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六十年 整装再出发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文化建设成绩斐然

06.12.2018  13:40

广西文化艺术中心

世界文化遺产——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

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桂风壮韵三月三”活动

彩调剧《刘三姐》剧照

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桂风壮韵三月三”活动

来宾市图书进校园

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演出


郭凯倩

一分钟,广西会发生什么?184人在桂林山水间自在畅游;“壮族三月三”迎来送往2271名游客;556袋柳州螺蛳粉通过电商销往国内外;对东盟进出口贸易34.4万元……

六十甲子,栉风沐雨,壮乡广西一路大步走来,既有惊心动魄的辉煌一刻,也有默默耕耘的美好温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60年来,广西文化人守正创新、精诚团结,在经济社会各方面踏上发展快车道的同时,也留下了文化发展路途中的熠熠光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甲子轮回,站在历史的新高度、新起点,正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甘霖所言:“广西文化人将在新时代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动广西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

桂风壮韵勇攀艺术高峰

刘三姐,一段美丽的传说,一个经典的故事,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11月,彩调剧《刘三姐》亮相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连演两场,场场爆满。彩调剧《刘三姐》创排至今已60年,走过了24个省区市,演出500场以上,所到之处,一票难求,好评如潮。《刘三姐》的成功,不仅在于三姐敢爱敢恨的人格魅力折服了大众,也是因为桂风壮韵艺术品牌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不断创新、不断突破。

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这是广西文艺工作者始终不渝的使命和责任。60年来,文艺工作者将创作的激情赋予脚下这片热土,为人民抒怀,为家乡高歌,创作出一批批脍炙人口的艺术佳品。从享誉世界的彩调剧《刘三姐》,到带领艺术桂军异军突起的壮剧《歌王》,从连演15年长盛不衰的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到“文化之舟”舞剧《碧海丝路》……桂风壮韵艺术品牌立下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今年7月至9月,第十届广西戏剧展演举办,集中展演了25个大型剧目、46个小戏小品,来自全区51个文艺单位、2000多名文艺工作者参加演出。从1984年创办至今,广西戏剧展演就是桂风壮韵艺术品牌不断传承、不断改革、不断发展,广西文艺勇攀高峰、佳作连连的印证。

与时代发展同步,与人民需求同行。60年来,10届广西戏剧展演、9届广西音乐舞蹈比赛、4届广西杂技魔术展演、4届广西青年舞蹈演员比赛、7届广西青年戏曲演员比赛……连续而丰富的文艺活动、赛事、项目一次次吹响了集结号,多姿多彩的艺术精品成为广西文化繁荣发展、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卓有成效的缩影。

文化惠民成果显著

如果要票选广西最惠及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建设项目,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必入选其中。截至今年10月,自治区财政已累计投入24.31亿元,建设11522个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广西80%的行政村走在了全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前列。

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项目的建设和覆盖,为广袤的八桂大地带来的是基础文化设施的提档升级,是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是对壮乡百姓文化民生的保障,更是对群众追求幸福新生活的激励。

纵观全区,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广西图书馆地方民族文献中心、广西博物馆改扩建项目等一批大型公共文化场馆已相继动工和投入使用,各地市文化投资和项目建设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公共文化五级网络不断健全完善,服务效能极大提升。同时,科学谋划文化扶贫整体工作,统筹了文化基础设施、文化遗产项目、文化产业、文化惠民演出等项目和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强化扶贫先扶志,助推全区脱贫攻坚工作。

2016年,广西创新举措在全国率先打造“5·23全民艺术普及日”。以全民艺术普及为核心,广西相继推出和打造桂东地区“粤剧节”、桂西地区“民歌湖百姓大舞台”、桂北地区“三月三鱼峰歌圩”、桂南地区“魅力北部湾”等具有地域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2018年“全民艺术普及日”期间,全区各地市的文化场馆开展惠民演出、公益培训、交流讲座、艺术展览、成果展演、普法宣传等各类活动100多场次。全民艺术普及活动在全区推广,并实现常态化。

文物事业亮点纷呈

西周云雷纹青铜角形器、汉羽纹铜凤灯、东汉雷纹铜鼓、东汉附鼓俑红陶船、清道光陈继昌行书七言联……汇聚广西12家文博单位力量的“心仪广西六十国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物博物馆事业成果展”即将完成全区14个地市巡展。将展出的64件(套)国宝级文物不仅承载了广西亿万年漫漫长河中的历史沧桑,更是广西文博事业60年来默默耕耘的见证。

左江的涌流千年不断,花山的岩画百世流芳。2016年,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实现了广西世界遗产“”的突破,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遗项目的空白。《崇左市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保护条例》的出台和左江花山岩画景区日益密集的游客量,则是广西履行保护和利用好人类文化遗产承诺的缩影和见证。

迄今为止,广西共建设有251家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等),包含行业博物馆181家、国有企业博物馆12家、非国有博物馆58家,其中235家博物馆(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2017年接待观众1958万人次。

今年初,广西出台《关于推进特色博物馆建设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形成主体多元、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特色博物馆体系的建设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广西文博单位主动作为,在陈列展览、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文创开发等方面多措并举,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特色博物馆的建设之路。

