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商品房供应的急刹车与软着陆——广西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信息之三十八

12.07.2015  02:30

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9—2013年的5年间,广西房地产业发展,特别是商品房的市场供应情况,经历了一个投资紧急刹车但始终保持正增长的转型期。其间所反映的房地产市场由热转冷、供需关系主客易位、供应结构优化等情况,表明广西房地产业在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作用下,实现了由高速增长期向低速调整期的软着陆。

一、房地产投资实现急刹车与软着陆

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13年,广西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1614.63亿元,比2008年增长157.4%,年均增长20.8%;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2008年的18.9%下降到14.2%。在这五年中,2010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为48.2%,是继200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达58.9%之后的又一个投资峰值。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国八条”,同年3月份南宁市开始施行限购令,各种因素叠加,广西房地产投资增速迅速回落到2012年2.5%和2013年的3.8%,极值相差45.7个百分点。

可喜的是,在房地产投资形势急转直下的情况下,广西房地产业并未出现资金大量转移、企业大面积停产破产、项目大量烂尾等等带有产业崩盘特征的矛盾集中暴发的现象,而是保持了一个低速、正向增长的态势。这表明,广西房地产业走出了2010年前后的过热状态,实现了软着陆。

二、房屋建设规模扩大,但竣工率下降

2009—201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强劲增长的成果,主要表现在房屋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尽管2012—2013年投资增速下降到3%左右,但房屋施工面积仍然增加到了16040.17万平方米,比2008年增长133.2%,年均增长18.5%;竣工面积1712.68万平方米,比2008年增长36.6%,年均增长6.4%。房屋竣工率由2008年的18.2%下降为2013年的10.7%。

三、办公和商业用房发展加速,供应结构优化

2008年以来,广西城镇化建设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虽然商品住宅建设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但办公楼与商业营业用房的加速发展,使房屋供应结构进一步优化。2013年办公楼完成投资51.67亿元,比2008年增长913.1%,年均增长58.9%,比重提高到3.2%(提高了2.4个百分点);商业营业用房完成投资174.88亿元,比2008年增长214.6%,年均增长25.8%,超过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均增速5个百分点,比重提高到10.8%(提高了2个百分点)。

四、商品住宅供应 结构也出现新变化

2013年,广西完成商品住宅投资1166.61亿元,比2008年增长182.6%,年均增速23.1%,比重提升为72.3%(提高6.4个百分点)。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比2008年增长290.3%,年均增长31.3%,比重提高到30.7%(提高了8.5个百分点);别墅和高档公寓投资增长则相对较慢,2013年完成投资41.6亿元,比2008年增长97%,年均增长14.5%,低于住宅投资年均增速8.6个百分点,比重下降到3.6%(下降了1.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