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增长

24.12.2014  19:50

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情况影响,广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延续了2010年以来的回落态势,预计2014年广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将回落到16%左右,是近11年来首次回落到20%以下。前三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25.59亿元,同比仅增长16.4%,为2001年以来同期增速最低。

究其原因,从外部因素来看,是由于国际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经济政治压力向国内传递,再加上国内经济正进入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因此,广西经济增长相应放缓,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投资增长拉动相对减弱,投资增速回落。从内部因素看,投资效率持续降低,是投资增速合理回归的主要内因。整体来说,目前广西投资增速回落属于向适度增长区间的理性回归。

一、广西投资增速回归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全区经济形势进入新常态带动投资增速回归合理区间。

1 、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经济增长进入中高速阶段,对投资增长需求降低。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步入新的运行轨道,这是客观经济规律作用的体现。当前,和全国各省区市一样,广西经济高速增长所依赖的环境已经发生改变,土地、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下降,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在减弱,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下降。未来一段时间内,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回落到7.5%左右的中高速平台,远低于2001-2011年10.4%的平均水平,而广西经济增速也由2010年的14.2%回落到今年前三季度的8.3%。

通过对2005年以来广西投资总量与GDP总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测算出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存在高度正相关(R-squared值达0.963),经济增长与投资增长存在同步趋势。因此,经济增速的回落,将减少对于投资的需求,势必导致投资增速同步回落。

2 、经济和投资总量增大,继续维持投资长期高速增长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第一, 自2004年当年投资增速达到28.0%以来,(文中不涉及与全国及各省对比的数据,若无特别注明均为广西口径,以下同)广西投资已延续了10年20%以上(最高甚至达到40%左右)的高速增长。投资总量和基数变大,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其绝对值要比过去大很多,所以维持长期高速增长是不可能的。如2013年广西投资增速为21.4%,是自2004年以来最低的,但增量已相当于2004年全年投资总量的58%。 第二, 根据先进省市的经验,GDP和投资达到万亿元之后,无论是经济增长速度,还是投资增长速度,都会回归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常态区间。2011年,广西GDP总量跨上万亿元台阶,达到11720.87亿元;同年,广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也突破了万亿元大关,达到10160.45亿元。纵观过去,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先后在2000年、2004年、2006年和2008年达到万亿元GDP。在GDP过万亿元之后的五年,四省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依次为17.3%、13.3%、7.2%和14.1%,均未超过20%。可见,广西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归到16.4%,仍处在15%-20%的合理区间。

3 、经济新动力切换带动广西投资率合理下降。 广西投资率长期较高,当前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投资率乃至投资增速合理下降将成为必然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分析,投资率与消费率的合理比例应在40%:60%左右,即在支出法计算的GDP总量中,投资率和消费率基本上分别围绕40%和60%上下波动,并且波动幅度越小,表明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越稳定。而广西投资率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如2013年广西的投资率与消费率的比例为70.5%:51.5%(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为-22%),远远偏离了正常的比例关系。这一现象表明,广西社会资源配置、国民收入分配比例均出现了严重失衡的情况。因此,无论是国家政策宏观调控,还是市场经济自我调节,都将会朝着促进投资率合理下降和消费率逐步上升的方向变化,消费逐步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将推动投资增长的合理回落。

4 、在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内, 国家重点产业布局及广西集中投资暂时告一段落,重大项目减少,带动投资增速回归。 在当前国内经济形势下,可以预见国家将谨慎出台刺激经济和投资增长的强力政策,新增重大项目将相应减少。另外,以前年度的集中投资也将进入运营消化期,因此,广西投资增长将维持在适度增长的常态区间,不会出现较大波动。

当前,全区亿元以上项目投资比重逐年下降,主要是 “十一五”时期纳入国家重点产业布局的防城港核电、钦州中石化石油、龙滩水电站、桂西华银铝、平果氧化铝、靖西信发铝等百亿元以上项目陆续竣工投产或投资已接近尾声。加上“十一五”时期,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实施的“四万亿”投资拉动经济政策,所带动的近5年的投资高峰已基本接近尾声进入运营消化期。同时,目前全区尚在建设的百亿元以上投资项目仅有23个,且大部分已经接近尾声,投资完成量小,支撑乏力。2014年1-8月,广西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额占全部投资额的比重仅为27.3%,排全国倒数第一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3个百分点。