非遗保护硕果累累

广西不仅山美水好,人靓歌甜,还有“壮族三月三”。2018年“壮族三月三”,广西各地相继开展了1000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展现了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更让广大游客领略了根植于壮乡民间,富饶绚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关系到广西民族文化的传续。从2003年起,广西非遗保护工作经费以每年超过10%的幅度递增,从2010年的300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1000万元。同时,相继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重要政策文件,为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截至2018年10月,广西共有壮族三声部民歌、布洛陀、邕剧、刘三姐歌谣、侗族大歌等50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58项。

10多年间,广西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保护理念深入人心。2016年11月,壮族霜降节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扩展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广西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化文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中实现“”的突破;“壮族三月三”“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博物馆日”成为各地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的载体;“非遗学堂”“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全面铺开,贯穿全年;通过设立“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8个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区,探索文化传承的可持续和完整性;中越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富民惠民示范带成为西南边境线的遗产文化带……广西非遗保护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果,据统计,其总数已由2010年的10个增加至2018年的300余个。

文化产业方兴未艾

开演14年、6700余场演出、1600多万人次观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火爆不断刷新着实景山水演出纪录,成为经久不衰的“奇迹”。

如果说《印象·刘三姐》是广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奇迹”,那么桂林力港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是广西文化企业进军互联网蓝海的标杆。桂林力港如利剑出鞘,发展势头锐不可当。2015年12月1日,其成功挂牌新三板,创办至今,5年累计纳税8000多万元。

据统计,2017年,广西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达796.38亿元,同比增长7.6%,从业人员12.7万人,同比增长3.3%,资产总计810.93亿元,同比增长24%,产业规模日益壮大,行业发展态势平稳良好。

与此同时,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亦是硕果累累。2015年至2018年,广西共有10个项目获得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4050万元;20个项目成为2015年度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转型升级重点项目;22个项目入选原文化部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此外,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国际化平台,广西成功举办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中国—东盟动漫游戏展。在深化走出去参展的同时探索“家门口”办展,充分展示壮乡特色文化风采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亮点。

2017年底,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编制出台了《广西文化产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对演艺业、娱乐业、动漫业、创意设计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文化会展业、游戏业、工艺美术业、艺术品业、高端文化装备业等多个文化产业门类均作出部署,通过打造海丝文化产业带、西江文化产业带、世界遗产文化产业带、民族风情文化产业带、红色文化产业带、沿边文化产业带六大重点产业带,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广西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文化市场在规范中前行

在2018年最后的一个月里,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将有9场精彩的音乐会和歌舞剧目上演。走进剧场,与高雅艺术来一场“高贵不贵”的邂逅,渐成广西人日常休闲的选择。以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为代表的一批演出场馆的建成开放,刺激了广西营业性演出市场的日益繁荣,据统计,2018年1月至7月,广西文化艺术中心自营演出72场次,门票收入约560万元。

广西营业性演出市场的繁荣得益于广西文化市场持续不断的深化改革。近年来,广西文化市场管理执法工作始终坚持一手抓促进行业发展繁荣,一手抓推动市场规范有序。一方面,广西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不断改进文化市场行政审批工作,促进文化演出市场繁荣。2018年1月至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政务服务窗口共受理办结文化市场类行政许可及其他权利事项251件,引进我国港澳台及海外艺人2100人次。通过“放管服”改革,各项文化市场行政审批事项办结时间压缩一半以上,最大程度实现了利企便民,为文化市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另一方面,广西自2015年起,积极推进文化市场转型升级。从“试点先行、辐射带动”到“示范牵引、覆盖全区”,上网服务场所的转型升级工作已由试点试行转向全面推进、全面铺开。2016年、2017年两年,广西超过600家上网服务场所实现转型升级,超过130家上网服务场所转型升级为“星级”场所。

在深化文化市场改革,推动市场规范稳定的同时,广西通过紧抓综合执法队伍全员培训和以案施训加强和促进文化市场管理执法能力,2017年,广西文化市场无一例安全事故,并连续7年获得全国文化市场管理执法考评优秀。

文化交流讲好“广西故事

提到中国—东盟文化合作,不得不提的是中国—东盟文化论坛。13年来,作为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举行的重点论坛,其对话领域从文化产业扩展到文化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再到2018年的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无不折射出中国—东盟文化合作的丰富内涵。

随着合作走向深入,中国—东盟全方位、宽领域、多层面的合作格局逐步形成。多年来,广西充分发挥着“南向大通道”的作用,与东盟国家在文化各领域不断达成合作共识、不断拓宽合作渠道、不断丰富合作内容,创造了文化领域的合作典范。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动漫游戏展,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中国—东盟(南宁)戏曲演唱会等平台的搭建,实现中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东盟国家的互学互鉴、共同发展,也形成了文化交流合作的新机制和新品牌。

针对文化“走出去”,广西打造了“美丽中国·心仪广西”对外文化交流品牌,讲好广西故事、中国故事。每年春节,广西积极承办海外“欢乐春节”活动,连续9年派出代表团队为泰国、波兰、毛里塔尼亚等多个国家带去广西民族歌舞表演、非遗展示、民族工艺品展览、广西特色文化产品销售等多个活动项目,综合展示美丽广西整体形象,获得海外观众的好评。

此外,从2012年起,广西承接了首尔中国文化中心、曼谷中国文化中心、悉尼中国文化中心等多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共建工作项目。从最初形式单一的舞台表演,发展到现在民族文化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展示、文化讲座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展示,海外文化中心成为展示“美丽中国·心仪广西”品牌的重要载体,让一个自然山水生态美、绚丽多彩文化美、民族团结和谐美的大美广西,在世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