派出所”“网上警务室”等,超过200项以上的便民服务事项可以在网上办理,充分释放了科技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便民为民红利。

出入境手续更便捷

与越南山水相连的东兴市,近年来出入境人数呈“井喷”式增长。高峰期日均签发边境旅游通行证件达到3000本以上,来咨询办证的群众每天超过1万多人。2016年,防城港市公安局主动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建成“网上公安局”管理平台,将边境旅游办证业务流程再造、优化,实现从“窗口办”转为“网上办”,可网上预约、申请、查询相关出入境业务,让申请人在办证大厅办证时间从原来的一小时压缩到10分钟,大大提高了通关的便利化水平。“网上公安局”自上线以来,出入境业务申请量不断递增,已占总发证数的99%,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南宁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整体搬迁进驻南宁市民中心,带来的不仅是办公环境改善、接待能力提高,还有科技成果的最新应用带来的方便快捷。

从填表、采集指纹到拍照、受理再到发证,在智慧出入境服务大厅都可以自助完成。同时还有免费照相、电子港澳通行证个人游续签立等可取、手机支付缴费等便民举措。如果业务方面有不清楚不明白之处,只需打开微信服务号,就可进行全流程现场导办。最重要的是,这里还实现了“白+黑、5+2”的24小时自助受理、自助发证服务,让市民不需要在工作日请假办证。

进出小区只需刷身份证

南宁市青秀区的埌西村七组是一个城中村,这里房屋密集、人员混杂,常住人口只有161人,但实际居住人口已超过1700人。2015年11月,南宁市公安局青秀分局在这里探索推行实名制联网报警系统,出入门禁人员必须凭身份证或居住证作为进出卡,流动人口主动到小区物业登记信息。门禁系统能实现人员信息实时比对、共享,埌西村2016年一季度发案数与2015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0%。目前这一系统已在全市推广应用。

在钦州市,“松江·宁越花园”和“奥林名城”两个小区建设了14套实名制门禁系统,可通过微信端、访客验证码以及刷门禁卡、身份证等方式开门,极大提升小区安全系数。同时,小区19个消防设施特殊传感器,102个自建摄像头接入视频专网,为小区平安构筑了铜墙铁壁。

当前,延伸信息化应用触角,提升公安机关现代警务效能的举措已在广西各地遍地开花,学技术、用技术、靠技术在民警中蔚然成风。

服务管理展现智慧

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每年都会迎来东盟十国众多领导人和嘉宾、客商,反恐维稳和安保警卫任务繁重。

南宁市公安局依托“智慧警务”建设,依托警务大数据应用,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围绕“人、地、事、物、组织”五要素,推出“智慧安保”,研发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安保大数据系统、位置大数据系统等五个预测型系统,全力打造南宁市风险感知平台,不断提高风险感知、预警预防能力,在给外国领导人和贵宾提供一个安心舒适参会环境的同时,也给会议期间市民的出行提供更多的方便。

南宁市公安局在全国首推的电子身份证,目前已有400余家开锁店、100多家酒店、50家物流站场可以应用,为群众出门办事提供了便利。

此外,车辆年审、机动车选号、驾驶证年审、补领驾驶证、补领行驶证等驾驶人11类、机动车9类交管业务也都可以在网上申请或办理,让群众足不出户享受“指尖”上的服务。

桂林市山水甲天下,每年都吸引超过百万外国游客的到来。为方便外国游客进行入境登记,桂林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创新研发了“外管易”和“外事通”软件,可通过手机拍照识别护照,自动填写住宿信息,并进行动态管理,为警方能更好服务外国游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从信息系统集中运维到城市智慧警务应用,从筑牢信息化根基到完善资源共享服务体系,从系统平台建设到惠民利警应用研发,广西各级公安机关借助科技信息化的强大引擎,推动公安工作迎来了跨越式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