(二)投资效率低下,是投资增速合理回归的内在影响因素。

投资效率为一定时期内一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所能产生的GDP增量,投资效率越高,单位投入能产生的GDP越多。即投资效率=GDP增量/固定资产投资额。

从投资效率看,2005年以来广西投资效率平均达到0.2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与发达省份相比相差甚远。在市场经济杠杆和当前结构调整政策的双重作用下,效率低下的资源将会逐渐被排挤出市场,在高效资源尚未完全到位填补空白的情况下,投资增速出现一定时期的回落将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二、广西固定资产投资的潜力分析

当前,“两个建成” 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这将为投资需求提供较大空间。同时,广西是后发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水平均相对落后,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投入和提升,而且还有着国家发展战略提供的投资动力,另外,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即将进入“钻石十年”,广西作为靠近东盟的省份,将得到相应的投资机会。总之,广西投资还是颇具潜力和增长空间的。

( 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及广西实际发展需要为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提供新的机会

首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涉及了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西部9省区市,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海南等东部5省将参与其中。对当地产业而言,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后,初期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紧接着资源能源开发利用,随后全方位贸易服务往来,都将带来多产业链、多行业的投资机会。文化、旅游、贸易、金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首先获益。

其次, 广西基础设施建设人均投资与全国及各省比较,仍有较大差异。2005-2013年间,广西年人均投资额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0%-70%。如果按全国人均投资水平推算,2005年以来广西基建投资欠帐近1万亿元。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广西基础设施建设除了要追赶全国水平外,还必须加大力度弥补投资欠帐,有着较大的投资上升空间。

从广西实际看,广西交通、邮电通讯、能源、水利、城乡公共服务设施、服务业等方面的建设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 二)工业发展对投资的需求巨大。

2013年,按工业、农业增加值的对比计算,广西工业化率为2.45:1,按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计算,广西工业化率为40.0%,均表明广西仍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初级阶段。根据国内外工业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目前广西工业仍处于加快发展的上升期。尽管近年工业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工业投资比重仍逐年提高,截至2014年9月,工业投资比重达到42.0%(与2012年和2013年年末相比,分别提高1.7个和2.0个百分点)。

广西工业投资效益系数在近10年来大幅下滑,从2004年的0.21下降到2013年的0.12,预计2014年为0.11。表明广西工业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不合理之处。需要通过调整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调控和限制,提高投资效益,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人民群众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结构升级,要求工业产出消费品相应升级,这也对工业生产结构调整提出更高的要求。工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离不开投资的继续投入、调整与优化。另外,广西要与全国同步于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也必须继续加大工业投资,努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 三) 改善民生需加大投资力度。

1 、促进城镇化建设,改善人民居住条件要求继续加大投资。 2013年,广西按市镇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为44.8%,比2005年提高11.2个百分点,但仍比全国低8.9个百分点。如果按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全国53.7%的水平测算,广西将增加471万人的城镇常住人口,按一半就地城镇化、一半由农村向城镇转移计算,仅住房方面的新增投资就达到2000亿元以上。另外还有市政设施等配套投资,也具有相当大的投资需求。

2 、社会事业进步要求继续增加各项公共投资。 社会事业的进步离不开物质基础的支持。要通过加快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种类齐全、水平较高的社会公共事业服务物质载体,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和文化需求。2013年,全区第三产业15个大类行业投资中,占全部投资比重最小的分别是文化体育、卫生和社会工作、信息传输和服务、金融业、科技服务、居民服务业等6个与民生相关的社会事业。投资的滞后,意味着服务的缺位,也意味着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要改变和加强民生投资的薄弱环节,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尽可能满足社会需求,就必须努力加大投资力度。

