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艺美术大师杨甜:侗绣菱花指尖热

09.06.2019  09:01
      飞架于浔江之上的风雨桥把历史的故事付与流水低吟浅唱,巧手的绣娘们将光阴打捞,织成古朴富丽的纹样,流转侗乡。
 
      芭蕉分绿的时节,我们造访三江,完成了与广西工艺美术大师、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绣)代表性传承人杨甜的初遇。
 
      “在过去,侗绣多是代表绣娘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到了我们这一辈人手中,侗绣有了更深层的含义,那就是传承和发扬我们侗族的文化。”在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平溪屯的三江侗绣博物馆里,杨甜摇动着咿呀作响的纺纱机,将我们带入了与“非遗”的对话。

 
(杨甜展示织布技艺。记者 覃雪花 摄)  
      历经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积淀和演化,侗族人民的服饰在漫长的农耕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头上包着的白头巾,背孩子的背带,女性穿着的对襟花衣、胸兜,男子腿上的绑腿……那些原本沉闷单调的布匹,被绣娘们用多彩的丝线,连同年岁一起绣出潋滟。
 
      鸟兽、花草、几何纹……五六岁时,杨甜并不知道她那些图案和纹样蕴含了什么样的意义,她只是单纯的喜欢这门手艺,喜欢那斑斓的色泽,便每每在母亲刺绣之时留心观察,暗自偷学。直到有一日,母亲发现她不仅学会了染布,就连偷偷绣在衣角上的图案都已经有模有样,这才真正开始了对她的教授。纺纱、织布、染布、剪纸、刺绣……许是天生便是吃这碗饭的人,待到十二岁,杨甜已经能够自己绣制一整套衣物,也是这时杨甜才真正领悟到侗族刺绣具有“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文化特征。
 
      侗乡多产千年古榕,四季常青、盘根错节。侗族人希望拥有像榕树那样旺盛的生命力,子孙后代叶茂根深,于是便绣了“榕树花”;传说中萨天巴是侗族人民的创世女神,在天上象征日晕,他们就把萨天巴的形象美化为一朵花的外形,由此衍生出了“九个太阳纹”和“螃蟹花”等诸多富有喻意的图案和纹样。这些图案被绣娘们以对比强烈、丰富华丽的配色绣制在各类服饰上,传递出侗族人民源于自然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其实有很多图案是我从婆婆那里学到的。可惜的是,如果她说不出那个图案的来由,我也就没法知道它的历史。”对此,杨甜有些遗憾。她们这些绣娘们一辈辈,将古老的花样世代传习,后人无法追根溯源,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使织绣的艺术更趋完美,但也正是如此,这些沿袭了千年的图案和花纹在世人眼中越发显得古老且神秘。
 
(杨甜工作室里摆放着她收集回来的绣品。记者 覃冰 摄)  
      在侗族地区,刺绣贯穿了侗族女性的一生。杨甜的婆婆覃奶时清是三江远近闻名的绣娘,她不懂什么高深的艺术,刺绣只是她在农闲和家务之余,诠释人生的另一种方式。九十多岁高龄的她,至今眼不花、手不抖,即使我们语言不通,她依旧热情地与我们攀谈,随意拿起一片烟纸壳就现场展示自己的绝活——剪纸。
 
(九十多岁的覃奶时清的剪纸技艺早已炉火纯青。记者 覃雪花 摄)
 
(侗族剪纸不需要打底稿,直接在纸上就可以剪出图案。记者 覃冰 摄)  
      无需打底稿、描线条,所有的图样和纹路都存于心中,只要拿起剪刀就能剪出各式各样妙趣横生的图案。这是侗族刺绣的特色之一。剪好的图样,以米糊浆在自己织染好的布片上再运用直针、铺针、抢针、缠针、施针、打籽针、绕串针、辫针等多样针法填绣,直至将图样完全覆盖。图案绣好之后,再辅以挑花绣、连环结子绣、锁绣、盘筋绣等多种绣法将其缝制到相应的服饰上,这才算完成一件绣品的全部工艺。
 
(杨甜利用多种针法绣制图案。记者 覃雪花 摄)  
      杨甜说,一套纯手工的侗衣,从纺布开始直至绣制完成,往往需要耗费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这些构图丰满、鲜艳独特的侗衣体现了绣娘自身的聪慧和才能,所以也成了当地男子择偶的重要评断标准之一。入夜,那些单身的侗族男子会三五成群相约去姑娘们的家中走寨,在昏黄的火塘旁,姑娘们穿着自己绣的侗衣,或是纺织或是捶布或是刺绣,与对面的小伙对歌诉情,小伙子们则弹着琵琶暗中留心观察,心灵手巧的姑娘会更容易获得青睐。“年轻的时候,专门到我家里来帮我捶布的小伙子可不少呢。”杨甜说着,哈哈大笑了起来。
 