( 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对外开放与经济合作要求相应增加投资

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为广西进一步推进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与经济合作提供了纲领性和指导性意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好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合作优势,发挥两区一带经济合作开发的优势,综合实施“一带一路”新战略构想,都需要加强对国外、港澳台地区、国内区外投资项目和资金的引进,同时挖掘区内财源,继续扩大投资规模、加快投资进程。

三、对策措施建议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进程提速、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沿边开发开放进一步加快,中国-东盟合作进入新的“钻石十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步入新的收获阶段、“一带一路”新战略开始规划实施等,将进一步解放广西区位优势“红利”和改革“红利”,广西要抓住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这些工作都需要大量优质高效的投资作为支撑。特别是自治区党委十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了广西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意味着2020年广西地区生产总值目标为4.2万亿元,增速为从2012年起至2020年,年平均增长12.1%。相应地,预计广西投资将在2020年达到3.5万亿元,年均增速18%。由此可见,投资依然是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健康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

( 一)积极适应新常态,理性看待投资增速的合理回归,科学制定投资目标和投资政策,努力提高投资质量。

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下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制约着各项经济指标速度的过快增长。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将深刻改变广西经济的面貌。当前,在国家层面,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按这个目标算,GDP增长有望在7%—8%这一中高速区间内运行,投资增长则回归到15%—18%左右。广西也应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制定投资目标和投资政策,避免人为干预打破市场机制合理调节、社会资源配置逐步趋于平稳和协调的局面,从而避免引发更多新的问题和矛盾。按照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在2020年同步实现小康GDP年均增长12%左右的目标,投资增长将在15%—20%的区间内运行。

投资要正确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确保投资率和消费率二者在GDP中的比例逐步维持为40%:60%的合理水平。

同时,也要注意到,作为后发展地区,保持较大投资规模和较快增长速度,是加快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要尽量避免无效投资、重复投资,保证投资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

(二)多措并举,实现投资高效优质稳定增长

1 、以工业投资为重点,提高产业投资效能,加快三次产业优化升级。

一是科学安排工业投资,撬动工业转型升级,力争从2015年到2020年(以下简称“未来6年),工业投资保持年均20%左右的增长。 2005—2013年,广西第二产业累计完成投资22586.15亿元,年均增长35.6%,比第三产业投资增速高3.1 个百分点。其中,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2304.41亿元,占第二产业投资的98.7%。2014年前三季度,广西三次产业投资依然呈现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态势,第二产业投资增速达到18.5%,比全区平均速度高2.1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投资增速高3.1个百分点,表明广西工业化进程仍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正逢其时。未来6年,要通过投资杠杆使投资重点倾向于现代制造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一批关联性强、成长性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 保证更新改造投资投入建设重点技改项目,推进节能减排和化解产能过剩工作,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项目投资,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工业投资高效优质产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二是保证适度农业投资规模,推进农业现代化。 未来6年,农业投资年均增长10%,是保证适度农业投资规模,打牢农业基础,提升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的基本投资保障。保证“粮安”工程投资,大力推进特色农业、种养业投资,加大农产品加工业资金扶持力度,保证农林产品加工物流企业和园区建设投资。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三是加大以旅游、金融、物流等行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的投资。 未来6年,力争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长20%左右。

配合旅游产业区域建设规划,投资重点景区景点项目,加强景区路、水、电等旅游基础设施,为促进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充分利用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 投资建设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努力降低地区分隔,大力推进“引金入桂”“引银入桂”,争取更多的境内外金融机构落户广西。消除行业壁垒,大力吸引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投资、参与金融机构改制和改革。

重点投资中心城市大型商贸和物流建设,加大对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的投资力度,打造区内与东盟商品互相输出输入通道。投资农产品运输专列,积极建设连接东盟、辐射内地的物流通道。

同时,注意加大对文化、会展、信息、中介、健康养老、家政等各类服务业的投资。

2 、以交通、能源、城镇化投资为重点,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2013年全区基础设施投资4501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9.5%,拉动投资增长7.3个百分点。完善基础设施仍然是广西今后一段时期非常重要的战略任务,同时也是“一带一路”新战略带来的新机遇。预计未来6年全区基础设施投资可以达到年均增长18%的水平。

一是 投资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通连接全国骨架网络的铁路、公路通道,打通连接周边省份的断头路和对接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改造提升各类交通设施水平,完善路网结构,提高路网密度和通达程度。建设综合运输枢纽。抓好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等。 二是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水电、核电、天然气管道等大型工程建设,继续加强电网建设。 三是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大型水利枢纽、大中型水库、防涝抗旱项目等工程,投资解决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四是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背景下的配套基础设施投资。更多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完善城镇交通路网系统, 完善城镇给排水、电力电信等市政设施。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

3 、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促进投资平稳较快增长。

2014年1—8月,广西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27.3%,排全国倒数第一,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广西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过低制约着广西投资规模的扩大和增长,要努力赶上全国平均水平,早日实现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比重达到60%以上的目标。要鼓励引导资金投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城镇化建设、教育、生态环保等领域,全力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努力完成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年度投资任务目标。争取完成吸引民间投资目标。加大财政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4 、立足“双核驱动”,外引内联增加投资

依靠“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建设”这一“双核驱动”战略,多方面多形式吸引区内外、国内外资金,增加投资来源和方向。

立足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争取未来6年投资年均增长18%。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兴产业投资。加快港口设施建设,引进国内外大型港航企业资金;建设临港产业集群,重点引进石化、电子、新材料、造纸、有色金属等产业投资,大力引进和培育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投资。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和开放合作,积极引进外资,扩大海外投资。

抓住加快建设西江经济带有利时机,争取未来6年投资年均增长20%。重点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优化升级产业投资结构。大力引进港区建设投资。优化沿江城市产业布局,引导投资流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陶瓷、建材、汽车等优势产业,重点推进特色园区建设。加强两广跨省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吸收发达省份投资,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产业合作水平。

( 三) 积极推动相关配套改革,增强投资增长系统内生动力。

1 、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加快投资项目审批速度。 坚决控制新增行政审批事项, 科学制定负面清单,依法管好保留事项,精简项目审批环节,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让市场更加公平开放透明,创业投资更加方便快捷,投资项目尽快落地建设。

2 、创新投融资体制,增加融资渠道,拓宽投资领域。 对铁路、公路等重大公益性项目,创新筹资方式方法,完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筹资区市联动机制。设立铁路发展投资基金等增加资金来源。探索公共资源特许经营权管理办法,科学降低准入门槛,吸引更多的社会、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公共事业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让投资领域更加广泛,融资渠道更加多样,投融资更加便利。

3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合理化企业税负增加企业投资潜能,增加公共财政投资。 推进“营改增”扩围等税收制度调整和改革,扩大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范围。在本级权限内科学合理安排企业税负,减少税收对企业资金占用,增强企业投资潜力。清理、整合、规范现有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增加对贫困地区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增加公共财政财源,建立将政府性基金中应统筹使用的资金调入公共财政预算的机制,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调入公共财政预算的力度,增加财政对社会公共事业直接或间接投资的能力,进而增加公共投资总量。

4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投资提供有力支撑。 培育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建立面向县域经济和“三农”的金融机构组织、政银企(农)合作平台、政府投融资平台等,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特色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方式,努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投资必需的资金流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撑。

5 、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国企活力,增强投资实力。 国有企业是大型投资项目和投资的主要来源。如2013年,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投资中的78.7%为国有经济投资。要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政企分开,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让国有企业发展更具有活力、创造力和竞争力,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增强国企投资实力。

6 、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拓宽及增加投资来源。 非公经济投资额在广西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中日渐占据更大比重,对于投资的影响日益加大。2013年非公经济投资额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3.3%,拉动投资增长16.8个百分点。要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环境,进一步清除市场准入障碍,创新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办法,支持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和重大项目建设,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促进非公经济投资。

7 、优化社会事业改革,增加公共服务投资。 加强教育、医药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科技、文化、就业创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改革力度,增加相关投资,使社会服务覆盖面更广,服务种类更加多样化,更好地满足人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