(杨甜打开三江侗绣博物馆的大门。记者 覃冰 摄)
 
(杨甜将工作室的牌子挂到大门外。记者 覃冰 摄)  
      杨甜最后选择的人生伴侣也是一名巧匠。小到剪纸用的剪刀,家中的竹器,大到这间四层高的博物馆,都是由她丈夫亲手设计打造。2012年,为了让三江侗绣文化能有一个集中对外展示、传播的平台,杨甜一家拆掉了原本的房子,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找亲友借钱,去银行贷款,前后投入了160万,买来最好的木材,又请来自治区和县里博物馆的老馆长来帮忙布置展厅,前后历时两年多,才在原址上建起了眼前这间崭新的三江侗绣博物馆。
 
(三江侗绣博馆一楼里摆放着许多用于手工纺织的机器。记者 覃冰 摄)  
(展示柜里陈列的十二生肖绣品。记者 覃冰 摄)  
      一楼的纺织工具展示厅,二楼的侗绣展示厅,三楼的工作室,以及博物馆大门上“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侗族刺绣)传承基地”“广西工艺美术学校工艺美术专业培训基地”等牌子,见证了这些年杨甜为传承和弘扬侗绣文化所付出的努力。而获得2013年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金奖的《吉祥如意—太阳花》,获2014年广西工艺美术作品暨大师精品展览“八桂天工奖”银奖的《男童侗衣吉祥如意—长命百岁》,获得2016年第四届柳州市工艺美术展金奖的《侗族刺绣银锁》,获得2018年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金奖的《中国梦—侗绣情》等作品,则凝聚了杨甜对侗绣全部的热爱及对自身技艺精益求精的不竭追求。
 
(与侗绣相结合的银饰古拙精巧。记者 覃冰 覃雪花 摄)  
      众所皆知,非遗项目的传承最终必须依靠传承人,这类人,既需要有传承非遗文化的悟性,又需要有锲而不舍的担当精神。在他们将传统手艺当做谋生手段,而这种手艺却无法跟上物质条件的需求时,考验他们的,就是精神境界了。
 
      “以前很苦的。”在谈及侗绣的传承时,杨甜说道,“那时候穷,请绣娘们到家里来进行培训时,只能靠打油茶来招待她们。现在条件比过去好点了,在培训的时候,县里会给我一些材料费,我再拿出一部分给绣娘帮补。”
 
      杨甜说,近年来三江茶叶种植的势头良好,农闲时人们多上茶山采茶挣钱。为了不影响绣娘们的收入,所以在培训时她会给予绣娘们一些补贴。除此之外,杨甜还尽力收购绣娘们的绣品,为绣娘们提供更多的创富机会。“像这些耳环或项链上的小绣片,我会将一部分交给绣娘们绣,等她们绣好了,我再按一定价格收购,做成工艺品向外出售。”
 
(侗族的背带盖最能展现绣娘们精湛的绣技。记者覃雪花 摄)  
      成品有了,如何外销又成了杨甜需要想办法去解决的另一个难题。
 
      由于受交通不便、不熟悉网络营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时间杨甜想要将手中的工艺品变现,靠的仍是现场展销。每次外出参展,杨甜都会挑选一些销路比较好的工艺品,比如耳环、手镯、项链等饰品,再同时带上背带盖、侗衣等能集中展现侗绣技艺精髓和文化的作品出展。早些年,交通不便,单是从同乐苗族乡出发到县城都需要花上半天,再从县城坐大巴车前往南宁、柳州等地,更是路遥。可即便如此,杨甜仍旧努力抓住每一次参展的机会,一个人扛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四处奔走,转车换乘。她觉得自己肩挑的,不仅是行囊。
 
      “除了参展的路费、住宿需要自己支付,租用展位的费用也需要自己给,有时候展位太大了,我就与其他人一起拼一个。”杨甜说,幸好每次她都能卖掉一些东西,参展的作品也总能获奖,“我的作品基本上都能获金奖或是银奖。得奖后还能赢得一些奖金,我很高兴。”
 
      人生何曾都如意,弱质未必不凌天。几十年来,在杨甜对侗绣艺术不竭的追求下,她多次荣获国家、自治区、市、县级的民族手工艺品大奖,其作品也被国内多家博物馆展出、收藏。“以前路不通,没有电,没有网络的日子我们都坚持过来了。只要一直努力,明天总不会比今天更差。我是这么想的。”杨甜说着,哈哈大笑起来。
 
      侗绣,这一独属于侗族女性的浪漫创作,针法精细、色彩鲜明,那些湖光山色、花鸟鱼虫,从不墨守陈规,只是依照着她们心中对这世界最美好的希冀和追求,从指尖长出不同的模样。杨甜如是,其他坚持着为承传和发扬侗绣技艺和文化的绣娘们,亦如是。
 
(记者 覃冰 覃雪花)